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 能源框架(1/2)
为黄龙飞一直把凌天翔留在身边所以凌天翔也不得与连豫泯回去处理军团的事务自己则留在了上海。经济年会结束已经快一周了黄龙飞带着凌天翔离开了上海乘坐他的商务专机直飞德黑兰。
“到了之后你尽快联系上你们在那边的人。”黄龙飞将一份文件递给了凌天翔“这次我需要你们在伊朗政府内部的关系。”
凌天翔微微皱了下眉毛。“油田那边出了问题?”
“不是油田一直在正常运作这次我们去伊朗不是为了油田。”黄龙飞靠在了沙上“不过也是为了石油比那几座油田更重要的石油。你看看文件吧我先休息一会你看完了我们再聊。”
跟着黄龙飞转了一周凌天翔也知道别看黄龙飞平常精神抖擞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实际上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而黄龙飞又只把基础性的事务交给秘书处理所以他的压力更大往往都是从清晨点半一直工作到凌晨算上午餐与晚饭后各半个小时每天的休息时间也不到8小时。翔认识到管理一个大型集团公司不比管理一支军队容易当一个商人很难而要当一个好商人就更难了。
见到父亲已经睡着了凌天翔让秘书去泡了一杯咖啡。他没有急着翻看手上的资料而是想到了现在军团在伊朗那边拥有的几座油田。
伊朗政府没有食言。在与美国签订了停战协议美军全部撤出了伊朗之后伊朗政府就将三座油田地开采权移交给了“砺刃”军团。这三座油田都在胡齐斯坦省而且都离港口不远可以用输油管道直接将石油送往港口。只是美军在撤走之前炸毁了油田的所有基础设施还点燃了几十口油井。破坏了连接港口的输油管道。甚至炸毁了霍梅利港、霍拉姆沙赫尔港。与阿巴丹港的所有基础设施。
获得了油田的开采权之后凌天翔立即按照计划将这些油田的开采工作转手承包给了黄龙飞与袁鸿业联合成立的“轩辕石油”公司。随即黄龙飞与袁鸿业聘请了国内最好的油田工程队伍、油井灭火队伍前往伊朗。为了尽快把产出地石油输出袁鸿业还与伊朗政府达成了一项援建协议即由袁鸿业出资修复阿巴丹港地基础设施而伊朗政府将在2o年之内免收袁鸿业所有地所有船只在阿巴丹港停泊时的费
恢复油田生产。修复输油管道以及使阿巴丹港具备作业能力这一共花掉了一年的时间直到年初第一艘运载着35万吨原.+轮才从阿巴丹港起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将第一批从伊朗购买回来的石油运回了共和国。也正是从此开始凌天翔他们才拿到了由“轩辕石油”公司支付的每桶5元地开采费用。
与现在的国际油价相比。黄龙飞他们从伊朗买回来的石油并不贵。算上所有的成本每桶也就14o元左右而这一年中。国际油价的最低点也有187美元而最高点为1美元。说从伊朗进口石油是很有赚头的。
想到这些凌天翔就有点不明白了如果有利可图那么黄龙飞这次去伊朗肯定是要洽谈购买更多的油田开采权的可他却不是为了这件事那么是为了什么呢?
翻开文件看了不到一半地内容凌天翔就想起了几年前地一件事。当时美伊战争还没有爆可黄龙飞已经预料到美国与伊朗之间难免一战所以才派了凌天翔他们去伊拉克那边活动并且尽快与伊朗建立起关系。当时黄龙飞就向凌天翔提到了一件事一件对共和国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之间建立一个由国家主导排除市场炒作的石油交易市场或者说是石油交易机制。
“可是这么一来地话老爸他又怎么赚钱呢?”凌天翔有点糊涂了。黄龙飞一再声称自己是商人有人商人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吗?
“担心我赚不到钱?”
凌天翔一愣才现父亲已经醒了过来或者说一直都没有睡着。
“确实有很多人担心要是弄出了国家之间的石油交易机制的话就没有人能够赚到钱了。”黄龙飞打了个呵欠“不过需要担心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以炒作石油为生的投机份子。如果我们能够与伊朗方面达成协议那么最终的结果对我们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我们也不愁没有赚钱的机会。”
凌天翔放下了手里的文件等着父亲继续说下去。
“实际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一个主要的原因不是供不应求而且现在伊朗战争已经结束了而伊拉克的局势本来就动荡不安其他产油国的国内政局没有生什么动荡所以战乱、政治动荡也不是石油价格过高的原因。真正导致石油价格过高甚至可以说是虚高的原因是国际投机商对油价的恶意哄抬。”黄龙飞拿起了雪茄“按理说现在国际油价完全应该下降到伊朗战争爆之前的的水平也就是大概13o元一桶就算考虑到美元持续走软带来的影响也不过就元一桶吧。而油价的实际价格却一直在2oo元左右。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因此就要借用国家之间的直接交易机制来打击投机商或者说是杜绝石油买卖中的投机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