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慧眼所见(2/2)
第三个条件就是诸葛亮有一个小***这个***我们不妨称之为荆襄士人集团。就是荆州襄阳地区当时聚集了很多的名士老一辈的有司马徽、庞德公年轻的有诸葛亮、徐庶、石韬、孟建都是一时之选都是人才这些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而且都很看好诸葛亮甚至送了他一个雅号就叫做卧龙先生而且当他们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会隆重地推出诸葛亮。我们知道刘备认识诸葛亮就是荆襄士人集团介绍给刘备的徐庶、司马徽、庞德公等等这些人都做了宣传推介工作所以诸葛亮从政的条件非常之好。
于是我们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他既然有如此之好的从政条件为什么不出山呢?
*三国时期的诸葛家族人才辈出其中最耀眼的星辰就是诸葛亮。由此看来诸葛亮不但有远大的志向还有成就大业的背景和关系网但是有一点令人不解诸葛亮既然如此有条件和能力那么他为什么隐而不出呢?诸葛亮到底在观望什么呢?
这就要弄清楚诸葛亮的志向据说诸葛亮和他的几个年轻朋友石韬、徐庶、孟建一起聊天的时候他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你们几个如果从政至少也可以做到一个郡就是郡一级的官大家说那你呢?诸葛亮笑而不言只是笑不回答其实答案早都有了《三国志》怎么说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什么人名相乐毅是什么人名将诸葛亮的目标很清楚出将入相建功立业惊天伟地。所以他的志向是非常大的他这么大个志向他就必须给自己选个好老板。因为我们知道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人他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就是像曹操那样自己打江山;第二种像周瑜那样帮别人打江山;第三种就是像那些隐士一样我谁也不帮在家待着。诸葛亮显然选择的是做一个贤相做一个名将做一个平治天下的定鼎之臣所以他一定要给自己选个好老板。
那么诸葛亮放眼望去这么多的公司这么多的企业这么多老板选哪个?最方便的是刘表曹操和孙权他也在招揽人才——刘备这个时候还没成气候——他决定都不选择为什么呢?刘表太差、曹操太强、孙权空间太小。刘表的差我们以后再说这里提一句就是当时中原动乱的时候中原很多的人才都跑到了荆州刘表一个都不能用这样一个根本不会用人的人诸葛亮很快地就把他pass了;曹操呢曹操太强了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自己就是一个一等一的人才诸葛亮过去了以后摆哪个位置啊;那么孙权呢孙权这边也不行孙权一文一武两个重臣一个张昭一个周瑜跟孙家的关系非同一般那叫升堂拜母就是张昭和周瑜都是享受了升堂拜母待遇的升堂拜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了孙权或者孙策准确说是孙策了到孙策家里请他们到后堂去拜见孙策的母亲人了干儿子的所以诸葛亮如果到了江东地位肯定在张昭和周瑜之下甚至在鲁肃之下这是诸葛亮不愿意的。
因为诸葛亮的目标很清楚就是我到了这个老板那里一要见用就是被他用第二要重用第三最好专用这个他是很明确的。那么孙权这个地方显然是空间太小。因此对于他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一个什么呢?是一个将来能够成就霸业或者帝业的还不成气候的英雄最好是能够成就帝业就是将来能做皇帝退一步不能成就帝业成就霸业称霸一方也可以但是现在要不成气候是个候补皇帝。也就是说这个人要有志向要有条件但是志向不明显甚至不明确他的条件还不成熟还有欠缺所以才需要我诸葛亮去帮助他。也就是说诸葛亮还要求自己到了这个集团以后有大显身手的空间和可能他是要做事的。那么请大家想想符合这个条件的是谁呢?只有一个人他就是刘备。
*胸怀大志的诸葛亮密切关注着时势和时局。经过一番对比他决定既不选择拥有政治优势的曹操也不选择文韬武略的孙权而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刘备身上。诸葛亮的这一举动成为他让人不解的最大谜团因为此时的刘备还寄人篱下依附于刘表这样一个势单力薄的人为什么会吸引诸葛亮的目光刘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呢?
