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超级村长 > 第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七十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1/2)

目录
好书推荐: 移情别恋 护身保镖 简单爱 毒妾 百家争鸣 鬼称骨 跳跃一千年 大唐李承宗 总裁一抱好欢喜 诛仙2

“刘大妈您又来买菜了,看看我今天进的S市青,货色非常新鲜。”王新在这个胜利市场里卖菜已经近十年了,由于为人诚信热情,做生意从不缺斤短两,得到了周边许多老居民的认可,平时买菜的时候都喜欢光顾他的摊位。

“咦,这S市青还真的不错,水灵,多少钱一斤?”刘大妈已经退休多年,如今每天早上到菜市场来买菜是她最重要的工作,由于老俩口都有退休工资,儿女又都在效益不错的企业工作,一家的收入水平在市区里也算是中上了。

“一块五一斤。”王新给出的价格并不算离谱,因为他从青源农贸市场里批发出来的价格就是一块三毛钱,加价两毛是自己的利润,这次他一口气批发了五百公斤,如果能全部卖出去可以有整整一百元的利润。

“刘大妈,这S市青可是咱们本地种植的大棚蔬菜,从摘采到最后摆到咱们菜市场里,中间都没超过五个小时,这新鲜程度可不是那些花了两三天才从南方运上来的蔬菜能比的,现在那些南方蔬菜也要卖到一块三一斤,看到刘大妈有些犹豫,王新连忙解释道。

“好吧,给我来四斤,正好这两天老头子一直嚷着土豆白菜吃腻了,今天给他改善改善伙食。”刘大妈想了想点头应道。她天天都来买菜,对市场里的菜价很清楚,那些南方蔬菜不仅菜价高,而且还不新鲜,可是没办法,谁让吉宁地区一到冬天就闹菜荒呢,所以哪怕是这些南方蔬菜的品质差点,依然有许多人抢着要,特别是这段时间货源少,只要是稍微来得晚点就买不到了。

“好嘞,四斤满满的,您拿好。”王新麻利的秤菜装菜,仅二十秒就把四斤“S市青”放到刘大妈的菜篮子里。整个上午王新的菜摊子生意不断,批发来的五百公斤“S市青”还没到中午就被销售一空了。

……

六万多斤的大棚蔬菜上市的确缓解了吉宁市区内居民对于绿色蔬菜的需求压力,通过全市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菜市场,数百个零售摊位,当天至少有两万个以上的家庭吃上了天裕村出产的大棚蔬菜。

而第二天《吉宁日报》上的一篇报导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古城镇——打造吉宁市未来的蔬菜基地》这篇报导刊登在《吉宁日报》社会版的显著位置,而它的作者正是美女记者杨琪。当初杨琪被杨仁毅带到古城镇避难,不过以她那坐不住的性格当然不可能整天乖乖的躲在酒家里,在听说了天裕村正在大搞温室大棚种植,心中的八卦之火顿时燃烧了起来,央求着杨仁毅带她进村采访,于是就有了这篇报导。

原本按照杨琪的意思,这篇报导的侧重点应该是放在杨仁毅这位年轻的村长身上的,毕竟杨仁毅身为当初全国的高考状元,却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毅然投身到家乡的农村建设中去,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昔日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即将蜕变为一个真正的“万元户”村,这样的事迹实在是太有爆炸性和传奇性了,只要这篇报导刊登出来,绝对能够让杨仁毅成为整个吉宁市的明星人物。

不过杨仁毅本人否定了杨琪的构思,因为在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秘密,所以他并不想引起太多人的关注,而且即便他成为了市里的明星人物,暂时也无法给他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于是在杨仁毅的提议之下,杨琪把报导的重心转移到了古城镇上,侧重点也集中到了镇长蒋国华的身上。作为杨仁毅结识的第一位政府官员,俩人的交情已经非常深厚了,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篇报导对于杨仁毅没有太多的实际好处,可是对于蒋国华来说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吉宁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其影响力在吉宁市那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在政府部门内部。别看蒋国华现在已经是一镇之长,古城镇的二号人物,可是以他的身份想要登上《吉宁日报》的版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占据重要版面的大篇幅报导,经过这次的报导肯定能够在上级领导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国内的官场上,并不是你自身有能力就能够得到提拔的,更多的是取决于上级领导对你的看法,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那就是不行,行也不行。可是作为一名没有关系背景的普通基层干部,要怎么样才能让上级领导认识到你,甚至对你产生好感呢?那就是要你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来,而且光有政绩还不行,你还要会宣传,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做出了成绩你不宣传,谁知道你干了什么。…,

虽然杨仁毅这么做有点刻意炒作的意思,但是把蒋国华这种肯干实事的干部推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总比位置被那些靠拉关系走后门的废物占了要好得多。再说这样的报导也不算是虚假宣传,毕竟天裕村也是古城镇的一份子,而且天裕村的温室大棚计划也确实得到了他这位镇长的大力支持,出了成绩自然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更何况蒋国华的确有把古城镇打造成为整个吉宁地区蔬菜供应基地的全盘计划,有了天裕村这么一个成功案例,明年在全镇推广大棚种植并不困难,到时候彻底解决吉宁市上百万市民冬季吃菜难问题,那可就是一桩实实在在的大政绩,借此让蒋国华更上一层楼完全是有可能的。

……

“市长,这是今天送来的报纸!”齐秦刚步入市长办公室,秘书何晨就连忙把准备好的浓茶和几份报纸摆放到办公桌上,这是齐秦多年养成的习惯,每天早上都要浏览国内的几份主要报刊,当上吉宁市的市长之后,《吉宁日报》也成了他的必读之物。

“咦……这古城镇应该是宁山县的,这个蒋国华干得不错嘛,有想法!”当齐市长翻开《吉宁日报》的社会版时,那则《古城镇——打造吉宁市未来的蔬菜基地》的报导立刻吸引住了他。杨琪不仅文笔了得,摄影水平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准,文章中配发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数百座蔬菜大棚整齐的排列在一起,由于拍摄角度选择得好,画面看起来气势非凡;另一张是一位老农在自家大棚里的照片,大棚内长势良好的蔬菜与老农脸上那开心自然的笑容相映成趣,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不错!如果这个蒋国华明年真的能把这个蔬菜供应基地建立起来,那可是帮市里解决了大问题啊。”作为一市之长,齐秦对于市里每到冬季就闹菜荒的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为此他也承担了不小的压力,这可是直接关系到全市上百万老百姓的民生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玄学老祖爆大瓜,霸总全家心发慌 吟游诗人,但是李白! 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华娱:小人物的资本版图 顶流发癫:一句白露吁,破防白露 从屠杀哥布林开始猛叠心之钢 五个疯批全有病,贴贴女主就痊癒 谁让他这么当勇者的 东京:太太您不想继承亡夫债务吧 每天都在努力触发神秘事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