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华人特别行政区(八)(2/2)
而特区还有一条不能说,只能做的办法,就是扩大中国的版图,让国内的农民获得足够多的土地,摆脱人身依附。至于故土难离之类的思想禁锢和保甲制度,完全是地主阶层束缚农民移动的一个恶政。
10rì下午5点,神州一号飞船经过三天的地月轨道飞行,终于迎来了最佳的着落时机。刚刚会议结束的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在大同宫穹顶影视屏上观看了现场实况。
5:05,登月舱和基地舱组成的登陆体与指挥舱和服务舱分离,登月系统开始进入月面,从进入月球引力区域,登月舱带着两名宇航员开始在月球月面上软着落。而指挥舱和服务舱在杨利华的控制下继续沿着月球轨道飞行。
5:,登月舱启动反重力发动机,降底下降速度。在轻微的撞击之后,登月舱和基地舱成功的在月面着落。
5:28,登月舱与指挥舱重新建立联系,舱门打开。章晓雪穿着雪白的宇航服第一个走出登月舱,她非常谨慎地移动步子,尽可能让自己的动作不至于太大,以免反作用力让她朝天上飞去。
地面上观看的实况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5:29,章晓雪踏上月球表面,然后冲遥远的月球挥动她拿着的特区区旗,另一名宇航员则为她拍摄视频。镜头对准月球上第一个脚印。
5:30,章晓雪通过宇航服内的语音系统指着月球上的脚印说道:“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地面的命运共同体观众都露出会心一笑。有人甚至举起准备好的标语,上面写着:晓雪,BS你抢台词。
至于地方代表则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随后同步传输的节目终止了。因为,接下来两位宇航员需要完成很多任务,同时,在月球留下基地舱并不希望地方代表了解的太多。
月球偏南极区域,章晓雪和王伟配合下,使基地舱准确地展开。
启动基地舱的电源,差不多有十个平方米宽的基地舱顺利的展开,自带的太阳能电池阵列被安放到基地舱边上,并与基地舱的几个电池组连接。同时一台台设备从基地舱和登月舱内被安装到基地舱附近。
这些工作和布局他们在地面试验了无数遍。
安装激光发shè器,安装测振仪,安装调试对地观测多普勒雷达,安装调试高灵敏度月基太空望远镜,并搬动一套多功能制水、制氧、制氢系统到附近的冰盖。
这套设备能把冰制成饮用水、氧气和氢气,分别通过系统的三个软管输送到基地,水会被存放到基地外面三个分别是十吨容量的高强度容水袋里面。制取的氧气会部分流入基地舱,多余部分和氢气一起被液化储存到专用的几个金属压力容器里面,作为基地的燃料来源和基地车混合动力来源。
基地舱附近还会安置废弃物回收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对身体的排泄物和生活废弃物进行处理,经过加工之后,产生的固体颗粒物会被制成肥料,提供给基地的月球生物实验室使用。
月球生物实验室是可以进行预定的生物栽培和改良试验,这是一系列月球试验的一部分。
月球基地车的作用并不是探矿或者画地图之类的,这些东西在2034年已经在网络中随手可得。这个基地车当时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浮选、jīng选采集氦3的。当时的设计能力是,每年的采集能力为十公斤氦3。
氦3是2034年常用的热聚变电站的原料,除了海洋中有,月球的储量非常非常的丰富。这玩意发电,一吨原料产生得电,可以给2034年的地球用一年。当然,现在要恢复热聚变电站的所有技术,并付诸实施还需要非常巨大的工作量要做。但是,先把原料存起来,绝对是合适的做法。
所有的设备进入运行机制后,两位宇航员进入了已经腾空的基地舱,基地舱内的布置并不比豪华标间差。王伟先开启宇航服环境探测仪器,确认基地舱的氧气情况正常,才示意章晓雪也脱去宇航服。
两夫妻确认氧气正常之后,关闭监控系统,开始人类第一次太空XX实验。哦,搞错了,不是预定的实验内容。两人只是想保持一项人类记录而已。
按照计划,两人要在月球生活一周的时间,测试基地舱的运行情况,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太空实验,有十多次宇航服保护下的月球户外行动。这些数据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下一个基地舱的改良和设计。
七天之后,章晓雪带着月球样本将乘坐登月舱返回月球轨道与指挥舱和服务舱对接,虽然继续沿着月地轨道返回到地球轨道,最后,重新返回大气层,并降落到地球,回家。
而王伟将执行为期一年的月球试验。他将在月球基地舱及基地舱周边生活上一年的时间。会有点孤单,但是不会寂寞,也不会无事可做。多达几千个各种试验要他去完成,他还得经常与特区自然科学院的专家视频会议,当然,他有权每天十五分钟与章晓雪视频连接,说点悄悄话。
直到第二年另一艘飞船送来另外两名宇航员为止。
这是勇气,这是月球上的寂寞如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