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1/2)
是不是韩氏,林天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兴趣。赵福安又提了提开封近来的趣事。
原来那些倭国的浪人跪在开封城外求情已经十数日。他们的使臣也每天跪在皇宫外求见,只是官家自从元宵前大发了脾气,不准文武百官提及此事后,也没谁去为他们说话。
那被关在姑苏大牢里的东瀛王子,乃是老天皇最喜爱的小儿子,那些使臣不敢隐瞒,在汇通一帮浪人聚在开封跪求的同时,又将消息传回了国内。
这些使臣素来处理两国之间的望来,与朝廷大臣迫有些门路,果然在东瀛美女和金银珍宝的开路下,他们见到了御史台的吕大人和礼部尚书韩大人……
话说蔡确得了赵顼的隐晦点拨,知道官家的心意,他能坐稳相爷的宝座,全凭官家信任有加,别看他位居左相,有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意思,其实没了官家的信任,他什么都不是。
像韩氏与吕氏势力如此庞大,没了官家的点头,仍然坐不到相位。这大概是这大概是赵、韩、吕三家默默达成的某种默契。
对于赵顼,韩吕两家在认清他要一意变革之后,便生出了将之铲除的决定,他们在此事上固然是联合的,但在其他的事情上,比如争夺朝廷的权力资源上,他们之间又是有矛盾的,宋朝的相位,位高权重,一旦得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尽数可换!
就像王安石一登相位,结果朝堂之上,实权部门,如:户部、吏部、刑部等,两年时间内,就被尽数换成了变革派的人。
这就是这个朝代的独有的游戏规则。
倭国使臣素来知道韩氏和吕氏在大宋的实力极大,以为找上那两位,必然会马到成功,结果东西送出去不少,一个消息没得到,再去拜门的时候,就被家奴乱棍痛打一顿,赶了出来。
原来此时韩氏与吕氏正好得到林天要上扬州陈府的事情。正全部精力的处理这件事。
倭国使臣吃了闭门羹,在这异国他乡,泱泱大国,心中怨气难发,便在鸿胪寺中喝些闷酒,只愿老天皇派来高手,以防万一,已非常手段劫出王子,总之我大和民族的王子,怎么能够被关在他国牢房?
大宋的美酒度数要比日本的清酒高上不少,味道虽然纯棉柔和,奈何后劲十足,最呼呼中,将救王子拜门被打出来的事发泄似的说了出来。
当时正好有个在旁添酒的鸿胪寺小吏在旁,这小吏听到他们的醉话,顿时不禁的嗤笑了一声。
使臣们被嗤笑,很是生气,一人一把抓住小吏的胸前衣领,醉熏熏的喝问道:“八嘎,你地,笑什么!”
那小吏全无所惧,不屑道:“京城谁不知道,朝堂上说话算数的,是咱们蔡相爷,你们不去拜见他,却去拜见什么礼部?御史台?这些有名无实的‘小官’能办成什么事?”
这几名使臣,被这小吏如此不屑的嗤笑了一番,不但不生气,反而登时一喜,只觉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工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