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2)
小曼好像有点不快,不过还是应道,“一切听轩少安排。”
“好啊好啊,一起上路多热闹!”欧弟一听大家可以一起上路,十分开心。
于是众人收拾了行装,欧广寒给了些铜板给马夫,让他回家,然后由欧弟驾车,四人坐于车厢内,趁着月色出发了。
在车厢内,子云开始解释刚才他和亚男并不在一间房,小曼舒了口气,心情开始转好,欧广寒也放心了下来,可是刚才自己大言不惭的说自己乐天派从不说谎,似乎自己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不过一个耳光换来师妹的清白,觉得还是蛮值的,而亚男则默默不语。子去接着问他们此行要去哪里。
“陇西郡”,广寒答道。
“陇西在什么地方?”子云问。
“轩少,你家乡遥远,自然不知所以然,”小曼说,“陇西郡地处大汉、匈奴、羌国三国交界,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因此各国都在此处布满重兵,以防有变。”
“我们要多久才能到?”子云问。
“以此马车的速度,快的话七八日吧……”欧广寒随意的说到。
七八日,子云心想,都够到欧洲玩一圈了,唉,不过还好第一日就成了有车一族,也不至于在途中奔波劳累。
“那我们去办什么事?”子云还是对他们口中的正事比较好奇,小曼似乎也比较感兴趣,睁大眼睛看着他们。
亚男欲言又止,广寒抢先说道:“其实也没什么,这是我们师兄妹三人第一次下山,家师让我们先行一步,到陇西汇合,家师或许是想让我们行走江湖,长长见识。”
子云知道他不想说,也就不问了。开始问小曼冷不冷,这十月天的夜里,还是有微微凉,子云示意小曼靠着他肩膀睡会,小曼害羞的靠了过去。对面二人看了各自把头偏过去,认为是非礼勿视。子云心想你们这些古人真是大惊小怪。
行了约摸两个时辰,欧弟在前面叫了,“到渡口了”,便停下马车。车厢内四人走了出来,外面的天刚蒙蒙亮,子云看了一下手表,才凌晨五点多。
欧广寒拉过亚男和欧弟,对子云和小曼二人说他们要去找大船家,顺便在旁边的集市买些干粮,让子云二人在渡口边稍安勿躁。亚男有些不情愿的跟着她师兄离开了,子云感觉他们三人有话要说,也不便阻拦。便走到渡口欣赏黄河,小曼也紧跟着他。
清晨的风还是有一丝寒意,子云自己觉得有些冷,便看向小曼,她穿的很单薄,于是子云脱下罩衫,给小曼披上,自己身上则穿着那件李宁的外套,小曼投来感激的目光。
他们走到黄河路口,趁着微弱的晨光看了这中华儿女的母亲河,这渡口的河面宽约一千多米,河水流的急湍,并且略显浑浊,但是比子云在出差时看到的黄河要干净多了,而且这河床也并未悬的太高,谁也想不到2000多年后,这黄河之水会长时间的断流,他不禁感慨起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子云不禁吟起唐代刘禹锡的诗句,感慨自己站在这黄河面前,曲折离奇的遭遇。
“想不到轩少戏法了得,诗词也了得……”小曼听了子云的诗后,也十分佩服,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像个猜不透的故事,总是不时的能给你带来惊喜。
子云笑了笑,他突然想到这样的景色,不拍张照岂不是太可惜了,于是从包里拿出数码相机。
“小曼,你站在渡口边,不要动。”子云扶着小曼站好位置。
小曼并不知子云要做什么,只见他拿着一个奇怪的玩意退后了几步。
子云看着相机屏幕里,小曼美丽的身影,背后是雄伟的黄河,而旁边一轮新日正在慢慢升起……
“卡嚓”,随着闪光灯一闪,留下了这美好的画面。
小曼看着这雷公下凡,不禁有点容失色,下意识的抬手遮蔽……
“轩少……”小曼叫道,“这是为何?”她不会理解相机是个什么玩意。
轩子云走到她跟前,跟小曼站在一起,头向她靠近,向上举起相机。
“小曼,别怕,笑一笑。”
小曼勉强的露出笑脸,子云又给他俩拍了一张。
然后子云拉着小曼坐在渡口边的木阶上,翻着刚才拍的照片给小曼看。第一张,小曼在黄河边,美丽的景色,妙曼的少女;第二张,小曼和子云都笑着,小曼那一缕弯曲的发被微风吹拂到旁边,甚是可爱……
“轩少,为何我会在你的盒子里。”
子云拿着相机对小曼说,“这个盒子里的画就是我的记忆,你在我的盒子里,当我想见你的时候,我只要看看盒子,就能看见你……”
“那我永远都在里面?”小曼问。
“是的,你永远都在这里面,永远都在我的记忆里……”
两人的前面,黄河之水奔流着,新日的阳光逐渐洒在二人身上,子云看着这景象,开始越来越喜欢和享受这种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