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奔驰(二)(1/2)
赵桓将信递给李纲凝视着窗外:火车的度提高的很快窗外的景物迅向后遁去布置在铁路两边的虎贲军团和龙卫军团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在警卫方面下足了功夫。
宰执们看完知枢密院事韩世忠问道:“萧朵鲁不手下有多少人马?为何要造反?”
“北院各部十五万人都归他管辖其父萧斡里刺先带兵再为相在我国势力雄厚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萧氏家族的影子。父皇薨逝人心不稳南院各部一半人马在河中府驻防京城虎思斡耳朵只有五万人马。急切之间何能筹措兵马?”耶律海里脸一红说道“萧朵鲁不与他的王妃也就是我的姐姐普完一直不算和睦谣言姐姐与萧朵鲁不的弟弟朴古只沙里过分亲热这可能就是萧朵鲁不出兵的真实原因吧!”
嫂子与小叔子通奸逼反了哥哥竟还有这等奇事?
赵桓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将工部尚书叫到身前问道:“现在度能达到多少?”
“每个时辰一百八十里一个半时辰多一点就可以到达西京。”
“最快能达到多少?”
“测试的时候一个时辰跑过二百四十里不过本车设计的正常运行度就是一个时辰一百八十里。”
赵桓平静地说:“到前面车站停下回京!”
赵桓临时取消了到西京的行程宰执们都明白陛下有意出兵了。
果不其然回到大内在垂拱殿稍作休息内侍叫进宰执们鱼贯而入。
赵桓开门见山地说道:“大辽皇帝的信诸位都看过了现在就议议这件事。”
还是老规矩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师李纲率先说道:“我国与辽国乃兄弟之邦兄弟有难于于情于理应该出兵;大辽国若短期内不能平定叛乱可能会危及我国西部安全从长远角度来说于我国不利。不过如果出兵出兵的规模、战争需要达到的目的都需要明确。大同府刚刚平静下来连年征战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千里远征给养困难这些都是不利因素不得不考虑啊!”
张邦昌道:“莫如坐山观虎斗待双方力竭之际重拳出击可收奇效。我国的主要威胁还是在北方女真人一天不灭我们也不应该在其它方向上浪费太多的精力。”
李纲从全局出出兵具备充足的理由但是困难很多对他而言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张邦昌不同意立即出兵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本来非常符合赵桓的战略思想但是今天稍有不同。形势变了想法也会变的。与金国的最后一战还不是时候乐观的估计至少也需要七八年的时间做准备不战则已要一战定乾坤彻底灭亡金国。那么这段时间军队怎么办?太长时间不打仗人懒了马老了刀生锈弓弦都要烂掉了吧?迎接最后的决战需要从上到下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军队要保持状态当然就需要战斗。局部小规模战斗就像前两年与金国在大同府进行的拉锯战一线军团轮番上阵以很小的代价锤炼了军队收效显著。这一次的战斗地点确实是远了一点不过这点距离对骑兵军团来说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从军事角度来说出兵是有利的。
韩世忠道:“当兵的不怕打仗就怕训练打仗吃的好打胜了还有赏钱有些心眼活泛的还能顺手牵羊点小财。训练除了辛苦似乎并没有好处。对军队来说战争是最好的训练方法我支持出兵。另外必须保证河西路肃州石油生产的安全出兵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