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讲 半途而废(2/2)
那么我们知道联军作战最害怕的是主帅不和。你要知道这个马韩联军号称十路诸侯十万人马实际上是乌合之众每个人都是心怀鬼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小九九领头的就是马和韩遂他们两个起了猜疑了这个仗就没法打了。在这个前提下曹操开始进军一仗就打得马和韩遂落花流水。
*马和韩遂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两个人相互猜忌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很轻易就打败了马和韩遂的联军。但曹操穷寇不追放跑了二人这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的第一个半途而废。接下来曹操征孙权这应该是曹操报赤壁之战之仇的一个好机会那么曹操还会半途而废吗?
那么第二件事情呢就是征孙权。这个马和韩遂平定了以后曹操认为可以来打孙权了但是打孙权之前曹操先给孙权写了一封长信这当然是别人代笔的别人捉刀代笔。很长的一封文才很华丽的信但是内容很简单就是开出条件来说你孙权如果答应我杀了张昭和刘备江东这块地方永远归你朝廷还要给你加官进爵如果你舍不得杀张昭单杀刘备也行。但是孙权不吃这一套孙权已经做好了和曹操决战的准备他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的治所——因为孙权这个时候还不是一个国家那不能叫都只能叫治所——把他的治所从京移到了建业京就是现在江苏省的镇江市建业就是现在江苏省的南京市;第二件事情就是在濡须口濡须在哪儿现在安徽省的无为县在那个地方建了一个军港就是准备要抵抗曹操。
这样曹操看来是非打不可了于是在建安十七年曹操亲自率领部队号称四十万人征讨孙权在建安十八年挺进濡须口。那么这一次战争曹操的准备不足料敌不周无功而返。孙权这边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而且对曹操不利。最后曹操只好在他的水军的军寨里面坚守不出孙权多次挑战曹操也不出来。那么多次挑战曹操不出来以后孙权自己就去了孙权就驾了一条船进了曹操的水军的营寨那么进去以后情况怎么样呢?有两种说法都是《三国志》的裴松之的注里面的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我们在讲《赤壁疑云》这一集的时候讲过就是孙权的船开进去以后曹操下令放箭然后孙权的船就倾斜过来了孙权又下令把船调一个头曹操再放箭船平衡了以后孙权就回去了这就是“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原型。另一种说法是孙权的船开进去以后曹操就知道是孙权来了就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要动不要轻举妄动也不准放箭我们就来看孙权怎么看我们。于是曹操的军队全部严阵以待但是一根箭都没有放看着孙权的船在曹操的军港里面转了一个圈。转完圈以后孙权下令说奏乐然后大家滴哩哇啦滴哩哇啦鼓吹而去回去了曹操点点头说:唉孙权果然是个英雄。然后就说了一句有名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仲谋就是孙权孙权字仲谋曹操的意思是说生个儿子就应该生个像孙权这样的因为孙权敢在两军交战的时候驾着船驶进曹操水军的营寨这是需要勇气和胆略的。曹操的感慨也说明他征孙权并没有占到便宜。但在两军对峙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曹操却因为牵挂自己后方的安稳在没有分出胜负的情况下撤军了可以说是又一次半途而废。那么曹操在下一次战争中还会半途而废吗?
建安十九年曹操征孙权无功而返而这个时候曹操的另一个老对手刘备又从刘璋手中夺得了益州而益州附近的割据势力张鲁军事力量薄弱曹操如果不进攻张鲁张鲁势必会被刘备吞并。刘备势力的扩张对曹操实现荡平四海、一统九州的理想是一个威胁所以在建安二十年曹操又开始西征张鲁。那么前两次战争曹操都是半途而废这一次曹操还会半途而废吗?
那么第三件事情就是平汉中或者说伐张鲁。这个事情生在建安二十年当时曹操已经61岁了还是亲自率领大军开到了阳平关。曹操的军队一到张鲁就准备投降张鲁是没有多少抵抗力的。但是张鲁的弟弟叫张卫张卫不同意说打都不打就投降打一下吧张鲁说那你就打一下吧。那么这一仗打得非常好玩儿大概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是曹操去进攻平阳关就现阳平关不好打。那个时候曹操在张鲁那边有线人线人跟曹操报告说这个阳平关好打得很;曹操一打现不好打就撤军了。撤军以后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把张卫给打败了。
但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史书上记载它有很多很多的说法:一个说法说杀回马枪是曹操的密令那就是曹操决定杀回马枪;那么第二种说法呢说是刘晔的建议刘晔主张杀个回马枪;第三种说法是事出偶然就是没打算杀回马枪。这个事出偶然它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曹操的部队撤退的时候稀里糊涂地开进了张卫的军营这个张卫这个人一听说是曹操的军队来他也不知道曹操是撤退以为是来进攻的一哄而散就这么个事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说误入张卫军营的不是曹操的军队是什么呢数千头麋鹿山上的那个梅花鹿不知道莫名其妙地几千头冲到张卫军营里去了张卫的军营就大呼小叫说曹操来了一哄而散那么曹操的军队一看他一哄而散趁机就杀回来了。反正是搞不清楚了就是这场战争是稀里糊涂地把它打下来了。
打下来了以后的结果呢?是张卫投降了张卫投降张鲁就跑到巴中去了张鲁就跑到巴中去了以后也过了没多久也投降了。因为张鲁本来就是要投降的只是他下面又有人不同意说这样投降了我们的价钱都不好讲我们先抵抗一下讲点价。大概抵抗一下讲点价他投降了投降以后曹操给他很高的待遇汉中这块地方就被曹操平定了。
*曹操打下了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不仅扩大了势力范围还威胁到了刘备集团的安慰因为汉中是蜀郡的咽喉和门户汉中被曹操拿下蜀郡就直接和曹操的军事力量对峙。曹操如果乘胜进军就可能威胁蜀郡的安慰那么这个时候曹操会乘胜进军吗?曹操的手下又是如何建议的呢?
