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初战天王 下(1/2)
昨天到今早一直登陆不上,不好意思。
千钧一发之际,无暇细思这发出势能移山倒海一击的人到底是谁,玄奘蓦然大喝一声,灭谛佛功瞬间运转到极至,双手带出一溜溜残像,飞快疾速的变动起来。
或点,或拍,或引,或推,暗合周天星幕的运转轨迹,顷刻间,如洪如潮的金色光华,犹如天河倒曳,狂泻而出。其中,星芒点点密布,犹如诸天星辰齐齐陨落。
不过喘息之间,两颗较大的星芒,一阴,一阳,冲天而起,高悬空际。两枚稍小的星芒,一则诡谲,一则凶煞,互成犄角之势的托在太阴,太阳之下。
正是诸天星辰的四大主星:太阴、太阳、计都、罗喉。
密密麻麻的点点剔透星芒,犹如天幕群星,各有归属,绕着四枚主星,玄奥至极的排列转动起来,罗天解煞阵瞬息阵成。
霎时,遥远的苍穹之上,诸天星辰,竟在白昼齐现,天地之间,顷刻充满了遥相呼应,阴阳平和的星辰灵力,深合‘解煞’二字。
罗天解煞阵甫一阵成,但见那方凌厉至极的掌印,只在瞬间便被无数星辰灵力穿透,一转眼,竟千疮百孔的被化解于无形。
早在挥掌之际,那个中年男子便已经将抱着小珑的倩儿和一圈碧色深沉的潭水,一齐摄到空中护了起来。
碧水盈盈,绕在倩儿的身边,犹若一身外裳,倒也不虞春guang大绽。
此时,中年人见自己愤而挥出的一掌,竟然被那淫贼化解于无形,棱角峥嵘,极其威严的国字方脸,更形愤怒,沉声喝道,“这等修为却堕落成淫贼,为祸更烈,孽障,受死伏诛吧。”
说完,单掌凌空猛然一推,但见万丈的霞光,顿时应势喷薄而出。霞光之中,一尊神光灿烂的奇形宝塔冉冉升起。宝塔似金非金,似玉非玉,略似华盖,共有四面七层。
略微倾斜的四面之巅,从塔尖之处,长垂下四条璎珞,璎珞之下,挂着四枚清莹的宝珠,是为辟风,辟水,辟火,辟尘。
七层塔身,每一层都濯濯着不同形式的异芒。最下一层,闪烁着清凛豪光,塔门之处,虚悬着一对奥妙宝圈。第二层,则炽腾着熊熊烈焰,塔门之处,虚悬着一只火红朱轮。第三层,则氤氲着淡紫灵气,塔门之处,却虚悬着一只钵盂。第四层,环伺着神秘白光,塔门之处,高悬一尊金钟。第五层,则金芒凛冽,塔门之处,悬着一柄吞吐不定的龙形慧剑。第六层,盈盈着似欲喷出的淡黄薄雾,塔门之处,虚悬着一只精巧梵铃。最靠近塔尖的第七层,最为平和,没有丝毫异象,但塔门之处,却虚浮着一面包罗万有的神奇方镜。
霞光中,整尊宝塔,气象万千的散放着万道异彩,煞是庄严雄丽,正是如来佛祖仿三界七件顶级至宝,亲手炼制的七巧玲珑塔。
如此一来,手捧七巧玲珑宝塔之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如来佛祖很少亲手炼制法宝,所以,这尊珍贵的宝塔,早就在各种典籍中被记载、画了无数遍。玄奘自然立时认出了七巧玲珑塔,自然也认出了持塔之人,然而却已经无暇说话,因为这尊宝塔,瞬息之间,便出现在了自己头顶之上。
太乙金仙的乾坤圈,太上老君的真火兵轮,如来自己的紫金钵盂,东华帝君的东皇钟,不动明王的龙剑,燃灯上古佛的醒世梵铃,玉皇大帝的昊天宝镜,虽然都是仿制的,但却都由如来亲手炼制,威力,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更何况,此时七件仙佛两道的至宝,齐齐飞出玲珑宝塔,倒悬空际,各自洒落精芒万道,罩定玄奘,玄奘所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若非罗天解煞阵乃是上古神法,玄奘恐怕早已经被七件至宝,撕得连渣都剩不下了。然而这等以真元布阵之法,其威力大小,却是以修为高低做前提的。
即便罗天解煞阵是菩提口中的灵阵三法之一,但以玄奘此时的修为,面对如来亲手炮制的玲珑宝塔,身体也宛如在支撑着天地的重量,剧烈颤抖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