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消失后的故事(2/2)
黑社会老大经过这番折腾,似乎冷静了下来,慢慢的坐回床上。床头上放着他买给张小爱的那一包七度空间。这包纸撕过口,显然已经被用过。
看了良久,黑社会老大喃喃道:“我当初就不应该送你读书的,也不应该非得让你去读清华北大,你就不是那块料呀!”
这一夜,在馆子里吃得起劲的小弟头领收到了他们黑社会老大的一条短信:明天在整个县城之中张贴小爱的头像,并重重悬赏。
第二天整个县城之中,电线杆上、报栏里、公共厕所的墙壁上、各个店铺的墙上、网吧的收银台上、KTV的屏幕上、酒吧的吧台上……都贴上了一张张小爱不是何年何月用手机自拍的微笑着的彩sè照片。
一个老大爷蹲在公共厕所里,看真墙上微笑着的张小爱,竟是蹲了半个小时,没有把裤子解开,憋得一脸通红。最后实在受不了,一路穿街过巷,本想找一个收钱的厕所,殊不知一路上张小爱的笑脸伴随着他逃到了家里。刚到家儿媳妇一打开门,老大爷“嘭”的一声,拉在了裤子里面。儿媳妇晚上跟老公睡在床上,道:“我们还是搬出去吧,你爹越发不能自理了,今天当着我的面拉了一裤裆……”
这家的儿媳妇却不知道有时候小广告也会害死人的。
不知不觉中距离高考远去了一天。这一天这个小县城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人结婚有人离婚,有人死去有人出生,有人打架有人骂街,有人哭喊有人狂喜,有人癫疯有人痴狂,有人摔倒有人站起,有人迷茫有人清醒,有人讨价还价有人坐地起价,有人骄傲有人失落……
总之这个小县城虽然小,但是事情发生的却不少。当然,他们最热衷谈论的却是昨天高考在考场中突然消失,今天贴得整个县城都满满的那个年仅十七岁的小女孩张小爱。
一天过去了,仍然没有这个小女孩的任何消息。第二天,2013年6月10rì,整个天朝都在放端午节的假,似乎喜庆的气氛充斥在了这个小县城。
书店,张小爱买到13年高考真题的那一个书店,此时正在进行着最后的交接。若是张小爱在场的话,就会发现购买书店的新店家正是被她喊做姐姐的那一个收银员,年龄快满60了。
老店家的收银员看着这位年满60的新店家,突然道:“姐姐看起来很像前些天一个小姑娘说起过的人。”
这个年满60的新店家一听到“姐姐”这个称呼,带着笑道:“说起过我?我家是刚从外地搬到这里的,没有亲戚在这里的。”
老店家指着不远处门上贴着的一张寻人启事,道:“就是那个小姑娘说的,她前天来买书,说是见过姐姐,说姐姐卖过书给她,还把姐姐的模样说了一遍。因此我看着姐姐面熟。”
这位“姐姐”好奇,怎么一个丢失的小姑娘会说见过我呢。于是她走了过去。张小爱的照片是彩sè的,微微笑着。这位姐姐左看右看,总觉得在哪里见过这个小姑娘,但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张小爱这个话题逐渐在这个小县城中低cháo了下去。jǐng方侦破了快十五天了,依然没有任何的眉目。监控摄像调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两位监考老师不知道被传讯了多少遍,当rì跟张小爱在同一个考场中的考生也不知道问了多少遍,张小爱的家中也不知道jǐng察走访了多少遍,但终究没有找到张小爱这个人。
本来张小爱的事情在这个小县城中慢慢的被低cháo下去了,甚至连jǐng方都快没有激情查这个案子的时候,张小爱的风波又开始在这个小县城中蔓延了。
起因很简单,高考成绩出来了。
这个小县城的高考成绩能上600分的就算很顶尖的。何况这几年以来这个小县城的高中并没有出过600分的。能上一本线的这个高中里面,一年也没有几个。然而,张小爱却考出了735分的总分。
语文145分,数学149分,文综295分,英语146分。语文不出意外,应该是作文扣了5分;数学不出意外,应该是步骤分扣了1分;文综不出意外,应该也是历史政治地理的大题答题,步骤扣了5分;英语不出意外,应该是作文扣了4分。
可以说看分数都能看出这是一份相当完美的答题。可是如此高的分数,竟是张小爱考出来的,就连班主任也是不相信的。
可分数摆在那里,任谁也改变不了,难道凭此还要质疑天朝的监考与批分?天朝的学习好坏是看成绩说话的。张小爱的班主任虽说从张小爱出事以来就一直头疼,但是张小爱能考出如此完美的成绩,首先不说今年的优秀教师非他莫属,就是年终奖都可以让他笑上好一阵子了。
然而也是这一份成绩再次掀起了一个问题,这个高考状元现在在哪里?
当然成绩出来以后,让jǐng方、校方、监考方,又向张小爱的黑社会老爸提出了这样一个质疑:你的女儿消失当rì向你发了一条短信,说是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比卫校难,这说明她事先已经知道自己能考高分,不知道作为家长的你有没有什么要说的,或是之前谈话中没有提及到需要补充的?
当rì张小爱消失前曾发过一条让当时众人以为是笑话,但谁都没有笑出来的短信。但如今这条担心再被翻出来,没有谁觉得这条短信当初是个笑话。
张小爱的黑社会老爸的确补充了,而且补充的很简单:“高考的那两天,她大姨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