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品三国 > 第三十讲 夺嫡之争

第三十讲 夺嫡之争(2/2)

目录
好书推荐: 女贼传奇 混元开天经 傲国志 火影之祖巫之力 神仙眼 威龙中华 中华异史 黑领 捕快网游录 玄天邪尊

我认为曹丕最后当选有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刚才讲的工于心计。

第二个原因文武双全。人家都知道说曹植有才不知道曹丕也有才而且是文武全才。我们去读《三国志》的这三个人的传你就会现曹彰的才能主要在军事是个武才;曹植的才能主要在文学是文才;而曹丕是两方面都有。从文的角度来讲曹丕是建安时代“三曹”之一曹操、曹植、曹丕三大诗人嘛。虽然他的诗比曹操、曹植相对而言写得差一点但是他是中国第一个写七言诗的人另外他有文艺理论曹丕的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还是文艺理论家。而且武功很好他从小骑马、射箭功夫是相当了得的。他有一天和一个叫邓展的将军讨论剑术讲着讲着邓展说你说得是头头是道曹丕说那我们比试比试嘛顺手抓了一根甘蔗——那时候甘蔗刚刚引进中国还是贵族才能吃的东西——抓起一跟甘蔗扔过去然后自己再抓一根说来啪啪啪几下把邓展打倒。全了所以这也是原因啊。

第三个原因就是曹丕身为长子。这前面我已经讲过了长子又是嫡子他这个地位是很高的。当时曹操向文武百官征求意见我们在上一集讲到崔琰就是公开回答说立嫡以长没有争议其他人也写信给曹操说这个原则不能破坏。最好玩的是贾诩曹操去征求贾诩的意见说你看这两个儿子我选谁好啊?……曹操说我问你呢你怎么不说话啊?他说我在想事儿在想事。曹操说你想什么事儿啊?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的事。什么意思呢?就是袁绍和刘表共同犯了一个错误选接班人的时候没有立嫡长子立的都是幼子结果败了曹操马上就明白了。就是第三个原因。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曹丕身为长子再加上文武全才所以在太子之争中占有先天优势但这些不足以撼动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后来曹丕在与曹植的暗中较量中有两个关键人物为曹丕当选太子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又是如何帮助曹丕的呢?

*刚才易中天先生讲到曹丕当选为太子是具有先天优势但是我们知道曹植也是很有才再加上深得曹操宠爱所以两个人的竞争也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因此曹植和曹丕都在小心翼翼的接受着曹操的各方面考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曹丕阵营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为曹丕当选太子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为曹丕又是如何支招的呢?

第四个原因高人指点。曹丕和曹植在夺嫡的这个斗争中都有自己的智囊曹植这边主要是三个人一个叫丁仪第二个叫丁廙第三个人叫杨修;曹丕这边呢一个叫吴质。但是现在看起来我们俗话说三个丑皮匠抵个诸葛亮曹植这边丁仪、丁廙、杨修这三个丑皮匠他不但抵不了诸葛亮他连吴质都抵不了。吴质怎么帮曹丕呢?给他定了两条第一个叫做输诚就是你要向你的父王表达你的诚意;第二叫设疑你要让你的父王怀疑他们。

有一次曹操远征大家都到城外去送行这个曹植就出来念文章了估计头一天晚上已经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歌功颂德的、同时也表达依依不舍的、文采华丽的这篇文章朗诵。这一朗诵果然文章写的漂亮大家觉得不错文章写得好曹操自己也很得意。结果曹植心里也舒服曹操心里也舒服就曹丕不舒服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写不过曹植啊。这时候吴质就在耳边上说:“王当行流涕可也。”哭就可以了。父王不是要远征了吗远征不是有风险吗你不是舍不得吗?哭嘛。曹丕马上明白啪倒在地上抱头就痛哭痛哭流涕哭得感天动地哭得曹操也流下眼泪所有人都流下眼泪陪着一起哭大哭一场。哭完了以后曹植写的漂亮文章全忘了。你说那些华丽的辞藻谁记得住啊?所以我说吴质啊质朴的“质”他这个“质”他不愧为叫吴质他用做最质朴的同时也是成本最低的同时也是最直截了当的同时也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得了胜利。于是散了以后大家都议论说哎呀看来还是五官中郎将的孝心可嘉啊!他是真有孝心啊他真是孝子啊。那一个人呢就未免有点作秀啦未免有点炫耀自己啦大家也想不清楚到底他是舍不得父亲呢还是趁机来卖弄一下自己学问啊搞不清楚了都。所以我一再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最朴素的东西最朴素的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吴质因为经常要跟曹丕两个人勾结嘛又不能公开来往于是曹丕弄了一个竹笼子把他装到车子里面运到府里去。这个事被杨修现了杨修马上就去报告曹操因为曹操禁止他的儿子跟这些官员来往的因为怕结党营私。但是来不及查。这个事被曹丕知道曹丕就问吴质怎么办呢这事。吴质说好办得很如此如此这般啊。第二回又过了几天曹丕又运来一个竹笼子来了杨修看见了马上向曹操报告曹操马上就拦下来一查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绸子没有人。于是曹操就怀疑了你们是不是诬告啊?不相信曹植。

