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7——38回)(2/2)
“我双腿伤成这样,你没看见吗?”
布袋和尚看着寡妇满脸的泪水,觉得好笑:“女施主,要么,你在此等着,我下山喊人背你……”没说完,山下来了大批僧人和帮工,陈居士拄着拐杖走在头里,看见山上只有布袋和尚和寡妇两人,大声喊道:
“高僧,你与女主人上山早啊!”
有些油头光棍开玩笑道:“喂,和尚,女主人是上等货哪味道怎样?你俩怎么不在家里歇着,跑到野外来了?”
寡妇一听话里有话,话里有骨头,顾不得伤痛,还嘴骂道:“放你的屁!山上被你们砍成秃头那样了,不能让我看一眼吗?砍别人山上树木,自然不心痛,砍我山上的树木,我能不心疼吗?我寡妇人家,靠这点树木过rì子,往后怎么养活幼儿?你们替我想过没有?你们太恨心呀……”说罢,又哭出声来。
布袋和尚心里十分清楚,寡妇骂的是帮工,其实是骂给他听的,便好心劝道:“女施主,我们在你山上砍了这么多树,你一定心痛。但这些树,已经被白蚁蛀上。如果三年不砍伐,满山杉木要被吃光枯萎。烂在山上反不如砍伐派用场。”
“你说得好听,我山上长成这么好的树林,容易吗?化费了多少功夫,我丈夫管理这批树林断送了xìng命,他尸骨未寒,我把他的心血毁掉,对得起他在天之灵吗?我对不起死者,更对不起幼小儿子啊……”
“当时你不是说过,同意布施一布袋木材吗?树已砍,哭也来不及了。”
“一布袋能装这么多木材吗?你哄三岁小孩去吧。”
“你不信,到时候看好了。看我怎么运走这些木材?”
陈居士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爬上山,一看山上砍成这样,一棵象样的树木都没有,也觉得不对劲,便走到布袋和尚跟前道:“高僧,你不知道,咱山里人在山吃山,是砍得太过份,太过份呀。”
布袋和尚笑道:“高士有所不知,这块山上,白蚁上树,再不砍掉,全部蛀倒,留下一棵反成祸害,不如全部砍光,不留祸根。”他拍拍自己的头皮,对围他的僧人和帮工们道:
你们瞧瞧,如果我头上长满虱子,只剃掉一半头发,虱子会爬到没剃的头发里。所以,只有把头发全部剃去,虱子没有生存的地方,才能全部除尽。你们说对不对?”
边上人听后哄然大笑。寡妇看到布袋和尚朝她傻笑,也差点破涕为笑。但她硬是板起脸责问道:“砍这么多树,谁来搬运,不也烂在山上?”
陈居士插话道:“高僧,我今天喊来这么多僧人和帮工,尽最大努力了,再也无法找别的帮工。这么多木材,要我看,咱们这些人恐怕半年也运不完,不知高僧有何打算?”
布袋和尚将陈居士扶到自己身边,笑问道:“高士,你召集这许多人来帮我运木材吗?”
“你说呢?”
“高士,你处处替我着想,贫僧不忘你的恩德啊。”
“别说了,我担心运不走哪!”
“要说运不走,再来这么多人也运不走。”
“哪怎么办?”
布袋和尚摇摇头,含着嘴巴笑。他走到寡妇身边。寡妇仍为自己山上砍去这么多树木心痛。她瞪了布袋和尚一眼,当着许多人的面道:“我丈夫化了二十年时间培植这么好的树林。从今后,还会有这么好的山林吗?”
布袋和尚笑道:“女施主,你放心,不要二十年,我包你这块山上树木长得比原来的还要好。”
“我知道,你出家人吹牛皮不脸红。”寡妇没好气地说。
“阿弥陀佛,女施主,你既错怪贫僧,又小看贫僧了。”说后,对陈居士双手合十道:
“高士,你把所有僧人和帮工都喊到我这里,贫僧有话说。”
陈居士把几百号僧人和帮工喊到布袋和尚身边,见布袋和尚双手合十,先朝陈居士拜了三拜,又对着几百人再拜三下,仰起脸笑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有求你等佛门弟子与施主了,求你们把山坡上所有杉木嫩头拣到一起,每枝砍成三寸来长,百颗一捆,堆放一起,今rì完工,快去办成,办成后,贫僧自有道理。”
陈居士打断布袋和尚的话道:“这点事,何需一天,半天便可完工。高僧,你要这些嫩枝何用?”
布袋和尚笑道:“高士,暂且无可奉告,指派他们照办便了。”
人们嘻嘻哈哈散开,满山遍野寻找,分明是想出布袋和尚的丑。连陈居士都担心布袋和尚不好收场?
