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查出真相(1/2)
太原知府居然真的没有接到姬家的书信!
“这就奇了!”严树说:“可以问一问到米脂的捕快,我们家老爷子亲手交给他的。”
知府表示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还晃着肥胖的身体前前后后地跑了好几圈,忙忙碌碌显示着殷勤。“本府对于此事非常关切,一定要查!”
士节和胡师傅都感到意外。
回到了住处,严树解释说:“我们告的表面上是太原知县,其实告的就是他太原知府啊。境内有了大盗劫案不能破获,在他的京察和上计项目上便很不好看了。当官再糊涂也得想捞点儿政绩作资本往上爬啊。哦,再换句话说,当官儿的最喜欢的不是钱儿,他有的机会捞钱儿啊,所以,官声是他最看中的。这里并不是他最大啊,眼皮底下就是山西省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的,他能不担心?所以,我们只一告,就由被动化主动了!”
“高!姑爷这一着真是高明!”胡师傅敬佩地几乎要五体投地了。
二公子还是发愁,觉得没有一点儿头绪。
严树道:“事情先稳住了,我们下一步的关键是想方设法破了六万两货物被劫的一案,把这银子重挖回来。如此,则王元宝的借款和潞安府的赊欠都可以还清了,否则,四万多两的亏空谁也当不起。”
“破案?”
“是啊。这才是一个棋筋!一活则全盘皆活。一死则全盘皆输。”
“那可是官府的事情,咱们谁有这个本事!?”
“没有那个本事就别来了!反正不破了此案整个事情就不能打开死结。”
洪峰和自成也着急:“好,我们就去找那个锦衣卫的混蛋千户拼命?”
“非也!你敢肯定是人家做的?”
“黄师傅说的这么清楚还能错吗?再说连大公子也这样看法。”
“黄师傅说的一定就对吗?大公子在这件事上被别人下了套儿,早已乱了分寸,他的一些猜测只可以参考,不可以做定论。”
“那是谁做的?”
“不管它是谁做的,但是我很高兴的是一点儿:它不是太原知府做的!从各种情况看来,他做的可能xìng不大这样,我们就可以依靠官府的力量来破获了!”
“你怎么知道不是官府做的?”
“区区几万两银子,还是货物,在自己的任内闹这么大的动静还不值得!”
严树再次拜见了知府,并且向他强调了破获此案件的重要xìng-------姬家可以平安,也会向内阁首辅禀报-------你的升官机会就来了!
其实严树也知道姬家和叶家并没有多大的亲近关系,姬家的大小姐毕竟是人家叶家的儿子偏房,在那叶家还不知道当人看待不能呢。可是,在严树的如簧之舌下,就把大小姐在叶家的风光体面吹嘘得有鼻子有眼儿,惊得知府连连点头。
知府高兴了一会儿就发愁。“事情已经过了很久,基本上没有头绪了。我已知会过太原知县,他为此头疼得很呢。几乎要来向我辞职啦。”
“老大人,太原是一座府城,又是一座省城,这事情处理不了,谁都不好看啊。”
“是啊,本府作难呐#8226;!”知府大人紧锁眉头,在屋子里转个不停。
严树等他转了好些圈,急得已经上了火,轻轻一笑了:“大人,这事在小子这里可是已经有了点小眉目!”
“什么?”正担心自己的无能要遭叶家报复栽赃责任前途堪忧的知府好象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啊?那快说呀!”知府高兴得胡子乱颤,脸上的肥油汗浸浸地往外冒:“要真是破了案,哈哈,本知府大人也少不了给你厚赏!”
“哦?”
“唉,其实本府心里为这件事也很犯难!”
“大人,你马上把几个到米脂报信的官差拿来问问即知!”
“他们能知道啥?”
知府按照严树的主意,开始查问,两个官差说已经把书信交给了府衙的张书吏了。
张书吏被传来时晕头转向:“是啊,我接了啊,可是我已经交给了赵书办了。”
赵书办被传来时,也老老实实地说:“我交到刑名王师爷的签押房了啊。”
“有没有交给他本人?”
“没有!”
刑名王师爷也被迅速招来,他睁着两只大眼发呆:“我什么时候见过这封书信?”
知府又问了好多,赵书办和王师爷之间,书信丢失了!
两个人都虚黄着脸庞战战兢兢地等着知府大人决断。
知府铁青着脸,凶神恶煞地咬着牙。
“来人,把他们两个给我拿下!重刑伺候!”
看来,这件泼天大案件,把个知府大人惹急了!
赵书办和王师爷当时就迷了:“天啊,冤枉!”
严树赶紧阻止他。先放了两个。
知府赶紧陪笑:“一定是他们两个中间有一人做的!”
严树摇摇头:“小人觉得他们两个都不会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