你看这就是吴质的帮吴质看准了两条:第一条曹操这个人虽然重才但是更重情所以你不要写漂亮文章你哭。第二曹操这个人多疑。他看准了这两条曹丕就赢了。而那三个臭皮匠呢净出馊主意。上一集我讲过杨修是经常猜这个曹操提什么问题预先写好答案的他把这一招他也去教给曹植也把答案写好了曹操写个条子来曹植就把答案交上去想给曹操留下一个曹植才思敏捷这么一个好印象。谁知道这个杨修他没有把握住节奏曹操那边的信刚送过来他这边答案马上就交出去了。曹操拿来一看说我这儿子再聪明也没这么快啊。结果露馅了从此讨厌曹植。

不过相比较而言帮助曹丕的人当中最有分量的是贾诩。当时曹丕也去请教了贾诩说我该怎么办?贾诩非常淡然地说:“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这句话翻译过来说愿将军你弘扬道德加强修养实践一个士人应该做的那些事情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要违背一个做儿子的该尽的孝道那就够了你什么都不用做。这才叫高表面上看贾诩好像在打官腔说的都是官话、大话、套话但是说到了根本上。根本是什么?做人。我一再强调你不管做什么你是做官、做生意、做学问你归根结底是做人你去看三国时代这些成功了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做人的成功。你只要守住你的本分好好地做人就行了不要去玩花招不要去耍那些小聪明贾诩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曹丕就是按照贾诩的这个教导来做的最后终于赢得了父皇的爱心立他为太子。

*曹丕靠着贾诩的指导和吴质的帮助最终让曹操满意如愿以偿夺得了太子的位置成为曹魏政权的接班人。那么曹丕能够不辜负曹操的良苦用心而使曹操的基业常青吗?

据说曹丕被立为太子以后情不自禁抱住一个议郎叫做辛毗的当时有一个议郎叫做辛毗曹丕一把抱住他的脖子说:辛君啊辛君啊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狐狸尾巴还是露出来了。

反倒是这个时候有两个女人非常了不起表现得很理智、很冷静、很低调。一个是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我们以前讲过当时手下的人就要卞夫人请客了卞夫人很淡地说了一句我没把儿子教坏就心满意足了哪里还敢庆祝?还有一个女人就是辛毗的女儿叫做宪英的辛毗回家以后就把这个事讲给宪英听宪英叹了一口气说:唉太子怎么能够这样呢!什么叫做太子?太子就是接替君王治理国家的人。接替君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君王去世啊所以接替君王你要感到悲痛。治理国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担很重的担子所以你应该感到畏惧。一个人被立为太子以后他的表现应该是悲痛和畏惧而我们现在魏国的太子竟然是这样地欣喜若狂我看魏国的国运长不了。了不起的女人。

而且不幸被宪英言中了。曹丕在公元22o年接替了曹操的魏王的王位而且在当年就逼汉献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这就是魏文帝。然后在公元226年去世了只当了六年皇帝。曹丕去世以后四十五年魏国灭亡了。确实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当然魏国的短命的根本原因倒不在于说是因为曹丕那个时候得意忘形了一把这个如果算原因的话也只能算一个次要原因。那么根本的原因是制度是什么呢?就是曹丕在称帝之前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个九品中正制的制度说起来很复杂我简单地说把它简单化一点什么意思?就是做官的人世代为官。就是你如果是做官的你的儿子也做官你的孙子也做官只要你祖上是做官的你总归有官做;而从来没有做过官的人就很难做到官这个就叫做九品中正制。那么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是和他的父亲曹操实行的“唯才是举”这个人事政策是相反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争取士族的支持。那么那个时候东汉末年已经形成士族你像袁绍、杨修这些家庭都是世世代代为官的它是一个政治势力。为了争取这些政治势力的支持曹丕实行了九品中正制。

最后他的政权落到谁手上呢?落到了一个世世代代就是士族的司马家族的手上。这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归根结底说到兴亡还是一个制度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来细说这些事。我们现在要回过头去看一看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孙、刘两家结成联盟打败了曹操那么战后如何呢?战后孙权和刘备还能够继续组成巩固的联盟吗?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和刘备他们又都做了些什么事儿呢?请看下集——乘虚而入。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