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历史插曲(1/2)
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灭魏公元28o年晋灭吴三家都归于西晋天下重归一统中国历史在全国范围内进入了士族地主阶级的时代最终三国做为一个历史的插曲结束了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标准来评价这段历史以及其中的历史人物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历史插曲》。
上一集讲到魏、蜀、吴三国在短暂的三足鼎立之后又重新归于晋朝三国的历史大幕最终以士族阶级重新获得统治地位而徐徐拉上然而我们不会忘记在汉末的历史舞台上有多少英雄人物潮起潮落意气风想当年曹操以阉竖之后倡义军毅然举起了匡复汉室的大旗刘备为了兴复汉室是四处奔波孙权具有父兄留下的基业对未来也是踌躇满志曹操、刘备、孙权最终都站在了自己的人生制高上建立了自己的霸业令后业人钦佩不已。然而在三国中有个令人回味的问题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最终没有称帝却留下了篡汉的历史骂名而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最终自己称了皇帝却还留下了仁义的历史美名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方法来看待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呢?谁是三国时期真的英雄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客讲坛为您精彩讲述品三国之《历史插曲》。
在上一集我们讲了以士族地主阶级为统治阶级的魏晋南北朝是历史的必然而三国是我们历史从贵族地主阶级向士族地主阶级转化的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个插曲。那我们怎样看待这段历史呢?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进行道德的批判一种是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行道德批判是我们中国很多人所持的历史观他们总是把历史上的事件和历史上的人物分成君子和小人忠臣和奸臣好人和坏人红脸和白脸这样看当然比较省事儿我们小时候看戏也是这样一个人物出现了马上问爸爸和妈妈这是好人坏人啊他省心但是有时候想想也不省心。比方说我们的三国你如果要进行一个道德的批判要按照君子小人等等来划定这个界限的话请问鲁肃算什么?鲁肃是忠臣还是奸臣?是君子还是小人?大家说鲁肃当然是忠臣没人把鲁肃看成奸臣的那我告诉你鲁肃是第一个说大汉不可复兴的他最早背叛东汉王朝奸臣还是忠臣?他比曹操还早曹操篡汉不是奸臣嘛鲁肃反汉怎么不是奸臣。好再请问荀彧是君子还是小人?大家说荀彧当然是君子嘛那荀彧的道德高尚是公认的嘛那他为什么跟上一个贼呢?按照你这个系统曹操不是贼嘛荀彧一个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却跟上了一个又奸诈又残酷阴谋诡计一肚子篡夺大汉王朝那么一个汉贼那不叫认贼作父啊你怎么解释?再问一个问题三大战役怎么解释我们知道三国这个插曲有三个乐章就是三大战役:官渡战役——军阀战胜门阀赤壁之战——南方对抗北方夷陵之战——三家平分天下。那么这三大战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谁动谁失败官渡之战袁绍动的袁绍失败了赤壁之战曹操动的曹操失败了夷陵之战刘备动的刘备败了。如果你要进行道德批判请问你怎么做?你如果说曹操是贼那曹操战胜袁绍岂不是晋战胜了善如果说刘备是仁慈的君主是好皇帝他怎么夷陵之战打败了而且战胜刘备的人6逊你不能说是个小人啊君子把君子打败了你怎么解释啊?所以这条路其实是不通的因此我们只能选择另一个做法就是科学地分析。我们必须有一种科学的历史观这个科学的历史观在哪里在马克思那里马克思那篇著名的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就是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仿效他的伯父又动了一次政变由于他伯父政变的日子是雾月十八日所以马克思讥讽地把路易·波拿巴的政变称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这个事情生以后整个欧洲轰动说路易·波拿巴这么一个人怎么也成*人物了很多人表现出道义的愤怒用恩格斯的话说恩格斯在马克思这本著作的序言里面讲了当然欧洲很多人表现出道义的愤怒进行道德的谴责但是没有人理解这个事件只有马克思理解而且马克思对事件后来过程所做的预言都兑现了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就是马克思的着眼点不一样马克思告诉我们是法国阶级斗争造成了一种条件和局势才使得路易·波拿巴这样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成了时代英雄也就是说当一个历史事件生以后当一个历史人物出现以后做条件、局势的分析比进行道德的批判、道义的谴责深刻得多高明得多重要得多。
画外音:易中天先生认为看待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也就是不能简单地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因为好人也有不好的一面坏人也有做好事的时候所以评价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局势。那么汉末究竟是一个什么局势呢?在易中天先生眼中谁才是三国时期真的英雄呢?
东汉末年的条件和局势是什么呢?八个字:旧政已亡新政末立。这个政指政权也指政治一方面东汉王朝作为一个政权它实在是不要说行将就木严格地说应该是已经就木了它是一个空架子了当然那些人劝曹操当皇帝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普天之下没有一寸土地是东汉的没有一个子民是东汉的它凭什么还存在是个空架子只有一个名一点实都没有了这个政权已经亡了但是新政权没有建立起来。另外东汉的那个旧秩序政治秩序没有了三根支柱支撑帝国大厦这个已经不存在了。东汉哪三根支柱:外戚、宦官、士族。外戚和宦官在自己内部斗争中在董卓入京之前这两根柱子就已经垮台了然后士族这根柱子独木难支那么在这样一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也是八个字:重建秩序重归一统因为这个时候只有重归一统天下才能太平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生日子你想这些军阀们今天你打过来明天我打过去最后吃苦的是谁啊?老百姓啊不管哪一个军阀过来都要抢粮、抢钱、抓壮丁而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国家我们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农业生产是要紧的是什么呢?安定因为农业生产要依天时春天来了要赶快春耕夏天来了要赶快夏耘秋天来了赶快秋收我这个正种庄嫁你那儿打仗。所以人们盼望统一是盼望安定、安宁、安静、安居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展生产力展生产力民族才能昌盛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幸福所以统一是大势所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就好做评价了怎么评价呢?谁能做到谁是英雄就是谁能为国家的重归统一做出贡献把这个统一的事业往前推进谁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谁是英雄呢?第一个就是曹操如果没有曹操平定北方为将来的三家归晋打下这样一个基础的话很难说将来历史会展成什么样子我们的人民还要受多少苦难;其次孙权、刘备孙权把江东平定了刘备把荆州的一部分益州平定了也就是说三国鼎立三家之主都为将来的重归一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曹操、孙权、刘备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因为这个统一或者一统并不是谁的专利曹操、刘备、孙权都有都有权利都有资格你不能说只有曹操才有资格统一也不能说只有刘备才有资格统一就因为他姓了个刘这是没道理的而孙权也是想统一的这个忽视孙权也是没道理的孙权称帝以后也还是不满意的当时要孙权去进行一些祭祀仪式孙权都不肯他说天下没有统一我怎么能做但是这样麻烦也就来了因为都有权利都有资格都觉得应该由自己来实现天下的统一这就造成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沧海横流、英雄辈出、龙争虎斗三国鼎立。所谓历史插曲就是这样插进来的我们一旦知道了怎样来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就很好、很容易来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历史人物就可以解开许多谜团了比方说荀彧之谜。
画外音:荀彧之死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谜案荀彧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他为曹操霸业的最终确立呕心沥血但是最后与曹操生分歧忧愤而死易中天先生认为荀彧之死是个历史悲剧同时他认为曹操其实也是个悲剧人物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