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挖树(三)(2/2)
马炎也对特区的权力运行方面的法律作了研究,发现地方zhèng fǔ有在法律框架下的行政权,但是他的权*力受到诸多方面的监督和约束。媒体、法院、审计机构都有权调查可疑的交易。所有地方官员都运行在阳光之下,尤其是《公务员》法,甚至细致到要求公务员接受一华元以上馈赠就要申报。
马炎还发现,在特区,除了华元,任何货币都不能直接使用,包括美元。任何单笔交易超过十华元就需要刷卡交易,否者讲会受到审计部门的调查,轻者罚款,重者丢饭碗。光这一条,就不会像南京zhèng fǔ的部分官员一样,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马炎以为,唯一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能够约束zhōng yāng委员会。似乎那个体系是运行在另外一套系统之内,公开的法律都没有做这方面的说明。只是在听陈际泰委员一趟公开课时,他提到过特区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目前,这个人民代表大会设置在曾母岛,目前还没有人民代表大会直选的时间表。zhōng yāng委员会由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取产生,每届五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委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也在人民代表大会。
而这个神秘的至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有多少人,怎么产生,都是谁?这些问题都是特区的核心秘密。马炎私下问过陈际泰教授,这个机构的公开时间表。得到的答复是,最可能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之时。
马炎也发现,特区的百姓其实并不关心这些。zhōng yāng委员会制定的政策正在各个方面把特区引向繁荣昌盛,特区的老百姓的地位和收入,已经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jīng神面貌也变得积极向上,特区zhèng fǔ在民众间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马炎对特区的法律体系非常感兴趣,甚至她乐观的认为,南京zhèng fǔ要是按照特区的法律体系行政,情况可能会好转,中国还有希望。
所以,即使每天十六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她都不觉得累,她把所有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都花在研读法典上面。不停的提出问题,不停的寻找答案。
这批学生中不仅马炎一人如此努力,所有人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拼命地汲取着特区资料中先进的知识,重新构造自己的知识体系。理科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泡在教室或者实验室,甚至很多人直接把铺盖拿到了实验室边上的休息室,只是为了能够更多时间做实验。
这帮疯子的学习劲头,完全把夏令营的同学看呆了。比起他们该学习时学习,该娱乐时绝不学习的生活态度,新来的学生,活生生的给他们上了一堂什么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很多同学也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态度,泡在图书馆里的时间也变得长了起来。这种变化,让命运共同体的家长们非常欣慰。直夸从大陆挖树,挖的好。以后要形成定制,每年从大陆吸收的大学生不得少于今年数量。
那些学生在大陆的家长收到孩子从特区寄来的信和大大的一笔钱之后,都写信劝孩子们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不用惦记家中,学好本事,争取毕业在特区能够找一份工作。
这读书都能拿这么多补贴,那工作了收入不是天文数字?
学生在特区学习的一些细节随着各地报纸的报道,引起了很多关注,尤其是有孩子在其他大学读书的家长,有条件的都纷纷跑到南京贸易代表处,来咨询留学特区的条件,强烈要求特区zhèng fǔ扩大招生范围。尽快发布招生简章和要求,好让其他同学及早准备。
特区zhōng yāng委员会接到南京办事处的报告之后,也从善如流,积极制定了特区招生简章,对学生要求,复习范围,留学待遇做出了明确说明。
招生范围也从,大学本科扩大到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等专科院校。规定每年chūn秋两季实行统一招生考试,不过明确约定招生只对华人学生。
-----
中华特别行政区这段时间在各大城市的新闻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不仅是特区招生的事情,也包括与法国印度支那的战争,国内的民众内心之中都是支持特区的,尤其是在第一次战役胜利之后,特区在国内民众的声望更是上了一个台阶。百年来,华人对洋人,何时这么风光过。
不过国内民众比清末时期理智多了,知道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法国也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媒体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和克制心中的激荡。
不过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北部湾和印度支那的战争进入了沉寂期。
民众的目光也盯向了与特区有关的另一个新闻。
华夏工商银行投资的向家坝水电站和三线铁路项目正式进入了施工期。尤其是向家坝水电站,据华夏工商银行发布的公告称,该水电站的设计装机容量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二百亿度。是南京zhèng fǔ全国发电量的十倍。
这个电站一发电,南京zhèng fǔ的发电量就能追近与rì本的发电量,与美国比也能接近美国的十分之一。这么巨大的成就,老蒋也是非常支持的。从项目立项,施工队进场,从全国召集三十万民工来支持这个项目的建设。当然,这些钱全部都是华夏工商银行支出的。
没有南京zhèng fǔ的支持,要召集这么多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对特区来说,建设向家坝电站完全没有一点技术难题。特区的中建工程公司,前身就参与过向家坝的全面建设。所有设计图纸、施工质量控制文件、地质资料、水文资料、测量资料都是现成的。
民工一到位,全面施工就开始了。按照特区的规划,这个电站的施工投产时间是两年。这种速度完全得益于,完善的资料和大量的民工,特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向英美德等国发布了采购目录。
甚至这个工程登上了国外媒体的报纸,毕竟,这种规模的水电站,放在世界上都是巨无霸,美国即将竣工的胡佛大坝,年发电量也不过和向家坝相当。大坝施工难度、施工规模基本与胡佛大坝相当,美国花了两年时间,死了113个工人。
国外媒体基本持看笑话的口气描述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的,没有国家会认为没有欧洲国家的帮助,中国有能力自主建设这种奇迹工程,即使是卖设备给中国的美国、英国甚至是德国,都不看好这个项目。但是他们都支持这个项目,毕竟生意比国界更大。不过,各国的材料提供商都只接受现金交割方式,没有一家国外公司愿意提供分期服务。
反而国内民族资本家伸出了援手,各种物资和运力纷纷向华夏工商银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地zhèng fǔ也予以了配合,基本没有扯皮的烂事。进场三个月就实现了断流,这种速度让很多国外媒体闭上了嘴。
九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