布袋和尚见寡妇双腿伤口浮肿,不能动弹,为难地笑道:“女施主,你伤成这样,贫僧不背你下山,休怪贫僧无慈悲之心。来,你抓住我禅杖,我牵你下山如何?”说着,将手里的禅杖递给寡妇,他自己捏着一头。
陈寡妇以为布袋和尚跟她闹着玩,气得咬牙站起。痛得额头冒出虚汗。当即坐下,抱住脑袋哭泣。陈居士与布袋和尚没了主意,互相对视良久,陈居士道:“高僧,你牵她,老朽扶她。”并对陈寡妇道:
“好啦,别哭了,高僧牵你,老朽扶你下山总可以了吧?”
布袋和尚将禅杖头递给陈寡妇,要陈居士扶她站起。陈居士扶起陈寡妇后,布袋和尚大声念道:“保好,保好,起来,走呀,开步走……”
开始,陈寡妇不想布袋和尚递给的禅杖头,想一把抓住,将它丢开。她抓住后,怎么用力也夺不下,手捏着禅杖头,听从布袋和尚摆布。跟着他慢慢下山。走了几步,果然腿上不痛。还没到家里,她放开禅杖自己能走动。陈居士看得发呆,连忙拉了陈寡妇一把,两人朝布袋和尚下跪道:
“高僧,真活佛也!”
布袋和尚扶起二人,长笑道:“阿弥陀佛,起来,快起来,不必多礼,折刹贫僧了。”说着,用禅杖在陈寡妇的背上轻轻敲了一下道:
“女施主,你致伤,贫僧之过也,贫僧记住女施主之恩了。至于山中树木,二十年后必成林。贫僧如有半句戏言或诓语,我佛不能相容,我对天罚誓,若欺骗女施主,损折500年修果。”
陈居士当即制止道:“高僧,言重了,言重了呀。”边说边拉布袋和尚的手走进寡妇家,二人坐下喝水交谈。
没多久,两名帮工气喘吁吁跑来,对陈居士道:“老爷,所有杉木嫩头整理完毕,堆放在山上,求高僧前去过目。”
陈居士朝着布袋和尚瞧了一眼问道:“高僧,你看这事?”
布袋和尚当即站起,右手搔了几下头皮,左手掸着鼓鼓的大肚子,大声笑道:“告诉僧人和别的帮工,回去吧。”
“不,别走,全部留下运木头。”
“高士,不必他们帮助了。他们今天干到这里,工钱按rì计算。需帮忙时,再请便是。”
两个帮工一听,嘻嘻哈哈跑出门。一个年轻点的跑到门边,丢下句话:“这个傻乎乎的矮和尚,愚蠢透顶了,除了能吃会笑,会干点粗活外,一点脑筋都不会动,真正是佛门不幸!”
房内三人听得清清楚楚,陈居士以为布袋和尚听了会生气。劝道:“高僧,咱山里人不懂规矩,你可别往心里去。”
布袋和尚仍满脸推笑道:“皆大欢喜,了无挂碍,大肚能容,何气之有?贫僧害苦你了。高僧,你也回去吧。我到山上看看。”说着,提起布袋,走出门。来到山坡上,看见僧人和帮工们走得无影无踪,大堆杉木嫩苗整齐堆放在那里,他用布袋罩住,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从布袋底下取出苗木,走几步,插一株,走几步,插一株,在山坡上飞快地插着。不多久,砍伐过的山上插上新的嫩苗。他朝天笑道:“阿弥陀佛,长,长,快快长,快快地长呀!”
他插的杉木全部成活,当下就吐出青芽。据说,二十年后,山坡上果然成了郁郁葱葱的杉木林,后人有诗为证:
“弥勒化缘至深山,穿着草鞋披百纳;
求得树木一布袋,点化杉木尽归还。
莫道人间无活佛,时人不识倒稀罕;
待等时空转换时,笑口常开真弥勒。”
当天,布袋和尚回到寡妇家,寡妇已回娘家。屋里坐着陈居士。他朝布袋和尚笑问道:“高僧,何时运木,要喊多少帮工?”
布袋和尚边啃冷饭边笑道:“一个也不要。高士,你也不必来了。”
“高僧难道信不过老朽?”
“哪里,哪里,高士乃善心之人,善心必有好报。您已年高,不该再为贫僧cāo劳。我来此,有高士相助,贫僧知足矣。”
“有幸与高僧相见,受益非浅。今无他求,求高僧指点人生迷津。”陈居士要布袋和尚解答生身立命之见地。
布袋和尚笑道:“高士如此谦逊,贫僧奉送一偈。”说罢,念了起来。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佘我何。
宽却肚肠须忍辱,辖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常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征得六波罗。”
念毕,笑着对陈居士道:“高士,这几句偈语,请告之女施主,要她rì后转告其儿子吧。”紧接着,他又从袋里取出一包东西,递给陈居士道:
“高士,务请将这字贴转给女施主,待她儿子读书认字后看。她家公子求学一定成才。”
陈居士捻着胡须,点头道:“好,好哟,高僧佛心,老朽领教了。”说罢,接过东西,起身告辞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