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秋家国梦之铁血抗战 > 第四十四章 经略西北

第四十四章 经略西北(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七月阴阳寮 异族皇后 战国奇缘 黑色感情线 修真通行证 我的师父是王语嫣 夙夜宫声 抗日之快意恩仇 异界邪魔战神 人心不蛊

适时出现的李翰祥在见到马鸿臣之后的一番坦诚的话语彻底消除了马鸿臣的人心中最后的顾虑。小说ap.文字版关于以马鸿臣为的甘军和陕甘两省的归顺一事洽谈进行的极为顺利,以甘肃马家为的走投无路的陕甘回回们在被无情抛弃之后唯一的选择就是向大明俯称臣。

西安城内的甘军全体退出西安城进入到咸阳一带的临时军营接受重新整编。明军只是把自己的前敌指挥部和一个整编师的警备部队调入西安城内,接防西安城内原来的甘军阵地。甘军将领自马鸿臣以下的家属和财产住宅均得以保留。

马鸿臣的长子马步坤暂留在陕西率领甘军接受整编,马鸿臣带领次子马步鼎跟随完成使命的李翰祥到武汉行营商讨西北地区下一步展的相关事宜。

见识了明军强大的装甲部队和重步兵师之后,马鸿臣父子以及下面仍有些不服的陕甘将领们也算是彻底安心了,如此强悍的部队面前满清的几百万部队是注定要在倾刻间灰飞烟灭的。

得到西安城内的甘军全体反正接受改编的消息之后,武汉的柳清扬和南京的熊况山均大喜过望。西安的和平解放这种方式对整个西北问题的解决开了个好头,李翰祥和马鸿臣二人居功甚伟。

在得到马鸿臣本人主动提出希望可以给在青海和宁夏的回族领写信并联合明军派出特使前去联系的消息之后,柳清扬和熊况山联名给身在西安的李翰祥和马鸿臣报,高度评价了马鸿臣和其他西北回族领们的所作所为,同时盛情邀请马鸿臣到武汉共商国是。

同时给前线的明军部队下令,汉中军区所有单位整体前移到甘肃兰州地区,襄樊军区的部队整体进入陕西关中西安地区。谢清明所在的第一重步兵师和第三轻步兵师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向北占领延安控制陕北榆林地区,一部分前出到潼关以东的华山黄河一线与撤过黄河的清军隔河对峙。

在明军进占延安和兰州之后一直在观看形势变化的宁夏回族领马鸿宾和青海回族领马步兰均在收到马鸿臣的书信之后全盘接受了明军随书信一同送交的较为宽松的归化协议。这两个省份相对较为达的陕甘两省来说要弱小的多,人口较少,经济水平也较为落后。更何况陕西被明军占领之后这些地方通往满清的道路被挡住,即便是不想投降的面对这样的状况也没有其他想头。

更西面的新疆广大地区长期以来处在各族分治的状态上。虽然在此之前这片地区和西藏地区名义上是归属满清政府管理的,但由于地处偏远人烟稀少,跟清政府之间的联系极为松散。因此尽管西北地区生了这样大的变化,新疆西藏两地的各族势力还是处于观望状态,没有积极或消极的任何反应。说的清楚点就是都在看大明帝国的态度。

大明的反应应该说还是足够在马鸿臣父子到达武汉之后,熊况山赵君武柳清扬李九雷纳等大明最高层的角色都到武汉郊外的机场上迎接。场面之隆重规格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恐怕就算大英帝国的相到了也很难得到这样高的待遇。

马鸿臣父子和随行的陕甘军政人员们在从机场到武汉行营所在地的一路上受到武汉各界市民自组织的热烈欢迎。那种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的亲情感受让马鸿臣一行人很是感慨。

到达武汉行营大院之后,从车上下来的马鸿臣一下车就看到在武汉行营的大楼最高处垂下一条巨大的条幅。条幅上面用阿拉伯文和汉字写了相同的四个大字“欢迎回家!”

看到这四个字,已经年过五十早就见惯沧桑的回回大领马鸿臣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