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品三国 > 拷问易中天

拷问易中天(2/2)

目录
好书推荐: 女贼传奇 混元开天经 傲国志 火影之祖巫之力 神仙眼 威龙中华 中华异史 黑领 捕快网游录 玄天邪尊

易:一集大概需要五天的准备时间讲一集案头工作要做五天。

主持人:那案头工作都包括?

易:案头工作包括看书、思考、结构、写成文字我每一集是把全文写出来。

主持人:那大概一集比如像《汉代风云人物》文字量大概是多少?

易:七八千七千到八千。什么都不能干。

主持人:就是为了这电视上所呈现的不到一小时的节目。

易:因为我所有的书虽然以前都读过这次得重读要确实。而且你知道我们所使用的书像《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它都是叫做纪传体的史书它的特点就是同一个事件它的记录可能分散到好多人的传里面那么你在谈这一个事件的时候必须把相关所有的人的传都要看一遍;然后如果对这个传历史上有不同的解释你要把相关不同的解释都找来然后你把这个事情弄清楚了以后你才能选一个主题写成一个六千五百到七千字的文稿;这个文稿做完了以后还没有完我必须把它转换为电视语言就是这里面有几个转换。

主持人:您做完了以后您理解的电视语言跟您的文稿语言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易:电视它是一种节目所谓电视语言曾经有人总结出怎么说呢叫做“易中天式”的谈话方式。

主持人:已经把电视语言已经是冒号“易中天式”的。

易:对对这个也是我做谈话节目做出来的当主持人提问的时候你必须立即把你的结论性的、精彩的东西先抛出来然后再解释。那么作为一档电视节目你必须保证它的开头是吸引人的一下子能把观众抓住。

主持人:你已经说你已经是直接地抓住了电视节目的规律。

易:然后你还要层层设置悬念因为《百家讲坛》一共43分钟43分钟你一个人在那儿唠唠叨叨讲会引起收视疲劳的这个时候你要把握观众的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你要抛出问题或者要有出彩的语言或者有好听的故事或者要有包袱。

主持人:那么做完这个《汉代风云人物》之后再做三国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还是您需要考虑我是不是要做三国?有过这种考虑吗?因为我看您的作品中对《水浒》的研究也有。

易:你又刺探“国家机密”了。

主持人:这怎么叫刺探“国家机密”呢?

易:这是《百家讲坛》他们策划的!

主持人:噢他们策划的。我现您的演讲当中或者您的授课当中很多是对那时候的历史人物在某一历史瞬间的他的真实的心理反映您有很多的揣度您依据的是什么?

易:两个依据第一个是史书上的有关记载有些记载是有细节的再一个就是对人性的掌握因为人性是永恒的古时候的是人我们今天的人也是人我们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完全可以揣摩古人的心理。

主持人:您看我对您的第一印象是来自于我看您的《品人录》里对于曹操的评价。

易:可爱的奸雄。

主持人:对像您可能对曹操有一份偏爱。

易:不是我其实是希望把三国人物一碗水端平都是以一种客观的、公平的、尽可能真实的这么一种态度去看他。但是我反省一下自己可能会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当我在讲到某一个人物的时候我为了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以便我们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在讲到某一个人物的时候自己就变成他了。所以当我讲完这个人物的时候我会出来但是在那一刻在那一刻可能会和这个人物合二而一了。而我刚开始前面是以曹操为线索的一不小心人家就说我是可爱的奸雄但是实际上我将来讲到别的人物的时候可能也会出现这种问题。这是一个学文学的人来讲历史可能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我小心一点就是了。当然有些人我是不会变成他的比方说董卓我肯定不会变的。

主持人:很多人可能对易老师的熟悉还是通过节目对节目的易老师可能只停留在某个历史阶段或某个历史人物的演绎当中但是对易老师本人的很多判断可能现场很多人还不是非常了解大家或者从只言片语或您不过五百字的简历当中。我一看您新疆建设兵团这段经历对您日后的成功是一种苦难的一种积累?

易:我是1965年高中毕业以后就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边疆参加生产建设兵团。

主持人:您的家乡是在湖南。

易:我是这样应该说祖籍湖南我的出生地也在湖南我的父亲母亲都是湖南人我出生在湖南长沙湘雅医院因此无论从祖籍还是出生地我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可是六岁我就随父母到了武汉在武汉度过了中小学时期高中毕业以后就到新疆去了。那个时候其实是满怀雄心壮志的。

主持人:那会儿对于人生的设计有吗?

