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超导体(2/2)
夏商有些惊喜,没想到直接一发入魂。
以目前为止,製造金属氢比较成熟的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动態压缩法,即是从强磁场中採用快速衝击压缩,获取高压来製取金属氢。
另一种叫静態压缩法,即採用1000吨重以上的压力机或用將近10层楼高的水压机来產生100~200万大气压的高压,压缩液氢来製造金属氢。
无论哪一种成本都非常大,像他这样隨手製造这种凝聚態物理学的圣杯,估计他旁边要是有个研究这种项目的凝聚態物理学家估计得直接吐血。
他刚想伸出手拿起这份金属氢,但是他的手在半空中就停滯住了。
因为这个东西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夏商连忙把箱子盖上去,很快,这种结晶就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
这种物质需要高压才能形成,失去高压之后自然会消退,这其实不令人意外。
不过夏商还是抱有一定的幻想,希望它能在形成之后变成一个常温常压的物质。
现在看来还是幻想了。
他望著彻底变成气体的结晶,默默的继续衝进了一些氢气,想著再尝试一次,他又重复了一遍之前的步骤。
第二次薛丁格的猫失败了,他又试了第三次,这一次虽然金属氢成功凝聚,但是依旧在消退。
不过,夏商很敏锐的注意到,这一次製造的金属氢,消退的时间要比上一次要慢很多。
所以.....每次的超导状的金属氢的结构应该都是不同的。
如果他能找到金属氢的某种稳定结构区域,形成亚稳態,是否就能成功合成常温常压的金属氢?
所谓亚稳態就是某些元素形成的物质卡在了某个尷尬的状態,既不是彻底稳定,但想要消散却要费漫长的时间。
就像一个人看上去像养胃,但其实只是敏感度低。
比如钻石,大家都知道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但从热力学上讲,碳元素的最稳定的形態其实是石墨。
因为钻石实际上是有转化成石墨的趋势的。
当然,这个转变的速率在常温常压下极其缓慢,慢到可以忽略不计,需要数十亿年的时间,这种状態就是“亚稳態”。
所以那什么一颗永流传之类的gg就是扯淡,更別说这东西还能合成了。
纯纯消费主义陷阱。
当然这个词还是他在某篇关於金属氢的信息中看见的,是科学家对於这个物质的猜想。
也就是说,还得用穷举?
他看著箱子里的金属氢,无奈的嘆了口气。
这每一次对於他而言的消耗都是特別大的,虽然只是这么一小块区域,但他一晚上最多只能三四次,除非上点科技。
他转过头看向了量子计算机所在的方向。
如果他有脑机接口,能让计算机承担一部分的算力,那么消耗就会大大的减弱。
说起来.....这个研究室地下有一个核裂变。
如果他能利用脑机接口连结计算机並藉助它的算力控制核裂变的能源.......
夏商的眼中泛起剎那的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