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小小一粒种(1/2)
() 星火玫瑰虽然也整得挺热闹,但现场驻守人员的关注并不多。他们可都是任务在身,谁都清楚重头戏还是工程的完成质量,有形形sèsè的各方势力都盯着呢。
从刚开始的将信将疑,几个星期后就变得半信半疑,因为工程现场划定的一格一格田地中,郁郁葱葱地生长出他们从未见过的植物。
要知道这片土地原本可是不适合任何植物的生存,别说庄稼了,偶尔有那么三两株生命力强韧的野草,也是枯黄矮小,孤零零地半死不活,树木更是尽皆枯死,放眼望去,如同末rì般荒凉死寂,没有丝毫的生气。
但是现在,种植下的小树苗横平竖直,在阳光下舒展着枝叶。在刚刚移栽定植的时候,记者们把图片实时上传到网络上,看着那些从试管中取出的幼苗娇嫩柔弱,几乎没人认为它能够适应极其恶劣的土质条件。
然而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从实验室环境转移到自然环境,而且是不适合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之后,成活率竟然达到惊人的百分之百,没有一株幼苗死亡,连出现枯萎打蔫儿的情况都没有。
寥寥无几的数例幼苗夭折,还都是非正常死亡,要么是被人不小心踩踏,要么是被锄断了根系,全都是外部原因导致的。
网友们没人认识这种树苗是什么品种,经过所谓专家们的排查对比,也只列出几种似是而非的怀疑对象,结论是这可能是星火实验室培育出的新物种。
这新树种能否有工程合同中号称的功能还不得而知,但其强悍的生命力却一览无遗,正常来讲,只要有茂盛的植物生长,其对于当地环境的净化能力都不可小觑。这些树苗虽然不知是什么品种,但叶片碧绿,枝条柔软,完全就是普通植物的模样,因此不能直观地看出有何特异之处。
树苗行列之间的草类却是不同,或尖或圆的草叶上有道道黑纹,条条红线,或者有是sè彩斑斓的印迹。如果不是有网友、记者、学者在现场目睹了草种的撒播,种子的发芽,是一点一分从土里冒头长高,很难相信这些东西是活生生的植物。
草叶坚硬锐利的,像是金属制成,而颜sè杂乱软绵绵的,像是印染不过关的布匹裁剪出来,说它像什么都成,就是不像草。
这东西要说有什么地方不如野草的,就是生长速度较慢,没有野草那种一天一个样的疯长速度。
根据星火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介绍,这些经过基因调制的净化草,吸附了土壤中的各种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有害元素,因而会呈现出相应的颜sè。这些草也分为不同的品种,专门针对某一类的元素加强了富集作用,按照事先的土壤检测结果种植于特定的区域。
针对有人提出能否采摘一些标本,工作人员开玩笑道,采摘那么一两株是可以的,但拜托大家手下留情,别对着哪块儿小面积的土地较劲,采成秃头了他们也不好跟公司交差。再说这玩意儿拔回家去半点用处也没有,宠物也不吃,当盆景也嫌它难看,大伙儿就别费什么心思了。
其实工作人员也就那么一说,工程现场又没有严密的防护措施,有谁拔上一棵两棵的,在密密麻麻的草丛中也看不出来。但就算是别有用心的人,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大量采集样本,谁知暗地里有没有监控,这要是被拍下来,跟踪,再抓住背后交易的现行,会惹下大麻烦。而纯粹是好奇或者个人想验证一下的,没有其它目的,只需要几株也就够用了,没必要背一捆草回去。于是,大都会跟工作人员汇报一声,说是要挖上两棵草回去分析一下。
有愿意登记的,并承诺将样本的检测分析结果公开到网络上给大家分享的,星火实验室甚至还赠送了几颗种子,附带详细的种植说明,说可以分别种到干净的土壤与受到污染的土壤中,对比两者长成之后体内蕴含物质的差异。
领取种子的,由于种子一时也长不成合用的植株,暂时也无法分辨。但通过隐秘渠道流落到各个公司、机构的手中之后,就进行了彻底的研究。
所谓的同行,或者竞争对手,在星火实验室播种的时候,就很疑惑。因为他们在影像中观察到,那些撒播的种子都是正常的草种,没什么特别的。等拿到实物,从外观特征可以判断,这就是普普通通的草种,都是些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野草种子。
进行破坏xìng基因分析,才发现相同外表下的内涵是全然不同的。小小的一颗种子里集成了十几种外来的基因片段,可偏偏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强化了某个方面的功能,好似特殊环境下经历无数年进化而来的新物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