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八股取士(2/2)
“初学不必求奇,先求平稳,合乎法度。待熟练之后,再求新意与气势。每日需研读范文,勤加练习,细心揣摩,非一日之功。”
张云也深知这时文写作乃是科举的“敲门砖”,学得也是极其认真,將王恕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
同时结合自己现代人的思维,努力理解这种特殊文体的內在逻辑和美感。
每日天未亮,他便已起身,於窗前就著晨光诵读《钦定四书文》中的名家范本。
细细揣摩其破题、承题、起讲、入股的精妙之处,体会那“清真雅正”的韵味。
族学內他已经不与其他学童一起上课,而是单独学习时文写作,每写好一篇便呈予王恕批阅。
张云一时之间竟感觉自己回到了后世高考前,当初他也是如此读书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张云的进步也是一日千里。
王恕见他进步神速,心中愈发喜爱,批改得也越发精心,常常將他叫至身边,一字一句分析优劣。
这般苦学並非全无乐趣。族中同龄人,如今皆以张云马首是瞻。尤其是张昶与张掖两人,几乎成了他的固定“学伴”兼“玩伴”。
这日午后,张云刚写完一篇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为题的练习文章,正觉头脑发胀,便见张昶那颗圆圆的脑袋从门边探了进来,笑嘻嘻地喊道:
“云哥儿,歇会儿吧!夫子都说了,学习也需张弛有道,走,我们去后山射猎去!”
张掖也道:“云哥儿,终日苦读亦非良法,不如稍作休憩,活动一下筋骨。”
张云闻言失笑,放下笔:“我看是你们自己想玩,偏要拉上我做幌子。”
口中虽如此说著,不过他还是站起了身,连续几日的高强度学习,確实需要放鬆一下。
他先是活动了一下酸涩的手腕,方才道:“既然如此,那就走吧,也让我见识见识你俩现在的射艺!”
“走走走,我现在的箭术那可不是……”
张昶一边说著话,一边拉著张云的胳膊就往外走。
三人带著弓箭一同出了族学,往后山走去。秋高气爽,山林间空气清新,令人精神一振。
张昶是个閒不住的,一路上嘰嘰喳喳:“云哥儿,你现在可是咱们张家坝的头號人物了!”
“我娘说,前日她回外婆家,那边的人都听说咱们这齣了个神童,把我娘好一顿夸,连带我也得了不少好处!”
张掖则更关心实际:“云弟,那八股文难否?我看你日日写,夜夜写,不会写得头昏眼吧。”
张云捡起一根枯枝,隨意抽打著路边的野草,嘆道:“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格式法度是死的,用心总能摸到门路。
难的是在其中写出新意,写出气势,还要句句不离圣贤道理,字字合乎规矩方圆。如同戴著镣銬跳舞,还要跳得好看。”
他顿了顿,笑道:“不过,想想其实也挺有意思的,颇有些像解一道极复杂的谜题。”
“呵呵我信了你的鬼,也就你觉得有意思。”
张昶吐吐舌头,“我一看那些题目也就头大的很。”
张掖点头表示同意,隨即又握拳道:“不过云哥儿你定然能行,明年县试,必然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