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爆炸检测(2/2)
当然反之尾翼、弹翼残骸保持完整,那么就能说明在气动布局在高速飞行中稳定,未出现颤振或结构失效等情况。
这些还只是对导体本身的判断。
此外要知道如果这些碎片被其他势力获得,就能够通过碎片上的东西,反向进行推断,分析出不少东西来。
就比如推进剂的化学成分、配方,就能够通过残留反推算出来,这样就够让敌人对我方飞弹更了解。
从而做好一些防御准备。
可以说如果碎片流失,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核心技术泄露,这也是必须要回收这些零件的原因,其中有一点就是杜绝技术外泄风险。
不仅如此,要知道虽然遥测系统,能够获取飞弹的飞行参数,像是速度、高度、姿態等等信息。
但还是存在一定的数据盲区,而残骸可弥补这一缺陷。
就比如战斗部爆炸瞬间的压力、温度变化,这些都是遥测系统无法精確捕捉的,或者说以现在的技术根本就没办法捕捉。
但如果通过分析碎片的熔化痕跡、金属相变状態,就能够反推出爆炸中心的极端环境参数,从而来修正战斗部爆炸模型。
这样也能够有利於为后续型號研发积累数据。
毕竟后续的飞弹的威力,肯定要比前一款大,或者各方面都进行优化,如果没有这些数据的积累,那么到时候研究起来可就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后续如何进行研究。
那样研究起来耗费的时间就多了。
当然把这些碎片收集起来,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像是在爆炸后,如果碎片残留未完全燃烧的推进剂,那么如果不把这些回收的话,很可能就会因高温、碰撞引发二次爆炸或火灾,威胁试验区域人员、设备安全。
这些有毒的推进剂,也会污染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
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保护环境一说,但这些早就有预案了,必须要进行回收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飞弹发射要找国內的作为打击目標,就是为了在技术还在探索的时候,积累经验,通过这些分析出还有哪些不足来。
不过这些短时间內可分析不出一二,必须运回实验室慢慢进行分析。
而隨著对於飞弹爆炸威力检测完毕,关於这方面的数据也被一一记录下来,等到这些全部记录完毕,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看著收集到的资料,爆炸检测组长立刻道:“整理数据,快点报给主发射场。”。
隨即“滴滴滴”发电报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而在漠河,李梟眾人已经返回了基地,正在基地中焦急的等待著。
李梟也不例外,虽然对面已经通知飞弹已经落到了预定的爆炸地点,但这也只是成功了第一步,还是要看爆炸威力就行如何,才能够让人彻底的放下心。
突然隨著“滴滴滴”的接收电报声音响起,眾人集体看向了发报员,等著最后的结果。
似乎是感受到了眾人的注视,这让发报员都忍不住一个哆嗦,不由看了看眾人,看到眾人注视的目光,连忙稳了稳心神,快速的记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