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天生奇才(2/2)
*曹操有很多谋士谋士们也都在尽心尽职地出谋划策其中也不乏一些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曹操为什么还要哭郭嘉?并且说出“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这句话?郭嘉和别的谋士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曹操为什么如此看重郭嘉呢?
是因为郭嘉这个谋士很特别郭嘉特别在什么地方呢?特别在他是一个军事天才郭嘉的特点是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这个我们可以举郭嘉参与的最后一次战争为例郭嘉参与的最后一次战争就是征乌丸。
乌丸又叫做乌桓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大本营柳城就是现在咱们东北辽宁省的锦州市这一些少数民族在这个历史时期是站在袁绍一边的。官渡之战袁绍打败了后来袁绍又病死了他的这个权力、他的军队就交给了他三个儿子长子袁谭、中子袁熙、小儿子袁尚而袁绍是指定袁尚做接班人。那么曹操就去打这三个人后来袁谭被曹操杀了袁尚和袁熙就逃到了乌丸准备和乌丸的力量结合起来对抗曹操。那么曹操要统一中国北方必须消灭他们要消灭袁熙和袁尚就必须打乌丸。但是这个仗很难打我们可以看一下地图:曹操把汉献帝接到了哪里呢?许都就是现在河南的许昌。他自己把自己的大本营设在哪里呢?设在邺城也就是现在河北的临漳。那么乌丸在哪呢?在辽宁省的锦州所以这个路途非常遥远。当时很多人反对曹操打乌丸事后曹操还特别奖励了这些反对他打乌丸的人因为这一仗打得太险了曹操说你们的意见是长久之计我的取胜是侥幸的这个故事我们以前也讲过了。那么这些人反对打乌丸的理由是什么呢?两条第一条他们说袁尚和袁熙是亡虏是两个打败了仗的家伙乌丸是夷狄是少数民族贪而无亲就是这两伙人他是搞不到一起去的他们不可能联合起来不用打。第二个顾虑就是我们如果劳师远征、虚国远征我们南方的那个刘表会来打我们因为刘备这个枭雄现在跑到刘表那儿去了刘备肯定怂恿刘表来打我们这也是后顾之忧啊。
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是吧但是郭嘉主张打。郭嘉主张打有三个理由第一他说乌丸是远但是正因为乌丸远所以他们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去打他这叫做“恃远无备”他是没有准备的如果我突然袭击一下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这叫做“可以打”。第二个理由呢就是袁绍对乌丸是有恩的袁绍的儿子跑到乌丸去以后他们肯定会结合起来他们一旦结合起来不但是统一中国北方的目标不能实现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占有的冀州和青州说不定都不是我们的了这叫做“应该打”。第三点刘表这个人来偷袭我们要不要担心?郭嘉说不用担心为什么呢?郭嘉说刘表“坐谈客耳”什么意思呢?说刘表这个家伙他是个夸夸其谈的家伙坐在这儿聊天可以打仗他不行;是的刘备是到了他那个地方刘备也确实是个英雄但是刘表是不会信任刘备的因为刘表很清楚刘备的能力在自己之上他绝不肯也不敢信任刘备;而且刘表现在此刻是根本不知道拿刘备怎么办信任他吧委以重任吧派以重兵吧怕刘备将来夺自己的地位不信任他吧刘备怎么肯给他出力呢。所以郭嘉跟曹操说明公放心刘表肯定不会来袭击我们。
这个就叫做料事如神啊!果然曹操的军队出以后刘备就建议刘表说我们现在趁虚而入赶快打到许昌把皇上接到我们荆州来就是襄阳我们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刘表说啊等等吧看看吧想想吧他不动弹刘备是没有军队的刘表不派兵刘备就没有办法。等到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乌丸干掉了以后班师回朝的时候刘表才来找刘备说哎呀兄弟这个事好像是你看这个我错过一次机会了。唉刘备拿这个不争气的宗室——都是他们刘家人嘛——没有办法只好说啊也没有什么关系啦现在我们反正是一个战争年代机会多得很这个只要下回咱不错过了就行了啊。其实刘表哪里还有机会啊?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了乌丸十三年就来打刘表曹操是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打刘表的八月份刘表就死了他哪里有机会?没有机会。这就是郭嘉的料事如神。
那么我们现在就知道郭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他是什么呢?他是看透了人。他最早看透了袁绍他知道袁绍成不了大气候他投奔曹操;他后来看透了吕布曹操征吕布的时候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候曹操准备撤兵郭嘉要他打下去把吕布灭掉了;他看透了孙策这个故事以后我们再讲;他看透了刘表他几乎把曹操所有的敌人都看透了而且他也看清了自己的主人。郭嘉去世以后曹操上表朝廷要表彰郭嘉、奖励郭嘉曹操说了这样的话他说每次重大行动之前我曹操往往决定不下来都是郭嘉当机立断所以平定天下郭嘉的功劳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在每次重大的军事政治行动之前都是郭嘉替曹操出谋划策而且做出决定那么郭嘉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把曹操看得很清楚他知道曹操是一个能够接受、采纳正确意见的人如果是像袁绍那样刚愎自用、像袁绍那样嫉贤妒能、像袁绍那样犹豫不决、像袁绍那样自以为是郭嘉的智慧又有什么用呢?你要知道郭嘉出的是险招啊。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打仗的时候孙策准备从南面袭击曹操也是到许昌去抢皇帝也是郭嘉断定他不会来。
*现在我们知道郭嘉对于曹操来说确实非常重要。郭嘉来到曹操身边后曹操一路凯歌伐吕布、战袁绍、征乌丸一切都很顺利成功地平定和统一了中国北方这里面郭嘉的建议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按理说像郭嘉这样聪明绝顶的人该不会看不透刘备吧那么郭嘉对刘备是什么态度呢?
