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专辑计划与此时情形(2/2)
华纳唱片是国际xìng大唱片公司,在全世界发达的音乐市场几乎都设有分公司。
这样的公司,做事自然有自己一套流程,有人脉有关系的新人可以得到多一些照顾,但不意味就可以得到特殊对待,除非是其他金主投资,不是公司自己出资。
“哎,想那么多干什么,先把歌挑好,拿给陈如看一看。这个时代的专业人士应当会有一个正确判断的。”
王中阳忽地笑了笑,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担忧了。
华纳公司的专业人士能力很不错,不然,后世就不会网罗到那么多天后,被称为‘天**’了。
在90年代后,华纳似乎一直缺乏一位最顶尖重量级的男歌手坐镇,郭副城有段时间是华纳的人,不过,郭副城不是华纳培养出来的。
但天后一直不缺,有时候,甚至同时有两三个,最高峰达到五个。
光凭华纳培养以及挖天后的能力,就值得旁人信任了。
“郭副城,嗯…”
“如果我真的做到老豆讲的,一年内在红磡开演唱会,那‘四大天王’,可能就没有郭副城的事了,不是可能,一定是!哎呀呀,不知我做不做得到呢…”
王中阳喃喃自语,脸上浮现一丝笑容。
“四大天王”,在香港根基最浅的就是郭副城了。郭副城其实是香港人,80年代在香港发展不顺,才跑到台湾去发展的。
郭副城成为“四大天王”,公开的说法,当然是郭副城在台湾大获成功,回到香港又引起轰动。
但实际上,这只是浅层原因,更具决定xìng的,还是郭副城因缘际会成为华纳唱片的人,而且他比较听话,不像王杰那样有个xìng到伤人伤己。
细数“四大天王”成形之时,四位歌坛天王,两个属于宝丽金,两个属于华纳。
当90年张国荣与梅艳芳宣布不再领奖之后,谭梅张三者争霸的情形戛然而止,为了制造新的冲突点,香港歌坛便想继续包装新一代顶尖歌手争霸。
在这个内在要求下,在90年尾91年初先有所谓的“三剑客”,也即张雪友、李克勤、刘得华三个。
但是,当时这三个都是宝丽金公司的,引起其他唱片公司不满,尤其是势力同样强大的华纳极为不满,认为怎可以三个都是宝丽金,自己公司一个都没有呢!
华纳当其时可是有叶茜文、林逸莲两位只比梅艳芳差一点的香港当家天后,男歌手方面,没有新一代最顶尖的,但也不能毫无进取心啊!
在华纳为首的唱片公司强烈反对下,这个“三剑客”无疾而终。
但是,香港歌坛内在的要求一直在。
过了一段时间,情况有所变化,首先是李克勤跟宝丽金高层闹矛盾,这位被称为谭勇麟接班人的李克勤被宝丽金冷冻,声势下滑;然后,被TVB召回香港的李明又因为电视剧成为香港师nǎi心中的NO.1,成为中国演艺圈中最早的叫出名号的“师nǎi杀手”。
正所谓演而优则唱,李明当然不例外了,他是宝丽金的签约歌手,电视剧大红后再发专辑,成绩很好,证明了自己的号召力。
冷冻李克勤的宝丽金找到了一个歌坛新晋人气歌手了。
同时期,本来与华纳有合作关系的王杰因为太有个xìng,被华纳放弃;那个时候,在台湾红了的郭副城便进入华纳视线。
说起来,郭副城是台湾飞碟唱片捧红的,而飞碟唱片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华纳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在91年时,华纳还入股了飞碟唱片,到了92年,台湾飞碟几乎可以说是华纳台湾分公司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郭副城成为华纳的人。四大天王最后一位,终于归位了。
但是,郭副城在当时的香港,声势比张雪友、刘得华、李明弱。
张雪友唱歌是真的好,专辑销售很好;刘得华当时唱歌不怎样,但电影方面可是已经到达一线尾巴;而李明,则是中国演艺圈第一位真正叫出名号的‘师nǎi杀手’,高大帅气,90年代在香港本地人气爆棚。
郭副城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比不上上面三位,也只有跳舞可以说一说的。
按照现在流行的话,郭副城就是抱大腿提升自己档次的。虽然不好听,但在香港本地,事实如此。当然,台湾另说。
华纳终于得到一位勉强可以与张雪友、刘得华、李明抗衡的新一代男歌手,香港歌坛顶尖歌手争霸的冲突戏顺理成章开幕。
在这个争霸戏开幕前夕,华纳公司只有一个勉强抗衡其他三位的男歌手,太吃亏,所以,大家经过协商后,四位中最有前途的刘得华的唱片约从宝丽金过档到华纳。
