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好莱坞一九九四 > 第四十二章 爆发吧,票房

第四十二章 爆发吧,票房(1/2)

目录
好书推荐: 韩娱之我们结婚了 大灵天 手机里面有异界 主宰之都 恐怖街区 妖孽法师 魔法时代的故事 联邦调查局的中国神探 剑问魔道 无限恐怖之赵樱空

() 索尼经典没有因为19万9的单馆成绩一下将放映规模扩映到几百馆,而是按照一开始就制定好的计划扩映到22馆,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进行小规模放映。

很快这22家电影院门前就排起了长队,无数的年轻人等着看这部电影。由于票抢得太厉害,一些狂热的粉丝甚至准备好了睡袋,准备通宵排队,不买到票誓不罢休。

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这叫饥饿营销,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观众的胃口吊足,引发更高的关注。

第二周的票房很快出来了,周票房214万,单馆97542美元的票房,在北美每周票房排行榜上排第十四名。

排名第一的是金凯瑞主演的《阿呆与阿瓜》,上映四周,单周票房1173万,累积8151万,破亿指rì可待。这部电影投资只有1700万,金凯瑞的票房号召力骇人听闻,强大得难以想象。

票房排行榜第十四名并不是一个受人关注的位置,但《曾经》上映的规模只有22家电影院。以22馆的规模冲到票房榜第十四名,这近乎于奇迹的成绩把所有电影公司的人都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电影,哪儿来的,导演是谁?

尽管《曾经》单馆的成绩近乎奇迹,但索尼经典依然没有大规模扩映,只是将放映规模从22馆扩大到143馆,不过电影总算在全美上映了。

只是因为上映的电影院实在太少了,很多影迷都买不到票。他们纷纷到网上留言,痛斥索尼经典的无能:“电影票房这么好,为什么不大规模上映?”

索尼经典很快在官网上作出回应:“因为院线方面并不看好电影的票房,一直不肯大规模扩映,不过我们正在和院线方面进行协调,相信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天不少电影院的电话都变成了热线,无数观众打电话来要求扩大《曾经》的规模,甚至有不少人质问道:“《曾经》的表现明明很好,你们为什么不同意大规模上映?”

院线的老板觉得相当委屈,我们当然想大规模上映,有钱不赚是傻子,是索尼经典不同意,我们有什么办法?

随着《曾经》在全美上映,更多的影评新鲜出炉,依然是一边倒的好评。“乖巧、幽默、甜美”、“音乐与故事高度融合,成功死守住了高度写实的剧情片xìng质”、“引人入胜的决不是曼妙的音乐或绚丽的映像,而是足以使人对这两项的简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神奇原创力!”、“对剧中人物细致、充实、缜密的心理刻画,令人瞠目结舌”、“不知不觉便被质朴的文艺青年的简单生活所打动”……《华尔街rì报》、《娱乐周刊》、《波士顿环球报》、《华盛顿邮报》这些媒体对《曾经》的评分极为慷慨,一律满分相送。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曾经》好,《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凯文-卡尔就只给《曾经》打了3分。凯文-卡尔在专栏里写道:“整部故事平庸乏味,音乐更是糟糕至极,惨淡得像一首首挽歌,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得到那么多的赞誉,批评家们似乎都喜欢它。但我就看到情况而言,当电影结束的时候,观众就迫不及待地逃走了,他们实在不能忍受这部糟糕的电影。”

“简直是胡扯,观众哪里有迫不及待地逃走,明明大家都喜欢这部电影,都喜欢里面的音乐,看看上座率就知道!”琼斯指着凯文-卡尔的影评,忿忿不平地说。

孙润笑道:“就是万能的上帝也不能满足所有人愿望,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而已,没什么好在意的。”

凯文-卡尔的评语如果说是夸张恶毒,那么影评人托尼-梅德利的评论简直就有点莫名其妙:“我没有被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打动,也许是因为虽然我喜欢音乐,但我喜欢那种比较有激情的音乐。我认为这些音乐应该放进专辑里,电影里面的音乐应该是以配乐的形式出现,而不应该这样唱啊唱!”

看得出托尼-梅德利讨厌歌舞片,只是《曾经》本来就是以音乐为主的电影,你不喜欢歌舞片你还看个什么劲,有一大把电影等着你评价呢!

不过这些给出差评的媒体都是地方xìng的媒体,影响力有限,而且给出差评的媒体极少,全美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五家。这寥寥可数的差评,在数百家媒体一边倒的盛赞面前,根本掀不起任何波澜。

《曾经》第三周成绩更加耀眼,单馆56468美元,周票房成绩高达807万,冲到了周票房榜的第六名。

排名第一的是约翰-辛格顿执导的新片《校园大冲突》,周票房1872万;排名第二的是布拉德-皮特和安东尼-霍普金斯共同出演的影片《燃情岁月》,周票房1671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