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七节(2/2)
林清华与洪熙官、方世玉率领着一千名骑兵快抵达了黄得功的大帐等他们跳下马来现黄得功与李成栋早已在帐篷外等候多时了。林清华立即抱拳道:“抱歉抱歉。让二位久等了。”
黄得功笑呵呵的说道:“哪里哪里。侯爷能在这大雪的天到这荒凉之地与我们相会实在是给足了我们面子呀!来来来先进帐篷里喝上几杯老酒暖和暖和。”说完便拉起林清华的手走进帐篷。
进了帐篷林清华才现这里已经摆上了酒席虽然只有火锅但在这寒冷的地方能吃上火锅也算是一种福气吧。三人就座以后黄得功立即吩咐部下全部出帐守住帐篷不许任何人进来在林清华的示意下洪熙官与方世玉也出了帐篷。
黄得功亲自给林清华倒满一杯酒说道:“这是老夫多年珍藏的绍兴老酒最是暖人侯爷请先尝尝。”
林清华拿起酒杯将酒一口喝光连说:“好酒好酒。”其实他根本就没心思品尝什么好酒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黄得功笑着说道:“侯爷果然是识货之人。不瞒侯爷这酒原是大内珍藏后来几番辗转到了老夫手里老夫舍不得喝就一直留到现在。今天老夫实在是忍不住了才将此酒拿出以贺今天我们相聚。来来来大家不要客气只管大口喝!李老弟你也别楞着了一起喝!”说完又给林清华和李成栋各倒了一杯酒。
三人觥筹交错喝了好一阵林清华觉得身上渐渐暖和起来了而且他的头也开始有点晕了。他趁着酒意开口问道:“今天黄将军找我来不知到底有何事?不妨现在就说出来也免得我瞎猜。”
黄得功与李成栋相视一笑黄得功说道:“既然侯爷喜欢开门见山那我也不兜圈子了。侯爷此次是接到圣旨以后才南下的吧?我们二人也接到了圣旨所以也准备南下。”
林清华道:“不错我正是在接到圣旨以后才动身去南京的圣旨里说要商议军机大事。”
黄得功道:“圣旨里可没说让侯爷带兵回去但侯爷却带了不少的兵呢!不知侯爷做何解释呢?”
林清华皱了皱眉道:“这个吗……”
不等他编出理由黄得功继续说道:“侯爷不必找理由了我们都是聪明人。据我得到的消息此次朝廷召我们回去实际上是想削掉我们的军权然后卸磨杀驴!此次为什么不召左梦庚回去?为什么不召其他人回去?偏偏只召我们三人?侯爷是聪明人一定能猜到朝廷的用意吧?”
林清华还没开口李成栋却抢着说了:“哼!还不是想先联合其他的将领把我们消灭?这种伎俩我见的多了!”
林清华听罢默然无语。其实这个道理他也懂只是目前他的力量还不是很强万一不听朝廷的号令那么很可能朝廷将联合其他军镇把他消灭所以他才不得不奉旨南下虽然他带了三万多镇虏军以防万一但这是最后的手段不到万不得以他是不会与朝廷生正面冲突的。
黄得功看着楞在那里的林清华他摸了摸胡子说道:“我说的没错吧?正是由于侯爷看穿了朝廷的诡计所以你才带着数万大军南下的。不过侯爷的这点人是不是少点呢?”
林清华不知黄得功的真实用意所以说道:“这些部队只是保护我的安全没别的意思朝廷若想收回兵权那我就交回兵权然后找个小岛隐居起来过那逍遥自在的日子。”
黄得功笑道:“这恐怕不是侯爷的真心话吧?侯爷年纪轻轻正是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的好时候怎么能说归隐呢?”说完他望了望李成栋接着说道:“我们明人不说暗话我和李老弟也是带着兵南下的我的军队五万人李老弟的军队三万人不知侯爷带了多少人?”
林清华越来越糊涂了他实在是搞不清为什么黄得功要把实情说出来于是他说道:“不瞒二位此次我总共带了三万多人。但是我听了半天还是没有明白黄将军的意思你不妨直说吧!”
黄得功道:“大明自从立国以后一向对功臣猜忌寡恩。远的像太祖时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功臣良将近的像抗倭名将戚继光一生郁郁不得志还有那崇祯朝的袁崇焕为朝廷尽忠一辈子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让人心寒。就拿我来说吧在开封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朝廷居然连个赏赐都没有你和李老弟还弄了个总督当可我呢?我只是想当淮扬督师为朝廷分忧但那些奸臣们却想把老子一脚踢开虽然他们免了史可法的淮扬督师衔但却想把督师一职让给那刘泽清真是气死我也!他们居然对你们二位上的奏章毫不理会这是瞧不起你们呀!”说到这里他望了望林清华却现林清华面无表情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黄得功低头想了想又说道:“现下天下大乱英雄豪杰辈出正是我们这样的人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前次开封会战我们三人联手将那鞑子打的落荒而逃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我们三人在天下人的心中已成了百姓的救星。只要我们一鼓作气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到北京!但偏偏在这个时候朝廷居然想削去我们的兵权实在是欺人太甚!”
李成栋听到这里打断了黄得功的话说道:“黄兄讲了这么多还没说清楚呢!不如让我讲吧。”说完他转脸望着林清华道:“其实今天我们请侯爷来就是为了与侯爷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朝廷中的奸臣匡扶社稷造福黎民。”
黄得功接着说道:“对了就是这么个意思。而且我二人还想与侯爷结为异姓兄弟呢!只是不知道侯爷肯不肯呢?”
听到这里林清华终于明白了原来他们是想联合自己共同抵制朝廷的削藩企图。想到这里林清华心里大叫“厉害”他原来正愁凭借自己的力量恐怕难以与朝廷抗衡呢现在可好了居然有两个军阀自动送上门来与自己联合这下就不用担心四面受敌了。虽然知道与这两个人结拜兄弟的举动是多此一举而且不可靠但林清华还是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是有用的毕竟这个时候的人最迷信义兄弟的忠诚。
林清华随即说道:“既然二位肯屈就那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愿意与二位结为异姓兄弟。”
二人听后大喜黄得功立即将一张桌子上的酒席撤下换上香案拉着林清华与李成栋的手就跪在香案前郑重其事的结拜了起来。三人互换了生辰八字由于林清华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所以他胡诌了一个反正自己也不当回事万一真的翻脸了那么老天也不会找自己的麻烦。三人中黄得功最大所以当仁不让的成了大哥二哥是李成栋林清华自然当了老幺。
结拜完毕后黄得功说道:“既然我们已成了兄弟那么就别藏着掖着了。我把我的计划说出来你们给参考参考。此次我们一共带了十一万人虽然人数上不占优势但均是沙场上滚出来的老兵老将比那些成天缩在安乐窝里的老爷兵、少爷兵强上十几倍。只要我们把兵带到南京那么我相信没人敢向我们说个不字而且若是情况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以‘清君侧’为名把朝中大权掌握在手里到那时天下就要在我们三人的面前伏贴耳了!”
李成栋忙随声附和连说是个好主意。但林清华却不这样想他说道:“如今鞑子虽然吃了几个败仗但其根本并未动摇若是趁着江南大乱南下只怕收复的地方又会失去而当其冲的就是河南、山东若是我们的立足之地都没了那还拿什么跟朝廷叫板呢?所以我认为还是要稳重只要迫使朝廷收回削藩的想法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其它的事情日后再慢慢计较。”
黄得功与李成栋寻思了半天认为林清华说的有理所以他们也无异议。三人商量在此地休整两天后立即率领大军南下给朝廷一个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