郭副城成为“四大天王”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中间出一点差错,可能都失去这个机会。
如果王中阳真的做到一年内在红磡开演唱会,郭副城十有仈jiǔ就会被踢出“四大天王”,被王中阳取而代之。
这个年代,能在红磡开演唱会的,毫无疑问,是一线歌手,更何况,这个一线歌手还是华纳公司自己培养出来的,一直在香港发展。
在同样的情况下,华纳当然更愿意捧自己公司培养出来的歌手,更何况,王中阳还有高层关系。
“如果真是这样,郭副城,我只能跟你说一声对不起了。”
王中阳将选好的歌曲旋律歌词写好后,站了起来,喃喃自语道。
“演艺圈就是这么残酷。”
他自语着,换衣服,准备去华纳公司,拿歌曲给陈如看。
这些歌曲,他只是写了旋律歌词,没有写伴奏等,也就是还没有编曲。
旋律歌词是根基,相对来说,内容比较少;如果加上伴奏编曲,那就是非常庞大的工程了,他不急着写。
让这个时代的专业人士看一看旋律歌词后,再说编曲的事情。不然,编曲伴奏写出来后,却不选,那就太浪费功夫了。
将纸张装进包里,他到了楼下,先给自己的助理赵茹打电话。
赵茹是华纳公司的基层人员,她一个人负责好几个类似王中阳这样处于培训期或是刚刚出第一张唱片的新人歌手,算得上是陈如那一条线的。
“嘟嘟…”
电话声音响了一下后,便有人接了电话。
“你好,这里是华纳唱片公司,请问你找哪一位?”
一个甜美的女声在王中阳耳畔响起。
“喂,你好,是不是李姐啊,我是王中阳,赵姐在公司吗?”王中阳寻思了一下,想起电话那头的是谁,随即问道。
“哦,原来是中阳大少啊,在啊,小赵在公司呢,她去经理室了,我帮你叫她过来听电话。”
李姐热情说道。
“噢噢,李姐,谢谢你啊。不过,我可不是什么大少啊。”
“呵呵呵…”
李姐笑了笑,将电话放下。
不一会,电话里传出另一个女声:“喂,是中阳吗?我是赵茹啊,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啊,赵姐,我想问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出第二张专辑?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啊!”
“哦,对了,你终于毕业了,不用辛苦读书,有很多空闲时间了。呵呵,恭喜你啊,学位顺利拿到手了没有?”
“当然拿到了。”
“哈,这样就好,以后给你做宣传可以给你加一个新头衔了。香港学士歌手,你看怎么样?”
“不行,太难听了,老土。”
“哈哈哈…”
“赵姐,陈叔在公司吗?我有点事要找他。”
“噢,在呢!你有什么事直接打他办公室不就行了吗?”
“嗯嗯,在就好,我直接去公司一趟。”
“哦,好,你过来吧。”
放下电话,王中阳拿起包,出门打的,直奔华纳唱片。
华纳唱片作为香港第二大的唱片公司,门面极为气派。从计程车下来后,王中阳便进去,到了二楼,先去找自己的助理赵姐。
“喔喔喔,这么快就来了。一个月没见,我们的中阳又靓仔好多了。”
一见面,赵姐就夸张地笑道。
“哪有啊,赵姐你才更靓了。”王中阳谦虚道。
两人说着话,出了办公室。
“中阳,陈经理刚刚去开个急会,还要等一阵。”
将王中阳领到四楼的休息间,赵茹开口说道。
“哦,没关系,等一阵没问题。是什么急会啊?”王中阳好奇问道。
“呐,”赵茹转头看了看周围,见周围没其他人,才低声说道:“前段时间,丹尼仔不是重新回到咱们华纳嘛,公司要帮他出一张专辑,就要上市了。不过,现在发现有点问题,正开会讨论如何解决呢!”
丹尼仔,也即陈百强。
陈百强是在华纳的帮助下红起来的,后来,却因为某个变故,离开华纳,今年又重新回到华纳公司。
陈百强虽然达不到张国荣、谭勇麟那个档次,但是在整个八十年代,也一直是一线地位。
在歌坛上,他只是偶像声势比不上张国荣,也即粉丝中的路人粉比例远高于铁杆粉。
目前为止,两人的唱片总销量,单就香港本地来说,陈百强不会比张国荣低,甚至可能高出不少。当然,后来陈百强去世了,而张国荣继续出专辑,超过陈百强就很正常了。
现在陈百强回来,公司上下当然重视了,为其量身打造新专辑。陈百强有一首金曲《一生何求》,便是今年这张新专辑里的。
想到陈百强的结局,王中阳不由叹息,这人到底是不自爱还是其他原因才会如此遗憾离开人世呢?
又有传言,当时离开华纳,其实不是因为理念争执,而是因为陈百强不自爱。
这些真是未解之谜!
<a href=http://.qidian>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