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2)
喝过的空酒瓶已经摆放了两行张律师显然有些醉意我便扶他回酒店休息。
其实我没有醉就是心里有中说不出的滋味怪难受的。听张律师说许言的出身和杨晨一样贫寒。在许言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妈妈就因病去世。爸爸是个修鞋匠在许言的记忆里爸爸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修鞋铺半步风来雨去数年一日。
日子一天天过着虽然清苦但也无虑。可是天不佑人屋漏偏逢连夜雨。有一天傍晚许言的爸爸正准备收摊回家突然看到对面的饭店起火哭声喊声乱作一团。此时的老许不知哪来的一股劲放下手中的活一头钻进熊熊大火中一口气背出来5个人等老许再次冲进房屋时一块很大的木头狠狠地砸到了他的脊梁上老许当场翻倒背后一阵剧烈的疼痛他咬紧牙关求生的本能使他重新站起来迅跑出了被大火包围的饭店。等消防队赶来的时候天色已晚。看着熊熊烈火被一点点的消灭老许才松了口气用手扶着疼痛的腰一瘸一拐地往家里走去。
当天晚上老许还给儿子做了饭本以为受了皮外创伤也没什么大碍自己就到小药铺拿了点止疼膏贴了一下。到了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体开始剧烈的疼痛老许感觉事情不妙赶紧让1o岁的许言搀着自己去了医院。
检查结果很让老许失望——脊梁骨断裂胸部内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要到医院医疗需要一大笔钱这对老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本来就穷困残缺的家去哪里弄这么多钱啊?
有人听说老许是为了救人才弄成这样的就建议他去找政府也许政府会帮助他度过难关。
经历了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相关部门。部门负责人李先生听完情况后先是寒暄然后沏茶。可结果却是一盆冷水得到的回答是冰凉的。
“我们非常同情您的遭遇我们也很乐意帮助您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但是这总得有个理由吧?这是政府部门凡事得有个起因。你说你是因为救人而负伤这个我相信但是我相信是没有用的啊你必须拿出确实的证据让政府相信你。”
“我的伤还不能说明吗?”老许有气无力的问。
“扑哧”那人笑了说:“这个不能证明必须有人证明你是在救人的时候被砸伤的或者有确实的证据。再说现在政府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凡是因公益而负伤的人给与补偿或者医治。就算你说的是事实恐怕也难满足你的要求啊!”
老许病倒了再也不能去街头修补鞋子了。熟悉他的人也许会在经过那个街头那个鞋铺时不经意地随口问一下“那个修鞋匠哪里去了?”他们却不知道那个修鞋人除了会修鞋子外还会拯救人命——拯救和自己毫不相干人的命。他应该是英雄、是楷模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更应该受到媒体和人们的青睐。
然而从此断绝收入的他被乡邻用拖拉机拉回了老家。从此由十岁儿子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靠邻里救济的生活终归不能保全除了吃饭还要买药一日三餐可以减少一餐但是药物是不能间断的。为了兼顾老爸十岁的许言过着难以想象的生活家庭的重担结结实实地压在他不堪负重的瘦小的肩上。白天做饭、做工、洗衣、熬药晚上还有替爸爸解大小便。除此之外还要忍受饥饿的袭击。
对于许言来说童年的记忆也许只有创伤和痛苦。生活给予他的磨难是缺少理智的是不公平的。这是天意?还是前世的造孽?
就在许言已经习惯这种被受折磨的日子时老许却撒手而去留给人间一声叹息。
那年许言十一岁。
从此他便寄养到昌里市的舅舅那里。
起初舅舅舅妈对他还算可以。可是好心经不起时间的磨练。日子久了便起了厌烦之心。许言勉强读到初二被迫辍学做工了。
当张律师对我讲完这一切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卑微被幸福包围的我全然不知。而支离破碎的许言风风雨雨地走到了今天为了谁?
从杨晨到许言、从沈海露到石海星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如此清晰的在眼前晃动这里面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杨晨现在哪里?石海星在干什么?许言的生死如何?
到现在为止杨晨已经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一个月之久了。她竟然去的如此干净不留一点音迹连律师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是故意躲着我还是另有难言之处?
窗外突然传来了那《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的歌声这带着淡淡忧伤的旋律再一次激起我内心的酸楚:杨晨对你的爱的让我如此心痛每走一步都是这么艰辛。当我决定用我的一生好好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却突然消失了在我的眼泪未落之前你却转身离去。
爱过了才懂得恋你的心如此痴迷。
夜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