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马洪线(1/2)
麦克马洪线(英:McMahonLine)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处,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的尖高山,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这是传统说法,但根据矢量地图的测量方法,这块地方的面积大约是6.7万平方公里)都划进印度去。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
历史
第六世**喇嘛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的中心城市达旺。
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什么此事,**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
1913年10月13日,西藏、英国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代表在西姆拉举行三方会谈。西藏的立场是要求承认和保证其完全完整的独立地位,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则坚持西藏是中华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求拥有西藏的外交和国防权利,以及一定程度的地方行政权利,英国则以划分外藏和内藏的方案进行调和,并据此达成了一个三方协议,但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最终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并拒绝承认英藏双方签订的任何条约和协议,即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单方面将部分西藏领土划归印度。结果这次会议并没有任何成效,而中国亦一直没有承认过麦克马洪线,直至1940年代印度独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边境问题一直都是悬而未决。
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会谈,在会上英国全权特使威廉-亨利-麦克马洪提出麦克马洪线为西藏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该线将藏南地区割与英国。后来英藏代表皆签字批准该线,中方代表则因中央政府反对而没有签字。中方至今的观点是: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因此西姆拉会谈条约只有单方签字(即英国),应视为无效。中国所坚持的是中印传统线。
1954年,印度在该地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图首次把麦克马洪线从1936年以来注明为“未标定界”改为“已定界”。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国曾经夺回藏南,中国在战争中取得全面胜利,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退回实际控制线。印度在1982年建立阿鲁纳恰尔邦,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但中国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以夺回该土地。
1972年印度将该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6年底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翌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即“旭日之国”。
中国政府不承认该邦的合法性,该问题尚在搁置中。现时印度军方在本邦与邻国的边境都布置了很严密的军事防守。一方面,由于本区的问题已引起来自中国的关注,使他们担心中国可能会再度越境取回本邦;另一方面,本邦北面与缅甸及那加兰邦的边境有那加基督徒军事集团活跃,所以外人进入本区,都要取得特别的许可证,才可以进入。
有关藏南的另一种说法是,藏南仍在中国政府的控制中,各种说法不一,均有待证实。
现状
时至今日。不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华民国政府都坚持要恢复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原来边界。结果这条边界引致1962年地中印战争。今日中印实际控制线与此线走向比较相近。但并不重合。
其他看法
有观点认为。中国与缅甸地边界线北段。属于麦克马洪线向东地延伸。其论据是这段边界与麦克马洪线同属于英国殖民当局单方面制订地、沿分水岭和山脊线划定地边界。传统地中国领土包括今缅甸北部地野人山地区。
前景
2003年以后中印边界谈判透露出来地迹象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可能承认麦克马洪线为正式边界。但希望收回面积约为2000平方公里地达旺地区(Tawang)。
外部链接
西行漫记--西藏
谁承认屈辱的麦克马洪线
前驻印度大使:麦克马洪线无效中印已多次会谈
反对放弃藏南、反对承认“麦克马洪线”倡议书
麦克马洪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