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初露峥嵘 第七十七章 微服私访(2/2)
是出了杜林,以为他会沿杜林到宜都的路直接回省城的路上,他却突然拐道,奔兰凯而来。
海螺县算是兰凯比较富裕一些的县,经常也有一些“海螺经验”“海螺模式”之类的新闻在省市媒体出现,也没有听说有农民**,在陈耀东看来,估计这应该算是能看到一些比较好一些的东西的地方。
车到一村子的时候,陈耀东看着雨后的山村郁郁苍苍,空气清新,似乎兴致很高,大步流星地向前面一个村子走去。
只是他的兴奋只持续了短短的一小会,之后他紧缩的眉头就没有再松开。
原来,两三年前,县委县政fu看着很多媒体都在热炒海狸鼠,很多报纸杂志上都在介绍海狸鼠的养殖,特别是一家企业的广告很是吸引人,该企业承诺提供海狸鼠,养大之后负责高价回收,县里算了一下帐,一家农民若是养上几只十来只,也就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若是培养一些养殖大户,那收入会更高,县里正愁没有这样的特sè养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觉得这是一个大好事,一来可以为农民百姓找到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二来可以使全县养殖业结构得到调整,加快特sè养殖经济的发展。
于是,县委县政fu在统一思想后,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强力推进‘海狸鼠‘饲养。饲养任务分解到乡、村,养殖数量落实到户、人。党员干部带头,重点乡、村由县里主要领导蹲点包片。
一时间,海螺县‘海狸鼠‘养殖热火朝天,县委县政fu甚至信誓旦旦,一定要在三年内,把海螺县打造成全省‘海狸鼠‘生产第一县。
但是,正应了那句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着事先设计的步骤进行。
当农民们辛辛苦苦的农民们终于把“海狸鼠”养大之后,承诺回收的企业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老百姓卖鼠无mén,却让本来生活贫困的老百姓们雪上加霜,甚至有的人因为受政fu的鼓动大规模养殖而血本无归,倾家dàng产。
以致一些农民一提这事就破口大骂政fu和干部……
如果说这样的事情是好心办了错事,是干部的能力水平和素质问题,那他接下来遇到的,就更是让他触目心惊。
在走过的村子,谁家的住房盖得好,准是村干部家,不会错的;侵占农民利益的事情随处可见等等等等;征收提留统筹款,派出所民警还有找的闲散人员抓人、打伤人是家常便饭的事情。甚至还有人被打成重伤。……
海螺所谓的没发生**,不是海螺没问题,而是问题很大,只不过捂得更紧而已让老百姓申冤无路,上访无mén……
本来这就已经让陈耀东心情沉重,但是这只不过是máomáo雨。
陈耀东觉得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准备离开海螺,只是在快要出海螺县的一个乡场上,突然在一堆人中窜出两个人招手拦车似乎想要坐顺风车,司机知道车上坐着何方神圣,也就没怎么理睬,不过这两人却一下拦在车前,态度蛮横,大声责问司机:
“怎么,眼睛瞎了?没看见老子要你停车吗?”
看样子两人都喝过酒了,有点微醺的样子,坐在一边的秘书给司机招呼了一声:
“问问他有什么事情。”
两个人说要“借”他们的车掉头把这些去参加县长的小舅子婚礼酒席的人拉到县城去.
“对不起,我们还有急事,要抓紧时间赶路……”
一个家伙在前面拦着,一个家伙在车mén上敲得砰砰作响,指着司机的鼻子说道:
“用你的车是给你的面子,你以为你是杜林的车就很了不起,我告诉你,你以为老子没穿制服就不是警察了吗?这是老子们的地盘,你就是京城的车也照拦不误,车上的人都给老子下来,你,给老子们跑一趟”
陈耀东原本以为是救死扶伤之类的急事需要他们帮忙,没有想到这两个警察竟然是为这样得事情“借”车,还这么蛮横无理,这还是人民警察吗?
陈耀东端坐在车上没有动,也没有说话,他倒想看看这两位警察会搞出什么huā样。
两个警察看里面的人都没下车的意思,似乎也觉得这样很没面子,于是扯着喉咙吆喝了几声,一大群年轻人就跑过来把车给围住。
司机一看这架势,知道事态有些严重,只好说车上的人是省里的,有急事回宜都。
让陈耀东没有想到的是,两个警察并不理睬,而是洋洋得意地说道:
“省里的?省里归哪管?在我们盘盘乡就归我们盘盘乡管。”
简直是岂有此理乡居然管省了,陈耀东觉得简直如听天方夜谭一般,若不是亲身经历,他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警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一边的一个闲帮也附和着说道:
“你们不要冒皮皮**,我给你们说,王哥可是邱县长二姑父的三姐家的,你们杜林人,把你们nong了也是白nong,还是识相一点。”
陈耀东依然冷眼旁观着,这帮人真的是有恃无恐啊,这还是一个县长拐弯抹角的亲戚呢,那要结婚的县长的小舅子平常在县里那又会是一个什么光景呢?这么想着,陈耀东还真想回去看看这县长的小舅子结婚到底是一个盛大到何种地步的场面。
只是在他思考的同时,警卫人员也把枪对准了车外,表明了身份,外面的人看到黑dongdong的枪口,虽然作鸟兽散,但是车也根本就走不了——一个轮胎被放气了。
不一会,那打头拦车的两个家伙,在乡政fu叫嚣着要领枪干掉他们这群“持枪歹徒”。
刚刚工作人员一亮明身份,估计还是有知事的赶紧给乡里的领导汇报了,终于把乡政fu里那些看样子司空见惯的领导给惊动了出来。
乡政fu里的一些干部听到此事后,核实了一下,才把刚刚抢去的工作人员的证件给拿了回来,又找人给他们车轮胎打上气,这样一行人才从这个盘盘乡脱了身……
本来陈耀东是准备直接回宜都了,但是这件事一发生,让他对于基层农村的情况更是感到忧心忡忡,而海螺还是比较好一点的地方,那些比海螺还贫困的地方会是什么一个情况?
既然出来了,那就到更贫困的县去看一看,海螺最近最穷的就是理光,但是这一回他一提出来,身边人都坚决不同意,但是他心意已决,不顾随从人员的劝阻,出了海螺县,就往理光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