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修行两三事(2/2)
这些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说来很简单,其实就是有关于佛门修士修行境界的一些言论。
为何要说这种隐瞒是善意的?其实也很简单,因此这种隐瞒针对的乃是佛门修士极为艰难的修行之路。
僧人剃度出家,修行伊始便开始领悟各种佛经之中的妙理,以期可以明悟本心,领悟佛法真谛,进入修行之门。
奈何世间各sè人等虽然皆为人身,本xìng皆同,但是根器却差异很大,有的人生而闻道,不须修持便可成道,有的人一点即通,慧根深种,稍加思索便可通天,有的人根xìng平凡,须苦苦求索方可入门,还有的人资质鲁钝,一生不得开悟,凡此种种,皆是求道之人,但所得结果却大不相同。
因此,广法禅寺在寺内僧众修持伊始先将秘法隐而不宣,一来为的是不让僧众失去信心,毕竟一些僧众苦苦求索的佛法真谛也只不过是修行之路的伊始,若是让他们知晓此事,难免会生出绝望之心。
二来便是法不可轻传,只因僧众一旦开启修行之门,便会获取常人难以想象的神通法力,若是此人心xìng良善还可,但若是此人心思不正而生出妄念,便难免会恃神通法力而生骄狂放纵之心,这样一来,必使生灵涂炭,也便辜负了佛祖赐下法力神通之时给予僧徒们的普度众生之念。
因此,广法禅寺的佛门大德们在僧人入门伊始便会考校此人的心xìng,并在其入门之后适其表现来决定是否传法,以此来尽量保证佛祖的神通不会传给恶人。
基于此点,寺内得法的僧众对于修行之事皆秘而不宣,只因此乃寺内的第一律条,也因此,便是和悟心关系最为亲密的悟道也没有对他透露过修行之事,这便也成为了悟心今rì之困惑。
其实悟心当真极为的幸运,只因他初入修行之门便向前迈了一大步,而这一步到底有多大,却要从佛门修士的修行境界说起。
佛门是一个首重悟xìng的修行宗流,佛门的修士若想开启修行之门,首先便须明悟本心,领悟佛法真谛,修持出智慧佛光,这一境界佛门大德们为它取了一个极为贴切的名字,名为明心。
这是一个困顿了许多僧人一生的修持阶段,只因这个阶段唯有真正的悟了,方才能够通过,若是寻求它法,便会坠入下乘。
过了这一关,便算是进入了佛门修士的行列,但是本身却仍然与普通人一样,只因明心这一关只关乎于心,而无关其它。
不过大部分的僧人在通过明心这一境界之时,都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自身皆具备十分深厚的佛法境界,而借助于佛经的智慧妙理,大部分的僧人一旦“明心”便会“见xìng”,并由此体悟出自身的高妙,身体自生佛家真气,进入“定慧”之境。
因此,这个阶段大部分僧人都是一次贯通,不过佛门大德们出于严谨,仍然将其划分开来。
达到定慧,佛门修士便初步的具备了一些异于常人的能力,比如寒暑不侵,比如力大无穷,这些都是佛门修士体内的佛家真气衍生出的一些好处。
本来悟心开悟之后,若是正常情况,达到这一境界便算是到头了,但是悟心借由神秀的妙法,竟对“涅槃”之道有了一些深刻的理解,这种异常的情况促使他刚刚入门便开启了“浮屠”,并生出拙火,当真乃是大造化。
要知正常的佛门修士想要开启“浮屠”,需要的是对佛法高深妙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自身的更加深刻的体悟,并且还需要一点点的运气,方可找寻的到,哪里会相悟心这般轻松。
而“涅槃”之道,其中便参杂了许多对于自身玄妙的高深见解,否则又如何达到“升华”己身的目的呢?
因此,悟心就这般莫名其妙的连续破了三个修行境界,虽然因此引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火灾,且还受到了惩罚,但是相比于收获,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浮屠”者,万法之根基也,佛门修士不论修习的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修炼皆须以此为根本。
以广法禅寺为例,现如今,广法禅寺经由四百多年的不断衍变发展,已经逐渐的脱离了小乘佛法的修持,进入了大乘佛法的时代。
寺内修士修持的乃是以坐禅为根本法的金刚般若法门,追求的是真空妙有,以心神空寂除尽烦恼为追求,以求达到四大皆“空”的jīng神境界,从而体悟出佛家真如。
并以“涅槃”之法生妙有之法相神通,用妙法开示未悟,以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最终修炼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