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狼子野心(2/2)
国力的迅增强和国土的迅扩张,这个习惯于偏执思维的岛国雄心开始极度膨胀。在跟沙皇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冲突中坚持强横寸步不让的日本终于迎来第一次挑战强大对手的机遇和危险。
不惜破国一战的日本派出差不多是全部的海战舰队联合在一起组成联合舰队与远跨重洋而来的俄国舰队决一死战之后几乎全歼了这只舰队。并在随后的登陆战中惨胜沙皇的哥萨克骑兵部队随后占领了与满清相连的俄国远东地区的大部分领土。
这是东方的国家第一次在正式的大型战役中连续击败一个真正的西方强国。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从这一战之后开始直线上升,日本在西方各国的眼中也开始从一个东方小伙伴变成可以平起平坐的盟友,就像一个要饭要了一辈子的穷光蛋突然在大路上捡到一个装满美金的钱包而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花一样,野心与民族自豪感得到极度释放的日本从此走上了自我毁灭的不归之路。
能在列强的餐桌上跟着分一块肉吃,是无数受到西方列强压榨的殖民地国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也是满清为什么会牺牲无数利益依靠日本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时的日本简直就是其他亚洲国家渴望效仿的顶级样板。原本国力人口经济各方面与南明相比就不占优势的满清因为始终不甘心于自己江河日下的窘迫困境,再加上皇族内部一小撮心怀不轨的家伙跟日本人勾搭连环狼狈为奸。慢慢地满清政府就被绑到了日本的这条贼船上。
而与这个迅崛起的东方邻居相比,大明帝国的政治体制变革和军事体系变革却是要早的多。而且因为变革没有太过激烈因此并没有引太多的新旧势力之间的剧烈冲突。但也正因为这种妥协和不撤底而导致大明内部的保守势力始终拥有强大的能量而不甘心撤出历史舞台,在经历过各种形式的相互缠斗之后,已经逐渐适应了环境变化的保守势力开始以各种新的形式出现,并一直像一座大山一样始终挡在通往变革最终目的的正确道路上。
任何社会变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批新人注定要代替旧人的原有位置担任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带头人。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管是摧毁一切之后重新建立的暴力革命过程还是剥茧抽丝般的和平演变过程,被顶死在沙滩上的前浪都不会心甘情愿地就这样死掉,不择手段地抵抗是旧势力的本能反应。
大明帝国的改革家们本身往往就是旧势力的一部分,旧势力的一切是他们的根本,尽管他们自己深知不变革的话大明将是死路一条。
就像上个世纪末时大明最激进改革家李长河一样,他要是在自己当上内阁辅之后再像年轻时那样激进,就得把自己家族的所有人都变成敌人,就得把自己童年时的伙伴们都干掉,甚至连自己老婆家里的人也都得成为自己的打击对象。可问题是这些人的存在才是他坐到辅这个位置上的根本原因,他想要进行彻底的变革就得先把自己变成孤家寡人。他成了孤家寡人之后还会有人再支持他继续下去吗?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死循环。
革命对象成为革命的受益者,变革的起者变成被变革对象的代言人,始作俑者恰好又作茧自缚。
用当年毛氏太祖爷的话讲就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妥协性和懦弱性决定了这样的变革注定是不彻底的革命,注定是最终必然失败的革命。
就像我们毕竟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像当年的**人彭湃一样把自家的所有地契都扔到大街上一把火烧掉,再领着一群群棒子把自己的家一把火也烧掉。北伐期间生在南方农村地区那些杀掉地主分掉浮财和土地的做法最终是在国共两党的分裂伤口上糊上了厚厚的一把盐。那些曾经在战场上为对方互相挡子弹的战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睡在自己旁边铺位的兄弟举起屠刀的人间惨剧难道还不够人深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