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再遇唐周(1/2)
厅内一阵沉默谁也没有说话。
董俷虽然早已经猜到了答案可那也只是他的猜想。如今黄劭和蔡邕的看法和他相同这不仅让他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黄巾之乱要开始了真的要开始了!
“兄弟你干嘛苦着脸?那太平道能怎样?趁他们没起事咱们干掉他们的头目。”
董俷闻听苦笑“哥哥若我能知道张角三兄弟在何处我肯定愿意干掉他们。可有一个问题我们就算知道了张角在哪儿又如何能接近他?他的守卫肯定森严莫说杀他我们两个就算是想要靠近都很难。如今之计当设法一网打尽。”
黄劭摇头说:“主公非是劭替张角说话。那张角也是心机深沉之辈这些年来不但是结好朝廷中的大员更安排了很多心腹在各地镇县担当官员。怕只怕我们前脚动作他们后脚就会知道。想要一网打尽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董俷何尝不知道这很困难。
可骨子里有一股子倔强劲儿让他不愿意轻易的服输。
只是一帮泥腿子……这句话不是轻视而是从评书中的说法来看黄巾除了少数人之外大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至于张角三兄弟也只是有野心而无才能的人。若他真有本事黄巾起事之后又怎么会出现各地黄巾贼如同蝗虫过境一样?不但是毫无章法毫无军纪烧杀抢掠起来甚至比那些强盗还要凶狠。
连这些人都无法斗得过将来还怎么和那些牛人斗?
目光扫过了正在闭目沉思的蔡邕董俷灵机一动心里面突然有了一番计较。
“伯喈先生!”
“恩?”
“如果您向皇上当面进言外有大将军的帮助能有几分把握?”
蔡邕沉吟了一下说:“五成当有五成把握……阿丑你的意思是要我回雒阳?”
“不您不能立刻回雒阳那样马上就会引起宦阉的警觉。依我看您应该先去河东再设法让我父亲入京。到时候您随着我父亲一起回雒阳秘密拜见大将军后再由大将军设法带您去见皇上。同时外联清流名士应该能一举拿下。”
黄劭的眼睛一亮“主公此计甚妙!”
而蔡邕却不言语上上下系的打量董俷似乎是想要看穿他的心思。
“阿丑你真是好打算啊!”
董俷知道他存的那点小心思肯定是瞒不过蔡邕的当下挠着头憨憨的笑了。
黄劭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但随即……
这真的是五大三粗的主公能想出来的计策吗?一箭双雕这可是真正的一箭双雕。
在向皇上谏言的同时由董卓带蔡邕入京势必会提高董家上下的地位。
连带着一些弱小的士大夫会认可董家只要董家能照这趋势走将来定能成为这大汉王朝中举足轻重的家族。最关键的是想出这主意的人不但勇武异常年纪也仅仅十四岁。他的路还长跟着他前途定然是无限的光明……没错很光明啊!
黄劭终于明白蔡邕为什么会看重董俷。
这个主公丑是丑丑的让人看了一眼就不想看。可这不恰恰是一种避人目光的方法?
蔡邕站起来说:“也罢我在圉城说实话也没什么留恋。原想回家能清静一些可没成想比之当初在雒阳还要麻烦。去河东很好顺便去看看我那丫头……不过你让我去董家总要给我一个说法。阿丑我且问你一句话你可愿拜我为师?”
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好像澎湃的海潮一波接着一波的袭来。
董俷前世没有能获得进学的机会。重生在这个时代后得到的教育机会更少。
成方是教他兵法可也仅止于此。
如今当世闻名的大儒愿意收他做学生?天这可是在这个时代里最幸福的事情。
起身跪在蔡邕面前董俷恭敬的说:“先生大才俷能做个先生的小书童就已经是三生之幸。安敢得先生如此厚爱俷愿拜在先生门下不负先生的厚望。”
“好好好……”蔡邕扶起了董俷:“只是你这样的书童我却是不敢收的!”
言下之意是在打趣:你太丑了带出去丢人。还是乖乖的在家里当我的学生吧。
一旁的黄劭更露出了羡慕之色。
典韦鼓掌大笑道:“兄弟恭喜你恭喜你来我敬你一杯!”
******
蔡府的东西不算多可是很麻烦。
主要是蔡邕的那是书简多的让人看着就害怕。
足足用了半天一夜的时间才算是整理完毕。整整二十口大箱子装了六辆大车。
蔡府的下人不愿意走的就遣散了不过愿意跟随的还有**十人。
天亮之后一行车马汇合了董铁等人。足足十几辆车浩浩荡荡的就驶出了圉城。
待圉城官员反应过来时蔡邕已经走远了。
董俷依旧是和典韦在后面压阵看着长长的车队不由得心中暗自叫苦。
我的个老天这么慢腾腾的走要什么时候才能到河东?不过他也不能去催促因为他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像蔡邕这种人若非万不得已定然不会弃了书籍。
蔡邕还没有收他做学生说要到了河东正式告之董卓后才会行拜师之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