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审查的黑幕(1/2)
() 电影《曾经》目前的票房是1.51亿,上映的规模还有300来家,不过周票房只有30来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事实上在在电影上映一个月之后,索尼经典就根据和院线签订方面签订的分层协议,开始进行电影票房方面的核算。
因为美国制片方与影院的分成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电影的上映情况随时调整。制片方和影院的分成最常见的初始分成比例是90%比10%。制片方90%,院线10%。这个分成比例只用于影片刚刚上映的前三周,除非碰上了《泰坦尼克号》那样的上映周期长高额票房影片,才有可能延续得更久。
因为一般观众会选择在首映周或是第二周观看影片,这通常会有一个较大的跌幅。像《暮光之城》,第二周的票房跌幅高达70%,如果还持续使用90%比10%的比例,影院肯定会损失惨重。
所以票房快速滑落时,90%比10%的分成比例就不再被使用,而以60%比40%取代,到了第七、八周,这个比例将变为65%比35%。这也是影院偏爱大制作的原因,因为大制作放映时间长,所能获得的利益也多,而且对制片方而言也是有益的。
制片方与影院的分成比例虽然是浮动,不过大致比例还是能维持在制片方55%,院线45%,而六大电影公司出品的大制作可以获得更高的比例,能够超过60%,甚至达到65%的分成比例。
《曾经》在制片方和院线眼里都不是那种超级卖座的大片,所以索尼经典能够获得的分成比例大致是55%,也就是说这1.51亿的票房里,索尼经典能够获得8305万。
这8305万需要缴纳20%的税款,税后所余的资金为6644万美元。这6644万美元索尼经典要先拿走属于索尼经典的30%的分成,剩下4650万;而这4650万又需要扣除发行的费用1500万,1500万的发行费包括广告费500万,奥斯卡公关的费用200万,拷贝的费用400万,以及其他的相关费用。
4650万减去1500万,最后大卫和保罗能够分到3150万,当然这些钱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最终保罗和大卫两兄弟能够到手的钱大概有2047万。
保罗和大卫卖掉公司和房子,还借了一大笔债,将全部身家压在孙润的身上,现在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两人成了千万富翁。
当然保罗和大卫也没有忘记剧组的所有的工作人员,没有他们就没有《曾经》,所以他们打算拿100出来给剧组所有成员作红包。
大卫暴发户气息十足地向孙润表示:“润,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吗?发完红包后,我想把所有的钱取出来,铺在卧室里当床,从此以后天天躺在钱上睡觉。”
孙润翻了翻白眼,躺在钱上睡觉,真是不错的想法,他建议道:“纸币太软了,你可以换成硬币试试!”
虽然躺在钱上睡觉那只是一句玩笑,但也足以证明大卫心情的愉快。不过大卫很快又开始后悔了,早知道电影的票房会这么好,海外票房也应该分成的。
只是当时谁有能知道《曾经》的表现会这么好呢?孙润对《曾经》的票房预估都只有4000万。
大卫和保罗的这2000万跟孙润的收入相比又差远了,电影票房一般只占电影的全部收入的20%,录像带占40%,电视(包括付费电视)占40%,当然电影不同具体情况也有差异,不过孙润在录像带和电视两项上收入六七千万还是没有问题的。
孙润的最大收入来自电影原声大碟,以电影原声大碟销售的走势来看,北美会轻松突破1000万张,全球肯定能够突破2000万张,这将给孙润带来超过1亿美元的收入。
不过唱片才上市三周,录像带还没有开始发行,孙润想把这些钱拿到手恐怕要等到年底去了。
当然也不全是好消息在等着孙润,索尼经典就给孙润带来一个坏消息,《黑暗侵袭》被美国电影协会定为NC-17级。
接到这个消息的孙润一怔,随即当场就发飙了:“怎么可能是NC-17级,《黑暗侵袭》怎么可能会是NC-17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版的《黑暗侵袭》都是R级,孙润还特意去掉了一些过于血腥的镜头,增加了一些心理恐怖的因素,怎么可能会是NC-17级,这明显不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