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吃(1/2)
() 接着前面说,我们次rì上午去了老家,谁也没有起大早,一帮懒骨头,谁也别说谁。
“这季节去,能有你说的那种景致吗?难道只为吃一顿农家饭?”,
“我没说带你们去老家,是到县城里。”。
“去见那烧地契的县太爷堂叔大人?”,
“切,他老人家早在抗美援朝时成了烈士,到了就知道了。”。
“这小子,还卖关子,快说,不说我们把车丢给你,哥哥们长征回市里!”,知道我不会开车,故意激将,我不会示弱的:
“那好呀,你们下去,把车丢在这儿,你们南下,我北上,反正这车也不值钱。”。
“嘿,这小小子还来劲了,早知道把你二哥的那匹马开来,看你心疼不?”,我笑了:
“什么马不马的,又不是我的,心疼的只有马主人了,再说,那车也装不下你们这些……”,我有点儿不敢说了,毕竟都比我大,但他们急了:
“把话说完,否则要你小子好看!”,
“这可是你们让我说的,怕听的把耳朵堵上!你们都是些吃货!三哥家这进货的面包车拉你们正合适,你们个个胖的正好像面包,比较贴切!”,我大笑了,他们都对我瞪着眼睛,但很快又相互看看,扑哧都笑了:
“孩子,你也没过去那么苗条了,叔叔们好心拉你出来玩儿,你倒把我们损成这样,真是阶级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态度也不同,可谓万恶的地主阶级思想,改也难哪!”,篡改语录,这要搁过去就是一条重罪。
没人会和我计较,因为他们从来不和我计较,相互之间的玩笑从来都是善意的,想起当年他们保护我的时候就会什么都无所谓,但我是个刻薄的人,按他们的话讲,我是个实在难对付的小鬼头,我突然发问:
“我可以承认是地主阶级的后代,但你们昨晚怎么称呼我来者?要一个人念一个字,不能连。”,他们果然上当了:
“这有什么难的,哥哥们还没有老到隔rì忘事的地步,听:少,东,家,”,我再问:
“还有个称呼呢?”,不是我们太狡猾,而是敌人太笨拙,他们按着我的思路来了:
“小,少,爷,”,我大声答应着,他们愣了一会儿,明白了,开始搁置:
“小东西,占我们便宜太大了,长了两辈儿!”,我最怕痒痒,只得求饶了,开车的三哥发话了:
“都别闹了,影响我开车,”,其实,他是最喜欢这种打闹场面的,嫉妒,绝对的嫉妒。
车子终于驶进了县城,找到一个较为宽敞的停车场,哥几个下了车,我边走边边给他们介绍这里的小吃:
“你们先忍住,这些什么窝窝面、揪面片、烩面片等等,都不是这里的地道小吃,它们来自西北许多省份。”。
“那怎么又自称是这里的小吃呢?”,我告诉他们:
“民、国初期,开国元老于右任老先生衣锦还乡,力图宣传中华西北小吃文化,在几次农贸交易会上想出了一个招儿。”。
“什么招儿?”,
“过会三天,所有小吃来客全部免费享用,费用全由他老人家自己出,欢迎西北所有名小吃前来参与,消息传出后,西北五省许多小吃都纷纷赶来,因为这三天,他们所有的生意都是百分之百的有保障,比他们在家做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挣得多,后来,他们便干脆在此落户扎根,因为每个月都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并且,他们的小吃也得到了这里的认可。”。
“这得费多少银两啊!”,jiān商,真是jiān商,一提起生意,他们就都原形毕露了,我接着告诉他们:
“不过,有个先决条件:只准吃,可以尽饱吃,但不许拿。”。
“就这也够意思呀,嗨,要是咱们能遇上那好事,还不在这里呆上三天三夜?”,老大捅了他一下:
“那咱们就不是小老弟说的面包了,都成了肉球了!”,哥几个把安安静静的小县城给笑翻了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