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命悬一线(2/2)
曹休,李典二将也赞成夏侯渊的观点,认为刘备乃是此战的关键人物,如若刘备被擒或者被杀,关羽不足虑也。
陈宫叹道:“各位将军,你们所言也不无道理,可是,二位将军可知,此处北上五十余里便是黄河渡口,黄河北面正是袁绍领地。刘备从我等眼前消失,已然过去两个时辰,而刘备*座骑乃是千里良驹,日行千里。就算我等此刻前往追击,已然赶不上其脚步,何况夜色已晚,看不清前方路途,倘若预见袁绍遣军过河接应刘备,我等损兵折将不说,还错失了攻击下邳之良机,那时悔之晚矣!”
此番论调,三将折服,但是对于刘备的顺利逃脱,无不觉得十分的惋惜。
计议已定,四将一边遣人飞马报告给曹*,一边率领四路大军如潮水般涌向下邳。这且慢表。……
事情交代到此处,再说说刘备一方。且说刘备被夏侯渊,陈宫率兵掩击,提早看破了对方计谋,策马东行,意欲前往下邳与关羽合兵一处,再做定夺。不曾料到,一路之上,被朱灵,夏侯渊等将舍命追击。刘备不觉心中慌乱,越往前跑越是心慌得紧。幸得在途中碰到了三弟张飞。张飞带着百数骑狂奔而来,见到刘备,异常的高兴。
事态紧急,两兄弟来不及交代什么话,并马前行。夏侯渊穷追不舍,张飞便对刘备言道:“大哥,我曾见着孙乾先生,他对我言:“如若碰见主公,可让其前往下邳。今日事急,大哥往下邳二哥处,我断后。”
说完又对身旁的军士说道:“你等誓死保卫大哥,若又闪失,提头来见!”
刘备感其忠义,哽咽道:三弟不可如此,你且也带上数十个军士相随左右,大哥方才放心得下。
这个要求,张飞哪里肯依?一抽身便往后跑,留下刘备驻足落泪。刘备吩咐随行军事道:“你等抽调五十人精壮之士留守,其余人等与我前往下邳。”
军士应声站成两排,个个杀气腾腾,定要誓死保卫刘备。刘备也不再多言,流涕道:“诸位壮士随我前进吧!”
随后众军士簇拥着刘备往前方跑去,另一波人往着相反的方向跑去,一边跑,一边叫道“张将军,我等前来助你”
张飞不曾想到自己的大哥也这般爱护自己,此等时刻仍然不忘自己的安全,心中一股热泪直往上拥。张飞想起自己与大哥二哥等义结金兰的情景,以及一同前往投军,讨伐黄巾贼寇的种种。三人辗转走遍了半个汉土,不曾想,今日却如此狼狈。张飞担心刘备的安全,冲着飞奔而来的军士呵斥道:“还不快快保护主公!老子要你等做什?”
就这样,张飞与刘备互相牵挂彼此安全,倒把这些好汉夹在当中,不知如何是好。最后,眼看夏侯渊杀到,张飞一声怒喝,提着丈八蛇长矛便往这些人劈将而来,口中不住乱骂,这些军士不得已,回奔刘备而去。张飞接着便与夏侯渊战在一处。
刘备执拗不过。只得勉强依了张飞。刘备本是想要和张飞共进退,同生死,但是左右劝说道:主公单知兄弟情义,却忘了兴复汉室之大义;如今天下攘攘,还待主公带领我等剿灭叛乱,还我汉室河山。刘备含泪带着众人一路东行。一路之上,刘备不住地回头观望,心如刀绞。为了民族大义,刘备策马狂奔。
在途中,刘备碰见了孙乾,当时,曹洪带兵追赶甚急。孙乾与刘备换马,戴上了刘备的头盔,带领残兵抵挡曹洪,刘备只身继续逃跑。
眼见着背后追兵越来越远,刘备骑着马,心中稍安,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此次征战,事出突然,现在搞得如此狼狈,刘备真想一刀自行了断,但是在心中,又有另一个声音告诉他,要坚强的活下去。想起在许都受到曹*监视的一幕幕,想起许田狩猎时曹*猖狂的模样,刘备心中又顿生怒气,下定决心,定要拯救汉室于危难。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斜刺里闪出一将,带着数百骑站在刘备的,面前,刘备大吃一惊。心想:我命休也!就在这时,那将跑上前来,拱手道:“主公勿忧,我等奉关将军之命,前来支援主公!”
刘备仔细一看,来者正是糜芳,心中大喜。在此危急时刻,刘备不忘记糜芳救命之恩,刘备拱手谢道:“多谢糜将军!”
糜芳道:“我们从这里抄小路前往下邳吧!”
大家都知道,敌兵追赶甚急,如果走小路,必然行军缓慢,一旦被围,再无生机;但是刘备看看自己*之马,早已经累得够呛,再看看糜芳所带士兵,多半乃是步兵,只得勉强应允,说道:“将军带路吧!”
走了一段路,都没看到一个敌人,刘备以为已经远离了小沛,远离了战火,远离了死亡,可就在这时,草丛之中窜出一个大汉,横刀立马,挡在路前。刘备看他面容,觉得有几分相熟,但是却又想不起来到底是谁。刘备见他未穿军服,而且匹马单枪,心中并不害怕,打马上前,礼貌地问道:“敢问壮士,乃是何人?为何挡住去路!”
那人冷笑一声道:“大耳贼,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说罢,举起大刀便往刘备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