易:有当时我读了一本苏联小说作者叫薇拉凯特琳斯卡娅书名叫《勇敢》写一批共青团员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到西伯利亚建设一个也可以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城市叫共青城那本书给我影响非常大我觉得我也应该到新疆去也建设一个共青城所以我那个时候一去他们把握分配到哪儿呢?新疆建设兵团农八师共青团农场!哎呀我太高兴了我就想弄一个中国式的共青城他就把我弄到共青团农场去了。

主持人:您这应该是团中央书记考虑的事。

易:我就觉得到那个地方去参加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然后我把这个经历我也写一个长篇小说啊!

主持人:还是文学青年的底子。

易:对但是紧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然后整个生活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那个地方我有这么一个说法我说在那个被诗意地描述的地方我明白了生活不是诗。

主持人:您仍然用文学青年的方式来定义那会儿的生活不是诗。

易:是被诗意地描述的地方。

主持人:那从什么时候您觉得可以重新开始?

易:这个要感谢小*平同志恢复了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人建议我去参加高考。

主持人:那时候你已经3o岁了1977年恢复高考。

易:对3o岁。

主持人:那会儿已经结婚了吗?

易:结婚了但是我觉得我不敢去考。

主持人:为什么?

易:因为我那时候在一个中学当老师教毕业班。

主持人:我顺便介绍一下咱们《百家讲坛》里讲得不错的好多都是中学老师出身的底子阎崇年易老师啊刘心武都是中学老师的底子所以现在在下面坐着和电视机前中学老师的同志们可以做好准备二十年之后《百家讲坛》是您的天下。您接着说。

易:我是毕业班的老师。

主持人:您怕误人子弟。

易:不是我怕我和我教的学生一起下考场他考上了我没考上。那就没脸教书了!

主持人:您哪会儿教什么教语文?

易:教语文你说那考场上的事能有把握吗!是不是万一他考上了我没考上怎么办呢?那么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考试我说我考这个。

主持人:考研究生目标高。

易:对啊我一高中生我考研究生没考上不丢人考上了算我赚了四年。

主持人:那当时是含辛茹苦考上研究生的还是天生丽质?

易:应该说是就应了那句老话叫做机遇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主持人:总是给班主任准备的。

易:我倒也没存心准备考什么研究生那时候还没有这个知识但是在那动荡的十年当中我没有中断读书这个读书倒不是出于功利的考虑纯粹是一种爱好。那么能读的书不太多但是挺管用我那时候通读了《**选集》基本读完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读完了鲁迅选集然后我还暗藏了两本唐诗宋词。

主持人:是从家乡带过去的?

易:对那个是暗藏的。

主持人:当时真有人查吗?

易:有人查没人的时候可以看好在我们在军垦农场有文化的人也不多。

主持人:不知道您在看什么。

易:对外边弄一封皮红封皮可以蒙混过关。那么应该说多少有点准备。然后我花了三个月的准备时间当时在床头贴了一条标语激励自己的标语:“三个月等于三年”我就说我三个月至少要达到大专水平要把那书都读完。然后去考研究生一下就考上了。

主持人:也给自己惊着了吧!

易:啊应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主持人:那当时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可以彻底变化?

易:也没有那么想觉得也就是考上了一个研究生当时最兴奋的……

主持人:是“领导”?也不是“领导”。

易:你说人嘛大家都兴奋家里人都兴奋朋友们都高兴。就是我自己最兴奋的事是什么你猜猜反拷问。

主持人:我把这机会留给现场的观众大家来看看刚才易老师最兴奋的事。

易:可爱的奸雄。

主持人:来来来现场有吗?

观众: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可能可以公开地去看唐诗宋词了?

易:那个时候已经可以公开了。

主持人:对这段历史情况还不是很了解。

观众:我觉得是不是可能文革之后第一批研究生啊?

易:是第一批但是这也不是让我感到特别兴奋的事。

观众:我觉得是没有“领导”管理了可以自由了?

主持人:“领导”现在还管着呢。

观众:可能印证了三个月等于三年那句话?

主持人:行了我看现场要猜对恐怕也不是很容易我来猜一个挣的钱比当老师多了吧!

