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 九十五、挖树(一)

九十五、挖树(一)(1/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神魔战纪 重生之都市植仙 邪神少年 武动风暴 抗日之杀鬼子 异世无敌邪尊 网游之贼行天下 秘门镇永生 重生之狙击天下 血焰

() 随后的几个月,交战双方保持了战场上的沉默,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这种假象早已被特区的卫星和大同共济会的人员了解的一清二楚。

这三个月内,印度支那联邦,先后从西贡往河内调度一百多架飞机,分散驻扎在印度支那几个港口的剩余舰只全部向海防集中,大大小小舰只规模也达到了五十多艘,最大的是二艘向英属东印度总督借来的轻巡洋舰。

陆军方面,驻守中法边境的法国远征师也被调到谅山一线,从地面情报系统看,起码超过五个师十几个dú lì团,约十万陆军先后向河内集结。

这是法属印度支那在印度支那联邦能够调动的所有机动部队,看来,让*沙罗总督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垮北部湾特区,并实施占领。他这种大规模调动,同样对南京zhèng fǔ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老蒋多次派人委托英美调停,也多次召见丁扬,要求特区向法国作出让步。

不得不说,老蒋的好意完全被狗吃了。

英美虽然不能直接插手北部湾事宜,但是在政治上支持法属印度支那打垮北部湾特区,东南亚分属英美荷法的殖民地,这是欧洲的共识,对于新冒出来的中华特别行政区这四个殖民地国家完全没有好感,只是特区行事小心老辣,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灭了这个zhèng fǔ,同时,欧洲的局势也是促成目前局势的重要原因。虽然不能公开支持法国,但是大家都乐意见到法国教训一下华人zhèng fǔ。

基于这样的局势,老蒋的努力完全无济于事。老蒋也知道这样的结果,他的努力只是表演给英美zhèng fǔ看的,以示南京zhèng fǔ不愿生事的态度,假如法国攻入北部湾,希望英美能及时伸手,阻止事态扩大。

只是让老蒋不明白的是中华特别行政区的态度,他都苦口婆心劝了丁扬好多次,这小子好像完全无动于衷,说了几次,这小子甚至干脆跑到北平去安排大四年纪去特区进行一年学习实习的事情去了。

他娘的,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其实丁扬也急啊,马上要到9月开学了,他急的是怎么把北平各大高校的学生老师哄到特区去。至于,北部湾的事,不该他管啊,特区一大堆老大都在打法国印度支那的注意呢,可这情况又不能跟老蒋说。丁扬干脆一走了之,跟着唐剑行带着特区安排过来的9名专家,组成学术代表团浩浩荡荡开往北平去忽悠了。

丁扬也是没办法,赵祈年总理已经多次来电催促其北上招人。老赵也是被科学院的那些专家学者搞的快崩溃了,各个专业都在要高素质人员,都难啊!

代表团到达北平的时候,已是8月底,各高校的学生已经陆续到校。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务必迁移不少于三千人的大学生到达特区,这个任务放在后世,随随便便都能完成,哪个高校没有万儿八千学生都不好意思称大学。

可是放在1935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要知道全国的在册大学生加起来都不到五万!年底那场涉及整个běi jīng城的“一二*九”事件,部分大学生加上部分高中生才不过三千多。

要是从北平招三千,几乎就把běi jīng城八所国立大学的学生招了一大半。后来还是丁扬找老蒋死皮烂磨,要南京zhèng fǔ除北平高校之外,增加了南开大学、国立zhōng yāng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所高校的学生。

8月底的北平,并不平静,rì本人策划的华北事件,虽然在zhèng fǔ层面节节胜利,但是,在知识分子层面激起了强烈的怨念。各高校内的气氛变得有点像北平秋天的天象,肃杀和落寞。

丁扬是第一次来běi jīng,不管是前世还是后世,真正的第一次到běi jīng。由于其本人对于郁达夫先生描述的北平秋天的魅力描写,强烈建议代表团到苏州胡同找个四合院居住。

北平的高校地处圆明园一带,而苏州胡同则在东城根东交民巷老使馆区一带,两处横穿běi jīng城,相当的不方便。不过,大家都同意丁扬的建议,四合院啊!来自后世的人无不有厚重的怨念。

租住的四合院里东郊民巷不远,是一处风格完全老běi jīng的院子。原来的是南方某个盐商的避暑的院子,后来子孙不肖,卖给了当地人,用来出租。

代表团中的一名机械领域专家马斯强,是后世清华机械方向博士,读书的时候就喜欢拿着相机到处找四合院拍照片,时常感叹四合院的凋零。这次有机会深度领略四合院的魅力,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发挥机会,给代表团成员做起了四合院文化深度领略专家级讲解员。这种能把一扇门说出花来的本事,甚至连唐剑行这种新型老běi jīng都被忽悠的一愣愣的,更不用说丁扬这种入门级的菜鸟。

足足两天,大家都花在体念游上面,工作的事情,只能让老běi jīng唐剑行自己去跑,跟当地zhèng fǔ交涉,与学校约定访问rì期,以及其他相关准备。

丁扬他们则体验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sè,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rì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直到所有人都被讨厌的秋蝉唱到神经衰弱,没玩没了的槐花弄得大家皮肤过敏,发现牵牛花也就是牵牛花。大家这才提议搬到北大附近找个好点的宾馆去住。

----

北大东校门,蒋校长带着三个学院的老大在校门相迎唐剑行一行。

说实话,有这种超级待遇,唐剑行三十万水洋的赞助功不可没。要知道,此时的北大,财政情况极端恶劣,zhèng fǔ多次拖欠拨款,教师也只能勒紧裤子过rì子。想起每个月需要支付的近五万大洋工资和费用,蒋梦麟校长愁的夜不能寐。

南京zhèng fǔ教育部下达的大四学年的学生,一体迁至南洋学习实习的命令,各高校都是持观望态度的。

不过,前几天唐剑行的先期拜访北大,让蒋梦麟校长心情变得极端舒畅,不仅小唐赞助三十万大洋,而且详细给蒋校长介绍了特区zhèng fǔ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的便利条件。

蒋梦麟校长以为这个办法若能实行,北大的各种财政压力迎刃而解,唯一让他心存顾虑的是,特区那边的师资情况。毕竟学校承担着“定标准,立问题”的责任,以培养学生“科学之jīng神”。

理学院长刘树杞瞧着两辆福特车过来,jīng神一振,说道:“蒋校长,他们来了。”

文学院长胡适也伸了伸脖子,微笑道:“果然是实力雄厚,蒋校长啥时候也给我们配上车啊。”

蒋梦麟笑道:“不远了,不远了,等我退休,你就有了。”

法学院长周炳琳则问道:“校长,南洋大学要我们把毕业班迁至南洋到底是何意?”

蒋梦麟道:“不知其用意,此事,既然是zhèng fǔ担保,于我们学校是有益的。”

周炳琳则说道:“还是问清楚的好。”

两辆福特在东门停住,唐剑行一行陆续走出车子。

“蒋校长,胡院长、刘院长、周院长劳烦各位久候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驻南京办事处的主任丁扬。”

丁扬跟四大BOSS鞠了一躬,作为见面礼节,唬的北大四位大佬连连表示不敢当。不过,对特区的好感变得显而易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