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铁血青年团(2/2)
青年铁血团是帝国的主战派,他们要求,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周边国家,对中央帝国的宿敌苏克帝国,更是要毫不让步。反之,凡是对苏克帝国不利的国家和事物,都是他们积极拥护的。
在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指导下,铁血青年团将所有主张弹性对外政策的人列为卖国者。这些人上了他们的黑名单,并成为他们的刺杀目标。他们热烈拥护摩尼国在扶桑的军事存在,扶桑在他们的眼里,是天然盟友,而南越等国,因为是《巴库公约》的签署国,则是为虎作伥的帮凶。
为此,他们竭力主张对南越等国实行军事打击,凡是反对军事打击的人,都被他们唾骂乃至刺杀。
流云对这一群铁血青年的存在,只能是暗暗摇头。伟大的爱国精神与实际的爱国行动,往往不能划上等号。在爱国的旗帜下,很多人做的事,却是将国家推向灾难。但是,当这些人以爱国者自居之后,他们理所当然地坐在道德的裁判席上,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宣判别人是爱国者还是卖国者。
在前不久的班达拉危机中,当苏克帝国的快反应部队入侵班达拉之后,铁血青年团组织了一支志愿军,来到皇宫前请愿,扬言要进入班达拉与苏克帝国决一死战。武皇帝为此亲自出面,盛赞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并保证,中央帝国在班达拉绝不退让,这些狂热份子才散去。
随后,为了避免与苏克帝国正面冲突,中央帝国的军事代表团撤回国内,并向苏克帝国表示歉意,承认了苏克帝国在班达拉的军事存在。在这一危机中,中央帝国虽然在班达拉丢了点面子,但是,确立了中央帝国地区领导地位,应该是得大于失。
铁血青年团却认为中央帝国遭受了奇耻大辱,他们再次纠集了上千人,来到皇宫前,要求帝国皇帝作出解释。这一次,武皇帝没有出面,而是让宰相冯道昆出面安抚。怒不可遏的铁血青年团宣布冯道昆是卖国贼,他们围攻了宰相的车队,焚烧了冯道昆的府第,冯道昆被打得鼻青脸肿,跑进了皇宫才躲过一劫。
出乎意料的是,铁血青年团攻击宰相的暴力行为不仅没受到任何惩处,武皇帝在一个非正式的谈话中,反而肯定了他们的爱国热情,这个原本是秘密的团体,得到了帝国政府的承认,有关部门甚至给了他们军服。他们成了一支准军事组织,魏琦就是这样穿上了少校军服。
武皇帝实际上是演了个双簧,他亲自表态肯定铁血青年团的过激言行,而让宰相冯道昆推行弹性政策。如此一来,铁血青年团更加嚣张。他们幼稚地认为,武皇帝是英明果断的,只是,皇帝被一群卖国贼蒙蔽了。于是,他们以清君侧的名义,组织了一系列刺杀行动,包括宰相冯道昆在内的几位帝国内阁成员,以及从班达拉撤回的军事代表团成员,均受到刺杀。刺杀虽然没有一起成功,但在上都,恐怖气氛浓烈。
无人敢追究受到帝国皇帝肯定的铁血青年团,他们成为了武皇帝的第二支私家人马。第一支是武户。事实上,铁血青年团连武户都瞧不起,在他们眼里,武户只是一群供人驱使的杀手,而铁血青年团则是国家未来的主人。
景宁公主魏琦冷冷地看着流云,在她眼里,流云能够坐到皇妃的位置上,靠得是容貌,说白了,流云不过是一只花瓶而已。景宁公主在皇妃面前,有着高傲的资本,这资本在于,她自己的容貌并不差,但是,她深信,自己不是花瓶,而是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帝国皇室子孙。
对于一只花瓶,是不需要过分尊重的。
景宁公主魏琦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流云是帝国花费了数十亿资金培养出来的帝国精英。这样的精英,全国只有二十七个!
和所有极端份子一样,见识短浅是他们的致命伤,而且,铁血青年团的见识,尤为短浅。他们能够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血统而不是学问。
铁血青年团的团员们根本不懂得,一个岐山精英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流云所掌握的知识总量,过了所有铁血青年团成员的知识总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