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穷屌丝的,教育梦!(1/2)
更新时间:2013-10-19
求月票,求红票!
……
等得掌声渐稀,林志铃才适时接过主持权,继续邀请下一位观众。
而这第二位被邀请地到的中年男子,一站起来,便先礼貌地来了个自我介绍道:“王先生,您好,我叫杨林凯,是金凯贸易公司的员工,同时,我也是一位18岁孩子的父亲。在这里,我首先感谢王老板,您所制定的《华夏偶像》节目规则,虽然我的孩子不一定会有参加《华夏偶像》比赛的能力,但作为父亲,如果我的孩子在初三、或者高三阶段去参加什么比赛节目的话,我肯定会非常担心,也会非常的纠结。如果孩子参加比赛成功了,那是皆大欢喜,可孩子要是失败了,那可能就会耽误他一辈子的事情。而这也是让我们父母们更加为难的地方。谢谢,谢谢,王老板您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王浩晖连忙婉言谢绝道:“杨先生,你太客气。作为公众节目的制作方,这些本来就是我们应该考虑和重视的工作。所以,你真的不用谢我的。”
林志铃这时也适时插话道:“这话我赞同,作为一个媒体公众人物,首先就得有以身作则,引导社会正能量的责任。我相信,广大的媒体朋友,都会以身作则的。”
说着,林志铃径直换了话题道:“那杨先生,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向王老板提问的吗?”
杨林凯一听林志铃的询问,早有准备地道:“我看到过有关王先生您所说的‘应试教育’比‘开放教育’更适合的我国国情的新闻报道,而一些观点,我也认为王先生您说的很对。不过,‘人无完人’,王先生,您之前也说‘应试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那我就想请问您,您认为‘应试教育’还有那些的不足?或者您是否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
听得杨林凯这个问题,不管是林志铃还是现场的观众,都是一脸期待地看着王浩晖等待着他的问答。
王浩晖深思了一会,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杨先生,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然,我只是闲暇的时候无聊的想一想,至于是否合理,还得有待探讨。不过,既然杨先生你问了,那我就说一说我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
打了个预防之后,王浩晖才又继续道:“在我看来‘应试教育’的不足点,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小、中、高的课程设计很不合理。其中,小学的课程过于繁多,而体育兴趣的培养却偏少。我的建议是小学五年的文化课程只需要语文和数学即可,其中,语文课程应该直接包含思想品德课程,如果可以,应该直接使用正能量的故事读本,来丰富孩子们的业余阅读量,同时也不应该再另外独立出来。除此之外,小学还应该增加篮球、足球等各类体育运动的课程,因为,不管是篮球,还是足球,都需要一个国家从小培养,而体育在能够让孩子强身健体之外,还能够丰富孩子的课外活动,以及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
而中学,我的建议是将英语课程剥离出来,由孩子选修,而不是强制性的教学。实际上,从这么多年来的英语教学成果来看,我们国家的中、高英语课,完全是多余的。坦白说,我本人在初中的英语就很烂,三年的考试,连个及格都很难。但我在高一的时候,请了专门的英语老师,通过边学边说的方式,只花了两个学期不到,现在基本上就可以与人对答如流了。
而我的例子也证明,想要学习语言,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都需要通过多对话、多说,才能够学会。而像我们国家如今这样的英语教育,坦白说,中、高六年时间的培养,简直是白白浪费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实际上,孩子们真想要学英语,只需要花费个几千元,专门请个能够熟练对答的英语老师,培训上个几个月,也基本就差不多了。实在是没有必要浪费六年时间去培养。坦白说,这就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在浪费孩子的青春。”
“啪啪啪……”现场观众们,突然自发地鼓起了掌。
林志铃愕然了一下,才笑嘻嘻地也鼓起了掌。
无奈,王浩晖也只好暂时停了下来,等到掌声渐稀,才双手压了压,继续道:“除了英语剥离之外,中学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也应该剥离出来由孩子们选修,而不是固定的强制的学习。因为,这些课程毕竟是兴趣课程,没有兴趣,这些课程,既是现在学了,以后也依然不可能从事这一个行业。而如果我之前所说的小学模式,被贯彻下来的话,那到了中学,肯定就会有很多的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对某一门的体育课程感兴趣,或篮球,或足球,等等,想来,课外的选修课程,一定非常的丰富。
而到了高中,实际上如果我前面的两个建议都得到贯彻的话,那学生们在经过小、初的兴趣培养之后,到了高中上,基本上就知道想要什么了。既是有一些不知道的,那就继续学习好了,反正有着三年时间的考虑,而这高中的三年,也是学生们巩固初中阶段,并开始走向大学的过渡阶段。实际上,高中的三年,已经可以组织很多在大学才能举办的比赛活动了。而对于课程的改造,初中怎么改,高中就怎么改就对了。至于,我们如今的文理分科,我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既是要文理分科,那也得等到高中,真正接触实际的科学理论,通过一边操作,一边学习,才能够掌握的更快。而像高中那样,完全无理性,只能凭借着暂时的分数,来决定文理分科,那是非常不合理的。”
说到这,王浩晖也笑着打了个马虎眼道:“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我的一家之言,合理不合理,还得再仔细探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