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韩与马(四)(2/2)
薰俷想了
却想不出一个道理出来。干脆起身走出营帐对站王双令。
—
王双立刻跑走了。
而董俷在帐外站立了一会儿想起了一件事情转身回到中军大帐写了一封信。
他来到鸾卫营门口唤来了看守在营外的羽林军都尉。
“烦劳阁下把这封信送到我岳丈家中。一点点心意莫要推辞。”
薰俷不能出去。可不代表着他不能和家中通信。如今他最担心的就是那沙摩柯。
万一这家伙压不住火气跑出去闹事的话。以他手下那些五溪蛮人和巨魔士造成的危险肯定很大。能镇压住沙摩柯的人除了典韦就是董俷。虽然已经传话过去可薰俷还是觉得不放心。干脆。让典韦和沙摩柯在一起蔡府方面就交给成蠡保护。
看着董俷手中的金饼那都尉眼睛一亮。
“大人放心小将立刻派人把信送去。”
“那就有劳将军!”
对羽林军的军官董俷向来都是客客气气。
大家都是武人也没有太多纠葛。羽林军虽然负责看管鸾卫营。却并不影响他们对董俷的敬佩。大家都是爷们儿。生那种事情。估计换做自己也会和董俷一样。
都尉立刻去安排人送信而董俷回到中军大帐地时候。王双已经把大送过来。
就着大帐中的亮光董俷仔细地观察。
沉甸甸的槊头铜人身上有一个又一个细小地剑孔应该是那青锋留下来的痕迹。
要说这独脚铜人槊的质地可说极为坚硬那王越手中一把普通的青锋居然能有如斯威力吗?再观察在铜人胸口有一道很奇特地划痕深有半指非常明显。
这划痕乍看是一道直线可仔细观察却能看出剑痕带着一个古怪的弧形。
并不是非常明显而且这弧形若隐若现很难觉察。董俷盯着那剑痕暗自心惊。
一把普通的宝剑会有这种威力?
举轻若重这一定是黄忠所说过的举轻若重。若非如此的话还真的难以解释。
苦笑一声:没想到自己居然遇到了这种在武侠小说里面才能生地故事啊。
举轻若重……举轻若重……
那王越究竟是怎么做到地这一点呢?
提起大槊董俷走出大帐来到了营地中地校场。
已经是月上柳梢头校场上没有什么人女兵们依照着军纪大都早早的休息了。
平举大槊董俷满脑子都是王越使出地那一剑之风情。
就好像已经刻在了脑子里一遍遍的重复让董俷感到如醉如痴。
终于他深吸一口气手中大槊朴实无华的直刺出去。只听八音齐鸣一股惨烈的气势陡然催而出大槊带起的风将校场中的尘土激荡飞扬那声势格外可怖。
即便是在旁边观战王双也不禁打了一个寒蝉。
身为武人他自然能感受到董俷这一槊的狠辣之处倒吸一口凉气之后忍不住大叫一声:“主公使的好槊!”
哪知董俷清醒过来苦笑摇头。
“好是好不过还是不对……看起来想要了解举轻若重的奥妙我现在还差的远。”
“什么举轻若重?”
薰俷笑道:“只是一种武艺上的境界而已。王双你今日和那史阿一战可有收获?”
“史阿之剑实乃刺客之剑!”
“哦?”
王双想了想“史阿的剑法看似中正平和但暗藏诡谲之法极为狠辣。他今天一是不想和我们死拼二来是被小铁哥死死缠住无法施展出来绝招。否则的话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和他打即便是我骑在马上恐怕也挡不住史阿的三招攻击。”
刺客之剑?
王双的形容很形象让董俷多了些认识。
王越的剑法不动则已一动则如同疾风暴雨一般根本不容他人喘息。
有杀戈气但却很光明正大。和王双所形容的刺客之剑不同这王越的剑法更具侠气。
忍不住叹了口气“王双看起来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啊。”
说的王双有点莫名其妙但却又好像明白了董俷话中的意思。
******
眼看着刘洪所说的三十天即将到来阳城的士大夫们摩拳擦掌准备要董俷好看。
这厮太嚣张了!
一介武夫居然敢对名满天下的士大夫无礼?而且他所杀的人不泛有门阀子弟。
正所谓士可忍庶不可忍如果不收拾了那董俷他们的脸面又该如何?
反正不管天意如何董家子必须要杀否则不能平息士人的愤怒
然而就在那第三十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冀州刺史王芬上奏:冀州黄巾死灰复燃。
以黑山管亥为的黄巾军余孽连续袭扰常山、中山国等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这管振臂呼喊冀州大地各处黄巾流寇纷纷响应在各地展开了凶猛攻击。
中平元年的黄巾之乱给士大夫们造成的阴翳至今还在。
谁也没有想到时隔一年黄巾贼再次爆。虽不如早先那般声势浩大可是却变得更加狡猾将领们的战术素养也越的厉害。不攻城略地也不割据一方。抢掠完了就撤退而且都是分成了小股人马四处袭扰闹得冀州大地遍地狼烟。
士人们人心惶惶世族也纷纷行动。
朝廷还没有拿出对付冀州黄巾余孽的办法时凉州战局风云突变形式急转直下。
韩遂率领本部人马突破金城-河谷防线绕过临.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