第十七章 书斋夜探(1/2)
顾夕颜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再次听到“方少卿”这个名字怔了怔。
端娘见状以为她是在担心方少莹也在崔大姑那里学习怕自己被比了下去。在一旁插嘴道:“姑娘也不用担心她们家是权臣我们家可是士族。当今天下的读书人有谁不知道舒州顾家的那崔大姑在姑娘面前也不敢随意乱来的。”
士族历史上的那些曾经叱诧风云的士族如果不是权臣有什么资格摆士族的谱?
不过这些话也不必说给端娘听白白让她操心而已。
顾夕颜强压住心事笑了笑心里还在回味刚才赵嬷嬷讲的话。
端娘误以为顾夕颜不相信自己的话强调道:“姑娘如若不信问问赵嬷嬷。顾家的先祖文公写了一本《四书注解》如今是举业必读之物德公写的《说文解字》是士子必读之书天下只有是识字的人就没有不知道顾家的……这是远的就说你祖父是夏国赫赫有名的史家他写的《十六朝简史》连皇上的书房都收藏了一本我们家老爷可是熙照二百九十九年以来第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
赵嬷嬷也笑道:“要不这样夫人嫁进来的时候刘家给了三十万两白银的陪嫁呢……”
三十万两白银?
折合人民币是多少?
顾夕颜觉得自己的眼皮都在跳不解地问:“那家里怎么会这么拮据?”
赵嬷嬷苦笑道:“老爷一个读书人哪里知道世道的艰险。今天买张什么石版用一千两明天买幅字画有五百两后天又买块破瓶子回来说是值一万两家里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夫人现在也是没有办法了!”
算算时间顾夫人嫁进来也就七、八年的时间三十万两白银的陪嫁就这样……顾夕颜问道:“难道就没有人管管?”
赵嬷嬷笑着说:“管谁管。老太爷、太夫人一早就去了几个兄弟都是旁支在舒州老家平时根本就不来往。大姑娘的嫡母白夫人出身寒微在老爷面前不敢说话;连夫人性子柔顺老爷说什么是什么;刘夫人那更是个和稀泥的要不是夫人身边有几个精明的陪房嬷嬷嬷刘家也不是救济一些这日子还指不定过成怎样呢……今年过年的时候夫人实在是没脸再去刘家支银子了要不然怎么会把柳亭租给了一个戏子呢?”
端娘听了长长地叹了一声:“只望府里还撑几年莫等二姑娘出门的时候太寒酸就好。”
赵嬷嬷笑着安慰端娘:“瘦死的驼骆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呢。”
顾夕颜脑盘一转试探着地问:“如果嫁给了皇家要不要陪嫁?”
两人俱是一怔赵嬷嬷小心冀冀地说:“要肯定是要的不过那只是象征性的要一点。一般为了彰显皇家气派宗人府会给女方数量不菲的聘礼算起来女方根本就是稳赚不赔的。就象那年陵王娶妻把整个白虎大道都堵得水泄不通我活了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
顾夕颜心不在焉地微笑着听着。
但愿这才是顾老爷要自己去选妃的真正原因?钱能解决的问题一般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不知为什么顾夕颜一想到顾老爷看自己那似笑非笑的脸和阴森的目光就心底隐隐生出不安来觉得事情肯定不是这么简单。
几个人正说着话横月进来问午饭摆在哪里。顾夕颜在赵嬷嬷面前更加尊重端娘就要听端娘的意思。端娘知道她这是在给自己长脸也没有多说什么做主把饭摆了了西厢房三个人说说笑笑地吃了饭雨也停了空气中飘浮着一股泥土特有的腥味赵嬷嬷谢了顾夕颜坚持要回去顾夕颜又说了几句“常来坐坐”之类的客气话让端娘亲自送赵嬷嬷回去。
顾夕颜还是对明天的上课有点不安她叫了横月:“你给我找几本我常读的书来我要好好温习温习。”
明天就要到崔宝仪那里上课了按常理中途突然接收了一个学生怎么也应该考一考她的水平吧。顾夕颜到不怕自己的水平差怕就怕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来露出了马脚……
横月为难地道:“姑娘来的时候没带什么书来……”
顾夕颜一听也觉得头痛到是墨菊出主意:“要不我们到溶月斋去借几本?”
顾夕颜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催着横月和墨菊快去。
两人出门没多久有个七、八岁的男童跑来说是丁执事身边的童仆给顾夕颜送信来的。杏红领着他进了门小孩子非常机灵地给顾夕颜请了安奶声奶气地问:“丁执事让我来问问二姑娘有什么话要问?”
顾夕颜沉吟了半晌说:“我想见丁执事一面让他安排安排!”
屋里的人俱都脸色一变小孩子立刻应声而去。
不一会端娘回来了顾夕颜隔着窗子看见杏红正和端娘嘀嘀咕咕的她笑了笑回床上午休去了。
午睡醒来横月和墨菊也回来了两个人都沮丧着脸:“那个桂官说了溶月斋的书没有老爷的手书是一律是不外借的。”
真正的读书人脾气都有点这样借钱好说借书不干。
顾夕颜不以为然。
墨菊补充道:“我和横月姐姐又去求了夫人夫人没见到说是到什么工部侍郎家里去了我们跟宋嬷嬷说了宋嬷嬷说老爷早朝还没有回来这事就是跟夫人说夫人也没有办法这是顾家几百年的规矩溶月斋的书不外借的。”
顾夕颜长叹了一口气请了端娘来商量想买几本书。
端娘也为难:“现在已经是下午了出府要提前到夫人那里拿腰牌如今夫人又不在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