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案件新发现(2/2)
他快步走过去,一把拿起那个陈默留在载物台上的玻片样本,对著光源仔细看了看残留的微量物质。
李卫国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刀刻般深刻。
然而,当他凑到目镜前,只看了几秒钟,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血色褪得一乾二净,只剩下一种近乎灰败的死寂。
李卫国的心臟在胸腔里疯狂地擂动,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转动僵硬的脖颈,视线落在一旁,边缘已经磨损起毛的牛皮纸证物袋上。
那眼神,带著惊涛骇浪般的震撼,还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后怕。
李卫国迅速整理好了思绪,用一种近乎坚决的口气说道:“得儘快送检。”
他深知眼下局里设备跟不上,唯一的设备在鑑定中心,而现阶段案件挤压的情况,送检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他有些无奈地说道:“小默,我去联繫一下鑑定中心,赵队要是来了,你让他等我,切记切记別跟他发生衝突。”
李卫国与赵刚搭档二十多年,深知这位老搭档出了名的火爆脾气。
陈默这刚毕业的大学生,清清瘦瘦的,万一与赵刚起衝突,怕是要吃亏。
叮嘱完,李卫国便风风火火地去联繫了。
陈默站在解剖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那个装著关键证据的证物袋。
90年代,隨著性犯罪案件的激增,推动了对精斑法医分析技术的需求。
因为受害者多为女性,引起社会恐慌,公眾对这类案件的关注度也隨之提高。
然而,受限於技术手段的局限性,许多案件的侦破仍主要依赖传统的物证和目击证人,而非dna证据。
依稀记得,当时案件激增,破获率却不高,为了改善这种局面,省公安厅从国外引进了一台先进设备,就放置在省厅內部。
算算时间,可能也到了。
只是证据好找,但是人的成见很难打破,真正的难题现在才刚刚开始,
如何劝说赵刚是个问题。
他的思绪还未完全展开,解剖室的门就被猛地推开。
砰的一声,门扇重重地撞在墙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赵刚高大的身影堵在门口,穿著洗的发白却不太合身的老式警服,身上还带著室外的热气和几滴未乾的雨水。
皮肤黝黑粗糙,皱纹深刻,尤其是眉心和眼角,常年带著熬夜和风吹日晒的痕跡。
他粗黑的眉毛下,目光锐利如鹰,隨即牢牢钉在解剖台前站得笔直、手里紧握证物袋的陈默身上。
“取证结束了?纤维鑑定报告呢林小树那小子嘴硬得很,等著你这报告钉死他!”赵刚一边说,一边大步流星地走进来,
皮鞋底敲打著冰冷的水磨石地面,发出篤篤的迴响,目標直指桌上那个敞开的、装著蓝色纤维的牛皮纸袋。
“你师傅呢?”
“案件有新发现,师傅去联繫鑑定中心了。”
赵刚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都傻眼了。
“你说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