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志在必得(2/2)
王恕这时也道,“楹联之道,云娃儿已经不错,当也问题不大,不过在诗赋上……”
说到这里,他却是看向张云,平日里张云並没有当眾展示过诗赋,自己也是才刚刚教授张云诗律。
李琮道:“这诗赋之道並非重点,就算输了也不打紧!”
王恕闻言点了点头,“如今只要確保经义和楹联应对获胜就足以。”
“王家那三名童生,当不如张云……”
李琮这句话一出口张鸿禎测底放下心来,“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那就让掖娃子和我家昶小子与张云一起上场吧!”
“如此甚好!”
商量完毕之后,张云並没有立即回家,而是趁机向李琮请教起来,李琮可是县学教諭三甲进士,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李琮对张云也是颇为喜爱,当下也耐心的回答起他的问题。
交流之中张云也时不时会向王恕提问,王恕的回答也是经常让李琮眼前一亮。
李琮甚至感觉他对经义的理解更在自己之上,根本不像是区区一名举人。
这也让李琮对王恕的身份好奇起来,“王恕!”这时李琮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诧异之色一闪而过。
……
转眼之间已然是文比之日,
早在前一天,两族人就已经在老校场的中央搭起个丈许见方的木台。比斗需要用到的物件也早就已经备好。
天才蒙蒙亮,校场四周就已聚拢了不少看热闹的乡民。
待到日上三竿时,这平日空旷的校场已是人声鼎沸,黑压压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小贩们嗅到商机,穿梭在人群中叫卖著瓜子、生、人,儼然成了个临时集市。
“好傢伙,这得有多少人啊!”
一个扛著扁担的汉子踮脚张望满脸都是惊讶之色。
“依我看怕是不下两千人,这比过年赶集还热闹!”
他的同伴也是不住感嘆。
旁边一个磕著瓜子的老爷子听到两人的感嘆,笑道:
“那是自然,这王家张家可是咱们县里数得上的大族,这次赌的可不只是面子,还有二十亩上好的水田和二百两白的银子,老子活了大半辈子都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赌注!”
“高二爷说得是啊,这样的比斗咱们这辈子恐怕都见不到第二次……”
“就是……就是”周围的人也纷纷附和。
“快看,来了来了!”就在这时人群突然骚动起来。
只见东边来了一队人马,当先一人正是王匡,他身后则跟著王家鸿、王家昇两位秀才老爷,两人今日都是头戴方巾,身著青衿,一副学究派头。
不过典史王琨今日却是没有来,最后是三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清一色崭新儒衫,走路的时候都是仰著下巴,脸上带著毫不掩饰的傲气。
“嘖嘖,瞧王家这阵势,看来这次王家是志在必得了!”
“那三个娃儿听说都是县学里拔尖的童生,张家想要贏怕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