在对待刘备的问题上曹操集团是有两种意见的一种意见主张杀了刘备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不能杀刘备郭嘉的态度记载在《三国志-郭嘉传》裴松之的注里面裴松之并列了两种郭嘉的意见。第一种是《魏书》上说的说曹操去找郭嘉说现在大家都说刘备这个家伙那不是个什么善类放在我这儿肯定是要给我惹是非的要我杀了他你觉得怎么样?郭嘉说明公你手提三尺宝剑起义兵诛凶暴你靠的是什么?诚信啊你靠的是诚以待人才有今天现在刘备一个英雄走投无路来投奔我们我们如果杀了他天下人会怎么想呢?所以郭嘉说不能随便杀:
“以一人之患绝四海之望请明公慎之。”
另一个记载是《傅子》《傅子》这本书里面讲曹操放刘备郭嘉赶快去找曹操说刘备这个人放不得的因为他是英雄他放出去肯定他要闹出些动静来郭嘉说: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敌人放走了以后后患无穷明公你要早做安排。也就是说有人要杀刘备郭嘉说杀不得有人说要放刘备郭嘉说放不得所以裴松之的注说这两个是相反的啊。其实不相反是一致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郭嘉从来就没有说要杀刘备郭嘉说的是“宜早为之所”就是刘备这个人你一定要早做安排安排不等于杀啊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周泽雄先生的观点周泽雄先生说郭嘉的主张是既不能杀、也不能放怎么办?软禁你把他软禁起来嘛,既不丢失人心又不放跑敌人。但是很奇怪的是曹操这回怎么好像没领悟啊这也可能这个事情实在太敏感了郭嘉不便说穿没有把软禁这两个字说出来只是说你早做安排曹操也不知道一个什么原因他就没明白。当然了就是曹操也好、郭嘉也好都是人不是神他再料事如神他也算不到六年之后隆中会走出来一个诸葛亮这是他算不到的这叫做人算不如天算。
*刘备有了诸葛亮三国的历史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的事业越做越大最终三分天下建立了蜀国的基业。而郭嘉辅佐曹操也使曹操的事业一帆风顺成功地平定和统一了中国北方。所以诸葛亮和郭嘉对他们的辅佐对象来说都非常重要那么在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诸葛亮和郭嘉是三国史上非常难得的两个天才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地方第一他们都是少年天才郭嘉出山的时候27岁诸葛亮出山的时候26岁而且一出来就表现得非常地成熟对于时局看得很清楚而且每一个主张都能够实施;第二点这两个人都审于量主就是这两个人都会为自己选老板郭嘉是先投靠了袁绍然后改换门庭去找曹操诸葛亮是坐在隆中不动等着刘备出来而且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给自己选老板呢?是普天下的人都认为袁绍是个绩优股的时候郭嘉一眼就看出袁绍是垃圾股是普天下的人都认为刘备是垃圾股的时候诸葛亮一眼就看出他是绩优股这两个人现在要炒股票那不得了我们就别干了这事那钱都被他们赚了;第三个呢他们都谋功为高他们对各自集团的贡献都非常之大;第四个呢他们都忠心耿耿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郭嘉也是这样后来曹操回忆郭嘉说郭嘉这个人身体不好看来这个年轻人是比较弱的体格不太好而且生活也不太检点可能酗酒之类的事情也是有的所以38岁就去世了他说郭嘉其实是知道自己的他总说我身体不好我不适合在南方生活我如果到了南方我肯定要死但是每次跟他讨论问题的时候他都说要打荆州曹操说这是拼了命来为我立功啊说我虽然现在给他讨了封、讨了赏、写了很多文章来表彰他可是对于一个死了的人有什么用啊!郭嘉啊奉孝啊所以他才痛哭流涕地说:痛哉奉孝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第五个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与托以后世有关诸葛亮这个没有问题刘备是托孤的白帝城托孤把刘禅托给了诸葛亮而曹操自己说他也是准备自己百年之后把后事托付给郭嘉的没想到郭嘉先我而去。
所以郭嘉的去世对于曹操来说真是重大损失由于他的提前去世我们看不到曹操把后事托付给郭嘉的那一天;也由于他的提前去世我们没能看到这两个天才的斗智如果郭嘉还在他和诸葛亮肯定有一场智斗的戏好看这个我们没看上;也由于他的过早去世他的名气没有诸葛亮那么大他的形象没有诸葛亮那么闪光。诸葛亮26岁出山54岁病逝为刘备集团服务了28年其中有11年是大权独揽。而郭嘉呢27岁出山38岁去世为曹操服务了11年官职只是军师祭酒军师祭酒就是参谋连参谋长都不是作为后来人我们确实为郭嘉感到惋惜。郭嘉的不幸是曹操的不幸是刘备的大幸何况刘备现在已经有了诸葛亮了。
奇怪的是诸葛亮这个人在此之前一直隐居在隆中他似乎一直在等待着刘备对他的召唤。这就引起了我们的一个兴趣我们很想知道刘备身上究竟有什么东西让诸葛亮这个天才如此地看重呢?请看下集——慧眼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