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2/2)
贺红梅心中一喜眼光中水波荡漾:“原来这两个人不但是年少有为还如此的重情重义还真是难得呀。”
贺远山却从张朝龙的话中听出了破绽他赶忙问道:“若是按你说的此刻东疆形势已经稳定怎么那些官员还不回到东疆来呢?”
张朝龙鄙夷的一撇嘴:“切就那些个龌龊官员他们有那个胆子回东疆吗?正气山庄的团练就是战斗力再强毕竟也只有八千余人。而东疆一共有三郡九府二十八县单靠着正气山庄的团练再怎么也管不过来呀。所以咱们东疆三郡之内也就是辽阳还安宁些。其他地方的仍旧有匈奴骚扰。至于辽阳府的官员嘛他们几乎全都被正气山庄聘用了每月干领几百两银子的薪水又什么事都不要干。乐也乐死他们了哪还肯当官。”
贺远山等三人相视无语过了半晌贺远山才开口问道:“若是百姓有什么纠纷该怎么办?若是有人犯了法纪该怎么办?没有官府百姓们有谁来管这样一来不是乱套了么?”
“没有官府百姓们当然过得更好了哪里会乱套。二位庄主协助每个县都设了申明亭每个申明亭都有四十五名百姓们自己选出来的长老。然后再由这些长老选出每一村的村长。若是村长贪渎枉法可以去申明亭申诉只要查明属实村长就会被撤职。若是申明亭也不理会那么到了申明亭换届选举的时候你就不投原先那些长老的票就行了。这样一来出来理事的才真正是民之公仆哪有人敢随意枉法呢?除非他只想做一任的官。”
“那么城市该怎么办?村长只能管理一个村庄而已城市由谁来管理?难道由四十五名长老一起管理么?”
“当然不是四十五名长老中会选举出一名席执政官任期一年若是他这一年做的好第二年自然还是他做若是做的不好长老们便会顺应民意让他下台。卓庄主还说了这个方法叫做市民自治。”
贺远山彻底无语了好半天他才恨恨地一拍大腿说道:“说到底还是官吏无能似通辽郡府驻节的这等大县按例有三千兵马驻防。若是官吏稍有勇气再加上将士用命也未必不能与匈奴一拼。何须仰仗正气山庄中人。”
“三千兵马?”张朝龙笑了起来:“便是辽阳一郡也没有三千兵马最多只有几个卫所几百人意思意思的驻扎一下匈奴来了他们还得向正气山庄求援呢?”
“那么其他的士兵呢?”
张朝龙对着贺远山摇摇头仿佛在嘲笑他的不开窍:“若是有这么多士兵一年人吃马嚼的加上饷银得用多少银子?你以为躲在北平府里的那些个高官是靠什么钱花天酒地的?告诉你吧整个东疆也不过五千边卫军而已还是分散在各地的。若不是有正气山庄护着说不准匈奴早把东疆给并吞了。”
张朝龙喝了一碗酒歇了一口气又续道:“现在东疆各地都纷纷仿照辽阳组建申明亭各地豪强也纷纷巴结正气山庄求他们派人训练自己手下的团练。东疆境内已是正气山庄一家独大了。老百姓们都盼望再过几年正气山庄能够整合全东疆的势力彻底把匈奴人给打疼打怕。毕竟现在的东疆只有正气山庄才能对抗匈奴。”
贺远山听了先是一惊:难得这正气山庄的势力已经逐渐延伸到整个东疆了么?那再过几年等他们将东疆整合成一个整体就算是要裂土封王也不是不可能的。想到这一点之后他又止不住地起愁来:这正气山庄势力如此庞大手头上可用之人又太少实在是难以和他们对抗。何况正气山庄的这两个庄主似乎也并不完全是普通的草莽豪杰通过组建申明亭一事便可以看出他们的政治水准那不是一般的高。这申明亭既符合律法又在不动声色之中抢去了辽阳的行政权利还在老百姓心中拥有不错的声望。如此一来便是他这个太守正式上任怕辽阳的百姓也不会卖他的账。最后也逃不出被架空的结局。
虽然贺远山心中烦闷不过身为上位者喜怒不形于色那是基本的要求。所以他还是强打起精神拉拢起张朝龙这个通辽县最后一个官员来:“张典史似乎在通辽过得不怎么样啊看你刚才吃饭的样子足有三天没吃饱饭了吧。在妓院门口卖烤红薯毕竟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不如跟我一起干吧。若是干得好日后再升上几级当个县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张朝龙憨憨一笑道:“这几日的确没有吃饱不过那还不是因为贺大人您要来么?至于今后的出路我倒是找到了一条倒不劳贺大人费心了。”
“为了我?”贺远山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为了我吃不饱饭呢?张典史说找到了出路可又有哪一条出路比做官还要好呢?”
张朝龙又笑了可他现在这笑容在贺远山看来却显得无比的可恶:“正气山庄二位庄主吩咐我在郡守衙门口等你把辽阳的情势一五一十完全不带任何偏见的告诉贺太守。我为了见您寸步不离地在衙门口守了三日自然是饿了。至于我的出路嘛当然是到正气山庄打工喽。杜庄主答应我只要我能将自己对东疆的看法毫无偏见地说给大人听那么就让我进正气山庄的一个分公司当掌柜这可比当一个小小的典史要强多了这年头在东疆政府官员下海可是时尚。”
贺远山等人呆若木鸡。张朝龙却又象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拍脑袋说道:“对了卓庄主在飘香院摆好酒菜等您呢贺大人您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