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汉冶萍企划案(二)(2/2)
唐剑行挥手阻止陈沈中的话,朝林进三说道:“林经理,陈经理的意思你应该清楚了,不过,我们愿意花五十万买下这些股权,条件是贵行持有的中国通商银行发行的银元卷全部按八折兑给我们,剩余一百多万贷款可以用贵银行的股权抵押,账期六个月,利息八厘,你看如何?”
账期六个月,利息八厘,这个条件还是能接受的。林进三估计,六个月后,局势应该能够缓和,银行能够有机会渡过这次危机。说实话,现在能拿出这么多钱外借的,恐怕就只有华夏工商银行了。
林进三不认为华夏工商银行的目的是为了汉冶萍的股权,而是要中国通商银行发行的银元卷。中国通商银行也正在经受挤兑,中国通商银行的银元卷现兑价格已经颠倒了五成,华夏工商银行愿意八折收购,林进三当然巴不得。
至于华夏工商银行私底下吸纳中国通商银行的银元卷干什么,在林进三看到傅筱奄之后,若有所思的明白了。这是一报还一报,来搞中国通商银行的。
龟山下,汉口铁厂。
唐剑行和李思远安排好银行的事情,偷偷地出现在汉口铁厂。
这座曾经让国外为之震惊的钢铁厂,已经完全没有了往rì“化铁炉之雄杰,碾轨床之森列,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耶。”
厂区中除了偶尔传来蝉鸣蛙叫之声,已无任何工业之声。庞大的厂区到处都是荒草,有些地方,已经被留守的工人开辟成了菜地,还有几处仓库甚至变成了养猪场。
李思远特意查看了4座转炉、6座平炉的状况,跟唐剑行说道:“唐主任,设备主件还能用,换一些配件就能恢复使用,管道方面破损的比较多,换掉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厂区的基建质量很不错,别看到处都是茅草,把道路修葺一下,场内的垃圾处理一下,一个月内就是一个能生产的钢铁厂。”
唐剑行点头说道:“别看二十世纪技术落后,可人家的质量真不是吹的。十年不用还能保存到这种程度,当年张之洞花的钱不冤。”
“这个厂恢复生产,一年能有多少产量?”
“这几个高炉rì产250吨,不过用来炼钢质量有点问题,这种老式的转炉脱不了磷,出来的钢脆的很,达不到我们的需求。有几个平炉当是不错,只是产量不行。我估了下,生产全开的话,炼钢估计年产五至十万吨左右,炼铁能到七十多万吨。”
“能顶点事。。”
“哎,你们是哪里来的,赶紧出去,这里不让外人进。”
远处几个护厂队的武装人员,提着步枪冲他们喊道。
“不要误会,我们是来龟山旅游的,不慎迷了路。”唐剑行解释道。
其中一个护卫队员转身跟傍边领头的低声说道:“强哥,看过去,不像是来偷东西的。”
那个领头的打量了两人说道:“两位先生看过去不像是歹人,但是我们厂经常有小偷过来偷东西,所以还是请两位跟我们到厂部走一趟。如果是误会我们会送两位回去的。”
唐剑行点头笑道:“行,几位请带路。”
汉阳铁厂很大,从生产车间一直走到厂部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所谓厂部,其实是厂区的生活区。
原来的办公区早就荒废,也没有人再去那里,为了方便,留守厂里的人员干脆在生活区办公,一是图方便,另一个则是有事的时候喊个人方便。
护卫队把唐剑行两人带进生活区,领头的就朝里正在收拾萝卜叶子的中年汉子说道:“叔,我们在厂里抓到他们,他们说是游龟山迷路了,你说怎么办?”
汉子把萝卜叶子都整齐的在簸箕里摊好,才啪啪手说道:“说吧,来咱们厂有啥事?别糊弄我,龟山没有路能进我们厂。”
唐剑行和任大强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有点惊讶。
“这位师傅好眼光啊,一眼就瞧出了我们是专门来厂里的。师傅贵姓啊?”
护卫队的人一听,他们被忽悠了,唰地都举起了枪。
那个中年汉子摆摆手,示意护卫队放下枪。答道:“厂里人都喊我林叔,我就是在这个厂子里出生的,从小到大,厂子的角角落落都走遍了,还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唐剑行自己摆过一个小凳子坐起,给林叔敬了一根烟,护卫队的人也散了一根。
“好烟,早年厂子还开工的时候,有时还能抽到这种洋烟。一转眼都有十年没抽到这样的烟了。”林叔说着,眼望着远处的林立烟囱。继续说道:“当年全盛的时候,这些烟囱整天都能看到冒烟,想想都令人怀念,我就搞不明白了,这么大的厂子,说停就停,一停还是十年。”
唐剑行听林叔说起汉口铁厂的历史,也来了兴趣。
时值中午,唐剑行拿出口袋中的十个大洋,跟护卫队的领头说道:“这位兄弟,我们想听听林叔说说厂子的历史,麻烦你和兄弟跑一趟,买一点小酒,和下酒的酒菜,我请大家吃饭。”
护卫队顿时发出一阵欢呼,几个人急冲冲的往市面上跑去。这十个大洋能买的东西可是一大堆呢。
林叔也来了谈xìng,坐到石阶上面开始摆龙门阵。从张之洞说道盛宣怀,从汉口铁厂说到汉冶萍钢铁公司。足足说了一个下午。
等唐剑行离开厂子的时候,转身问林叔:“林叔,你说汉口铁厂重新开工,你们愿不愿意?”
林叔听闻此言,如五雷轰顶,颤抖的问道:“真有此事?”
唐剑行明白了工人们的意愿,冲林叔轻微的点点头,离开了汉口铁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