很多人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郡。提出这个建议的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刘晔还有一个司马懿这两个人当时都担任曹操军队里的高级幕僚。那么刘晔就跟曹操说说刘备这个人是个英雄但是刘备有一个小缺点就是他的反应总是比我们慢半拍现在他还没反应过来而且他依靠巧取豪夺的手段从刘璋的手上夺得了蜀郡人心不服脚跟不稳这个时候去打他最是时候;一旦他站稳了脚跟就不好对付了为什么呢他文有诸葛亮善于治国武有关羽、张飞百战百胜那个时候我们就搞不掂了呀这是刘晔的说法。司马懿怎么说的呢?司马懿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就是一个聪明人你不能跟这个天时、机遇拧着干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你硬要干这个是不可以的;但是也不可以说时机、机遇来了以后你不做你放过它也是不可以的。这些话应该说都说得非常有道理而且非常的到位但是曹操没有接受。根据《晋书?宣帝纪》就是根据司马懿的传记里面记载的说是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他说人哪唉就是贪心不足啊得陇望蜀已经得了陇还想要蜀。他的意思就是说哎呀人何比那么贪心不足呢?得陇了就不要望蜀了吧!他决定撤军不再往前进了。
*从曹操最初的设想来看他伐张鲁的战争是取得了胜利张鲁投降了汉中也到了曹操的手里。虽然这个时候再去打刘备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但曹操是得陇不望蜀打下了汉中就不想再去进攻蜀郡了于是曹操撤兵。易中天先生认为曹操不去打刘备而撤兵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他因此永远地失去了统一中国的可能性这是为什么呢?
曹操一走刘备就牛起来了因为刘备这一辈子他只怕一个人曹操刘备当年在徐州的时候曹操去征讨他他说曹操不会来的没事儿大家在这儿坐着后来人家说你看曹操来了旗子都看见了刘备一看见曹操的旗帜掉头就跑他就怕曹操。但是他不怕别人曹操手下人他不怕。
这个时候刘备本来在前线在荆州前线他在和孙权因为争夺荆州而战。为什么刘晔和司马懿都说这是个最好的时机这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刘备不在成都。那么刘备一得到汉中被曹操平定的消息以后立即和孙权讲和平分荆州这个事情我们以后也要交待。平分了荆州然后急急忙忙带着部队就回来了结果完了一步张鲁已经投降曹操了。但是当曹操自己离开战场以后刘备就觉得可以动作了这个时候刘备手下的二号谋士法正提出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这里稍微交待一下法正这个法正是刘备得了蜀以后得到的一个重要的谋士。根据《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当时刘备到了成都以后以“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为爪牙”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刘备集团治理国家、主管军政大事的是诸葛亮出谋划策的运筹帷幄的时法正行军打仗、攻城略地的是关羽、张飞这些武将。
那么法正就向刘备提出来说:“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这一次可是老天爷把汉中这个地方给我们了这个机会是不可以错过的。那么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亲自带兵征关中留诸葛亮守成都法正随行。但是曹操的部将也还是很厉害的所以刘备去攻打汉中的时候开始也并不顺利遭到了曹操留下的部将的顽强的抵抗所以刘备马上写了一封急信回成都请诸葛亮赶紧调兵增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诸葛亮这个人做事情确实是比较谨慎很犹豫于是拿了这个信去请教蜀中的旧臣杨洪说主公让我们兵增援我们该不该兵呢?杨洪说当然该兵了!杨洪说了这样的一句有名的话他说:“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汉中丢了蜀就保不住了这是我们家门口的灾难啊这个时候男的就应该去当兵女的就应该去搞后勤。他说军师——因为诸葛亮现在的职务是军师将军——军师兵军师兵何疑?赶快兵吧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这诸葛亮把军队派到了前线。派到前线以后刘备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个时候等到曹操再赶来增援的时候局面已经不可收拾。僵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在有一天曹操出了一道口令就是这个军队晚上查哨时候的口令鸡肋然后就撤军了。从此汉中归刘备再也没有落到过曹操的手上。
刘备得了汉中以后他又得到了蜀就是整个益州他得到了于是刘备也不客气就在这个地方自称汉中王就称起王来了而曹操永远地失去了统一中国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就有了一个疑问那就是破马、韩征孙权伐张鲁这三件事情成败不一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把事情完全做完那么我们就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法正说“内有忧逼”一定是他的大后方有更严重的问题必须他回去解决。那么我们就要问是这样吗?请看下集——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