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模块化和实验模型(2/2)
从弹体的设计到动力系统,再到制导系统,最后再到战斗部署,两人都聊了一个遍。
虽然李梟对於飞弹研究的不深,但后世的一些设计思路,每一次也能让任教授连声讚嘆,到最后看想李梟的目光都不对了。
“李梟,你真不考虑来我们研究科,有你在咱们国家的飞弹肯定能加快研究出来。”,任教授道。
这让李梟不由苦笑了一下,如果他真有那一份能力,不用任教授邀请,他就加入进去了,但关键是他对飞弹的研究是真不深。
这两年他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到了计算机上。
至於飞弹他倒是想要深入研究,但关键是这些研究资料在网上可找不到,不像是计算机。
无论是电子管计算机,还是电晶体计算机,或者是再往后的中小规模电路计算机,都早已是淘汰的產品,网上的资料有很多。
毕竟就连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从1970年被研究出来后,都已经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的技术革新。
以他现在对计算机的认知,只要是用心去研究、琢磨,只要不是太先进的,都不难研究出来。
“任教授,我对飞弹的研究並不深,也只是最基础的一个研究,毕竟术业有专攻,我最擅长的还是在机械和计算机上。”。
“是我唐突了,小梟你不要见怪。”,闻言任教授这才想起了这一茬,笑著道。
在他看来李梟在飞弹研究上的天赋很高,一些想法建议,也很新颖並且可行性很大,这要是加入他们小组不用几年,肯定就能担当大任。
听对方那样说,李梟笑著摆了摆手:“我们的目標,都是想要祖国变的更强大,这没什么唐突的,对了!在飞弹的研究时,任教授有没有想过先用实物模型来验证理论,降低风险,研究时我们也可以分模块化研究。”。
忽然想到这一茬,李梟话语一转道。
这个也是他刚刚想到的,他记得模块化设计以及小型验证模型与实物验证,都是在这几年出现的。
像是毛熊的r-7洲际飞弹,在研究的时候,就用了模块化拆分以及小型模型试验,来验证一些理论的可行性。
他不知道国內想没想到这些。
但他记得这套方法的系统化,要等到70年代以后了,m帝国才把模块化设计、验证模型的方法,纳入了流程当中。
以前好像並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实物模型?你的意思是说在实验阶段,先用缩小的飞弹进行验证?”。
李梟所说的並不难以理解,稍微一琢磨,任教授就想明白了这样做的好处,不过还是不確定道。
“对,就是先用缩小的实物模型,来验证我们的理论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一能提前发现漏洞,找到缺失或错误,这样一来等到我们正式製造时,就能够规避风险,把风险扼杀在摇篮当中,
二则是实验模型所出產生的一些数据,通过这些我们也能够找到优化和改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