易:那倒不是是我复试的时候因为它有一个初试还有一个复试复试的时候是面试我到了武汉大学走过它的图书馆我说如果我考上了研究生我就可以在这个图书馆里天天看书啦!因为他们没有经过那个时代他们不知道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时代尤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连队里面根本看不到书的。

主持人:那在武汉大学以及今后的生活都是完全按照一个在学校当中学者的成长历程您一步没落地完整地走了过来。

易:大概吧。

主持人:大概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觉得自己人生的道路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易:我觉得人生道路选择也无所谓正确不正确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是别无选择所以在我的辞典里面没有什么最好啊最正确啊或者唯一正确啊什么最喜欢啊没有这些词我觉得只有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能够争取的不应该是最好是最不坏。世界上没有最好能做到最不坏就应该心安理得或者说心满意足了。

主持人:有没有想到过让更多的人知道您的所思所想?

易:这个想到过。

主持人:那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强烈愿望我让别人了解我?

易:1994到1995年那个时代在出版上有一个问题实际上早就生了大概从1988年开始在出版上就有了一个问题就是学术著作出版非常艰难因为购买和阅读学术著作的人越来越少。那么很多人为了出一本自己的著作要去找赞助要去弄课题费或者实在没有办法自己从有限的收入当中挤出一点钱来出然后印个几百册上千册送给同行、好友。当时我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我说这样一种出版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那比方说我做的工作是文学、史学、哲学文史哲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类的幸福那么人类的幸福包不包括我们当下正生活着的这些人的幸福呢?包括吧既然包括我们当下正生活着的这些人的幸福你是为他们的幸福服务的那么你该不该把你的学术研究成果交出来交给大家呢?应该。那么既然你要把你的学术成果交出来交给大众、交给社会最佳途径是什么呢?

主持人:运用电视传媒。

易:那么得出的结论是应该为当下正在生活着的人们服务应该换一条路走。

主持人:那您那会儿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决定?有吗?

易:有啊我当时就写了后来“品读中国”这个书系“品读中国”书系它是一本一本写出来的先后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最后到2ooo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集中做成一个书系推出来。

主持人:可能在学者当中您刚才说了有在自己的书斋当中苦读、苦做、苦修也有像您这样在别人看来非常风光的学者其实您自己更愿意选择的学者的道路和类型是什么样的类型?

易:大家认为你就是自己的一个邻居、一个亲戚、一个朋友、一个熟人他不觉得你和他之间有多么遥远的距离也更不会觉得你是高高在上的在那儿传道、布道、传教、说教、教训啊应该是这样就是一个普通人。而且我现在品汉代风云人物也好品三国也好我做的工作都是这样一个事就是把历史人物全部还原为普通人和我们所有的在场的观众、电视机跟前的观众一模一样的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的人都是这样的普通人我要让我的观众们看历史人物就像看他邻居一样来看。

主持人:您看我从《汉代风云人物》的节目开始看到您一直看到现在的您的品三国系列能不能告诉我们今后要播出的三国系列跟以往的节目会有什么不同吗?因为我的第一个观感是易老师的型生了变化因为大家看到《汉代风云人物》的时候恣肆飞扬、乌云翻滚的头。

易:有人说是方便面。

主持人:还是质量比较好的方便面现在你看非常地妥贴而且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形象这是我能看到的您告诉我们一些其他的会有哪些变化?

易:品三国应该说是有一个总体规划它的做法是这样的十二集一个部分或者说一个系列它整个的节目事一个跨年度的大型系列节目。然后其中又分为若干个小系列每一系列十二集一条主线牵出相关人物、事件和问题它是一个三维结构人物、事件、问题三维结构。那么第一个系列“魏武挥鞭”以曹操为主线一直讲到官渡之战以及官渡之战的教训、曹操的用人之道这十二集已经全部制作完毕。然后从5月14号下一个星期天就开始播第二系列叫做“孙刘联盟”从“青梅煮酒”开始然后从曹操引出刘备然后引出郭嘉引出诸葛亮引出孙氏家族引出周瑜、鲁肃等人物一直讲到赤壁之战第二十四集是“赤壁疑云”这又是一个系列又是十二集。然后再下一个十二集我现在就不说了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的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进程这样一个顺序往前推进。那么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按期、按设想实现的话在最后的部分会有一个三国英雄人物排行榜。

主持人:您给列一个排行榜。

易:列一个排行榜。

主持人:现在脑子里已经有成型了吗?

易:已经有了。

主持人:今天方便公布吗?

易:这个排行榜现在除了我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知道。

主持人:好我们今天谢谢易老师因为今天易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最鲜活的易中天因为我们以往没有这个机会因为以往的易老师站在讲台之后所以感谢易老师而且我很认同易老师的说法我愿意把易老师当成我的邻居当成我的朋友欢迎您经常来北京欢迎您经常来中央电视台继续我们的精彩的《百家讲坛》也继续一个精彩的易中天谢谢。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