我觉得刘备作为一个候补皇帝是很合格的第一他有帝王之分就是他有成为一个皇帝的可能性可能性在哪里呢?两点第一出身刘备是刘氏宗室是皇帝家族的人当然他这个血缘关系已经非常淡薄了甚至不大说得清楚但是他亮出这个招牌以后大家都也还认了而且细细排起来当今圣上还得唤他一声叔叫做刘皇叔他是皇帝的叔叔呀那么如果说这个皇帝不中用了换他叔叔来当比换一个外姓人来当在当时还是要方便一些说得过去一些这是一条。第二条呢刘备的形象好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帝王之相不像曹操孙权形象也好的这三个人当中形象最差的就是曹操这也是曹操最后不敢称帝的原因之一是个次要原因但是也是个原因我们今天当然主张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古人不这么看古人他以貌取人很讲究形象的。曹操这个人形象不好望之不似人君一看上去不像个皇帝样这个不行刘备像孙权也像。
第二刘备有帝王之志就是他是想当皇帝的。刘备两个儿子叫什么呢?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封禅是什么呢?封禅是中国古代有德帝王祭奠泰山的仪式这里面有两个条件或者说有三个条件第一个这个祭祀主体只能是皇帝第二个还不是一般的皇帝都可以要有德之君你无德还没有资格第三个就是祭奠是要在泰山上做的。就是在泰山顶上祭天叫做“封”在泰山脚下祭地叫做“禅”合起来叫封禅你刘备如果不相当皇帝你把儿子叫封禅干什么?那说明他想当皇帝。
第三点刘备有帝王之术。刘备这个人自称是汉高祖刘邦的很远很远的后代了我刚才说了这个血缘关系现在不大搞得清楚但是这个人和汉高祖确实是很像也是从小就好逸恶劳吃喝玩乐喜欢音乐、狗、马和女人这个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在什么地方呢?不一样在于刘邦喜欢骂人开口就骂刘备不骂人刘备没有看见过他骂人的记录也就是说刘备比刘邦做人还要厚道至少是看起来做人比刘邦厚道所以他非常得人心。据说他担任平原相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老百姓瞧不起他这个家伙凭什么给我当领导就买通刺客去谋杀刘备结果刺客来了以后刘备按照他接待人才的那种方式又接到了这个刺客和他一起喝酒和他一起吃饭和他一起玩儿玩完以后刺客说我是来杀你的不过我看你这个人这么好我不杀了我告诉你是有人要杀你的。为什么这个刺客不杀他?就是因为刺客看到刘备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表现确实很好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当时一个是保卫地方有别人打过来以后他保卫这个地方第二个救济穷人第三个就是所有的那些士人他也不管人家地位高、不管人家地位低一律平等予以对待只要对方是个士人是个人才他来了以后刘备一定是和他同桌吃饭一起谈话平起平坐很得人心。
第四点就是刘备有帝王之福。刘备是个有福气的人在三国的三巨头当中他和孙权两个都算有福气的。福气最大的是孙权十八岁的时候就接手了一片现成的基业他的父亲孙坚、他的哥哥孙策已经帮他把天下打下来了留下一批忠心耿耿的辅佐他的人张昭、周瑜啊都是非常忠诚的而且在整个的群雄逐鹿的过程中孙权基本上是用不着亲临第一线的自然有人帮他打福气最好。刘备他也算个有福气的为什么说他有福气呢?他刚一出山就得到了关羽和张飞我们知道不管古代的战争还是现代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人才难得啊人才为什么难得呢?因为一个最好的人才我们要求他既忠诚又能干而老板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忠诚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忠诚很难找到又忠诚又能干的这个刘备刚一出道就来俩关羽和张飞真是又忠诚又能干你说是不是福气?
但是他的命运又很坎坷他的道路又很曲折他奋斗了那么多年还是没有根据地还是没有自己的队伍还是成不了气候还是要依附他人。据说有一次他和刘表两个人喝酒然后中途他上了一趟厕所回来以后就流泪刘表说你为什么刘泪啊?刘备说刚才我上厕所的时候低头看了一下现我的两条大腿都长出肥肉来了我可是长期骑马打仗的人啊我的腿上只能有肌肉不能有赘肉我就想起我现在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一事无成所以悲从心来。确实是到建安十二年刘备四十六岁了你要知道古人跟我们现在不一样啊我们现在46岁那叫正当年古人三十六岁就要称老夫了刘备觉得自己真是前途光明我看不见道路曲折我走不完啊。
我们知道刘备他之所以奋斗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能够成了气候是两个原因。第一我们讲他有英雄之志、有英雄之气、有英雄之魂、有英雄之义但缺什么呢——英雄之地就是说他缺一个用武之地这是他缺的第一条。第二他有帝王之分、有帝王之志、有帝王之术、有帝王之福他为什么没有成帝王呢——他缺一条成功之路。他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自己展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而这两样东西这个时候都开始有了因为诸葛亮来了是诸葛亮让他得到了用武之地是诸葛亮为他指出了成功之路所以诸葛亮来到刘备的身边真是刘备的大幸是曹操的大不幸。当然了我们不可以夸大个人的作用后来局势的展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是诸葛亮一个人造成的但是不可否认在那个时代这样的一个人物的出现确实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这就是当时的刘备和诸葛亮也就是说刘备像什么呢?像一家正在展中的民营企业有一点资金有一点经验也有一点点产品但是找不到主打产品和营销路线他缺一个ceo。诸葛亮像一个能干的职业经理人他就是给人家做总经理的他自己没有产业他也不开公司他需要找到一家好公司。所以这两个人后来见面以后那真是叫做一拍即合如鱼得水这才成就了他们这一段君臣际遇千古流传的佳话。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俩谁找谁?按照《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刘备三顾茅庐但是按照《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是诸葛亮主动上门那么我们就要问:究竟是刘备三顾茅庐呢还是诸葛亮登门自荐呢?如果是刘备三顾茅庐那么刘备是去了三次才见着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呢?请看下集——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