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唐而皇之 > 第33章 见孔颖达

第33章 见孔颖达(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华娱:这个导演很会搞钱! 別叫我孙十万 大明:陛下,该喝药了! 弄春潮 美利坚1853:我真的不是刁民 让大明重新伟大 谍战:每日一条特工情报 渣男嫌我不能生,我嫁大佬一年抱俩 亮剑:蓝星工业杀疯了

太极殿上,在李承乾的期待当中,在群臣好奇的目光之下,李世民爽朗一笑:

“眾爱卿过誉了,此良言乃昨日张玄素在东宫讲《尚书》之时,太子感悟所得。”

话音落下,原本略显嘈杂的太极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便是身为太子舅舅的长孙无忌,都一脸震惊的看向李承乾。

不是这些臣子们不相信,而是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太子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心里有数。

聪慧吗,的確是聪慧。

可这番感悟,绝对不是普通的聪慧所能有的。

若是出自儒学大家,亦或是执掌朝政十数年的李世民之口,他们定然不会疑惑。

但这要是出自年纪轻轻的太子之口,那著实令人惊嘆。

面对眾人惊嘆的目光,李承乾一脸矜持的笑了笑。

“若无左庶子悉心教导,本宫绝无此感悟。”

“承蒙诸公夸讚,本宫受之有愧。”

龙椅之上,李世民见李承乾不骄不躁,还提及教导他的老师张玄素,心下更加满意。

笑呵呵的说道:“左庶子教导太子有方,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也不可因此心生傲慢,今后还需勤学,不得懈怠。日后每逢早朝,来太极殿听政议事。”

话音落下,朝中文武百官浑身一震,立马捕捉到了李世民这番话中的深意。

原本只是东宫属管左庶子的张玄素,因教导太子有方,官拜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这个赏赐倒是合情合理。

可太子从今往后要听政议事,就非同寻常了。

因为这代表著太子要逐渐掌权了。

如若皇帝老迈,太子听证议事,百官无可厚非。

毕竟太子听政议事,古来有之。

总不能真要等登基之后,才开始学习如何治国吧?

可问题就出在如今天子正值壮年,还未至不惑之年。

这就不得不让他们有所担忧了。

要知道,歷史上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爭斗已经屡见不鲜了。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们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一个个面面相覷。

值此关头,长孙无忌上前一步,道:“陛下……”

然而,他话刚一开口,就被李世民打断了。

“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长孙无忌闻言,知晓李世民的决定,只能应诺退下。

其余大臣们见状,也不再劝諫。

毕竟在这种事情上劝諫天子,无疑是挑拨君王和储君之间的天家亲情。

除了长孙无忌之外,其余人都不好说什么。

即便头铁的魏徵,也默不作声。

太子虽然才十六七岁,但早已行了冠礼,如今听政议事,合情合理合法。

只要李世民愿意,任谁都挑不了他的理。

一味头铁,怕是有可能引来祸事。

默默站在旁边一言不发的李承乾,直到现在才重重的鬆了一口气。

今日过后,他听证议事已成定局。

往后只要不犯什么重大错误,前景將一片光明。

虽然不可能达到他父皇登基之前的权势,那也比歷史上绝大部分的太子都要强上许多。

李世民炫耀完他的好大儿,封赏了张玄素,又宣布了太子听证议事的决定之后,这才心满意足的宣布散朝离去。

文武大臣们,也一个个向李承乾行礼告退离宫。

魏徵、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则往两仪殿而去。

大会开完,他们还得和李世民开小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逼我退婚后,你们又求我复婚? 我靠答题在修真界捲成神 开局闯锦衣卫詔狱:蓝玉我保定了 斗罗:武魂帝皇腰带,天道代言人 巨星之路从表演绝活开始 我与少年游 让你替父从军,你却成了将军? 重生2008:回到县城卖体彩 识文 大医逆袭:逆袭20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