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测试手榴弹(2/2)
“新郎官,不等等新娘子啊?”
店內鬨笑一团。
李二河快速回到前院,找到正踢足球的锅头。
“锅头,你去找七八个比你大的孩子。”
锅头抬起头,眼神有些漠然。
“行,但我不保证能找这么多。”
李二河拿出1块钱说:“这够你们小伙伴买二十瓶北冰洋了。”
锅头接过钱,点点头说:“给我半个钟头,我给你凑齐。”
李二河平静地望著锅头跑远的身影。
他想找不同年龄的孩子,测试出合適的木手榴弹重量。
同时,也能通过这次机会,跟封闭的锅头进一步交流,摒弃隔阂。
-----------------
傍晚的火烧云,映的半边天红彤彤。
锅头神气的带领八个高他一头的孩子来到胡同外。
李二河站在路边的土沟旁。
这一年,为解决四九城下水道堵塞、普及自来水等问题,四九城路边经常开挖新的土沟。
“叔叔,人到齐了。”
锅头喝著北冰洋,带著其余八人,纳闷李二河召集到此的原因。
“你们先喝完汽水再说,別忘把瓶子给人还回去。”
李二河微笑看著这九个孩子。
童年的乐趣往往绑定在吃、喝上,虽然长大后就会忘记。
锅头几人仰头喝著黄澄澄的汽水,没多久就互相嬉笑打闹,全然忘了为何来此。
“孩子们,给你们个任务。”
李二河从帆布包中拿出十八个木手榴弹,分发给孩子。
眾人看到外形逼真的手榴弹,欢喜雀跃。
“叔叔,你还有手榴弹呢?”
锅头小心的接过手榴弹,生怕碰到哪里就会爆炸。
观察半天后,方才意识到是木製,眼中的精气神瞬间消减下去。
“木头做的啊,嚇死我了。”
“木头的,没意思。”
“是啊,我爸的手枪我都碰过,真傢伙就是比假的强。”
其余几个孩子嘰嘰喳喳表达著不屑。
李二河微微一笑:“今天你们完成我说的任务,就再奖励你们一元买汽水。”
孩子们刚才那瓶北冰洋囫圇吞枣喝完,什么味道早已忘记,更想再喝一瓶。
“叔叔,你说。”
“我们愿意干。”
眾人异口同声,表达对汽水的期盼。
李二河指著最远处的土沟说:
“一会儿,你们从最近的土沟下去,每人两颗手榴弹,听我命令一起扔到对面的土沟,有问题吗?”
孩子们快著两个土沟並不深,里面没有积水。
扔个手榴弹哪有那么困难。
“听我口令,进入阵地。”
李二河严肃的语气,让孩子们整齐划一,跳入眼前的土沟內。
在一条横沟中,九个孩子並列分开。
每人前方放著两颗手榴弹。
“孩子们,前面土沟內就是小鬼子,你们只要能扔进去,就能打败敌人,有没有信心?”
“有!”
锅头听爷爷讲过小鬼子祸害百姓的事情,恨得后槽牙“咯吱”响。
“准备,扔!”
李二河一声令下,九个手榴弹以高度不同的弧线扔到前方。
有的落在几米远,有的超过土沟几米,有的直接扔到土沟內。
“我扔进去了!”
一名小学生模样的小孩子高兴雀跃。
“第二颗,准备,扔!”
九个手榴弹再次袭来,李二河在土沟旁用笔记本记录著每颗手榴弹的远近。
他早在手榴弹柄上刷上红色油漆,一眼就能辨別不同手榴弹的重量。
“我又扔进去了!”
“我第一次发挥失误,我不信比你差,咱们比比。”
锅头和小伙伴胜负心生起,纷纷让李二河再分发手榴弹。
李二河將手榴弹集中后,按照预定的实验表格,分给不同年龄孩子,相应的手榴弹。
他要测试不同情况的孩子,在不同重量下的表现。
这对木手榴弹重量的定型,十分重要。
几轮投掷过后,孩子们的热情逐渐下降。
李二河凑到他们身前说:
“如果你们学校有360个人,每人十颗,总共是多少颗?”
锅头数著手指计算著。
“3600颗。”
李二河点点头说:“前几年,咱们国家每场战斗都扔扔3600颗手榴弹,那小鬼子早跑了,不是吗?”
“叔,你多造几个,我们拿到学校,一群扔多有意思。”
李二河微微笑著。
《亮剑》李云龙扔3600颗手榴弹的画面,仍然记忆深刻。
观眾喜欢看这类桥段,说明它打动人心。
一个念头从李二河脑中闪过。
《亮剑》的经典桥段,可以在学生中復刻,比七十年后更有代入感。
李二河继续拿一块钱,召唤孩子们继续投掷不同重量的手榴弹。
他因此收集到大量的试验信息。
这项任务远比想像中的繁琐,但带来的乐趣却比此前所有订单都要多的多。
-----------------
夜。
李二河带著锅头回家。
一进南屋,就闻见阵阵猪油的香气。
“回锅肉炒咸菜?”
柳秋如做菜风格中,万物皆可配咸菜。
难怪很多50、60、70年代出生的人,日后会对某一类食物感到厌恶。
比如,李二河的爷爷就对萝卜天生反感。
只因为在“三年困难时期”,天天吃萝卜充飢,肠胃自然生出排斥感。
“秋如,你买的肉?”
柳秋如笑著说:
“今天集市上的屠夫郑耀光,听说咱俩要结婚,割了两斤猪肉让咱们尝尝。”
李二河嘆一声:“郑叔是个好人,可惜我摆摊卖玩具的时间太短了,要不还能跟郑叔多聊聊。”
柳秋如准备好饭筷,给李二河拉开凳子,服侍周全后,坐下。
李二河夹起回锅肉放入嘴中。
猪肉的香气在嘴中爆开,牙齿间猪油滑动。
“这次的猪肉怎么这么香?”
李二河疑惑问著。
柳秋如“哼”一声道:“白拿的东西,你都感觉香。”
李二河歪嘴邪笑:“我觉得你也很香。”
柳秋如噘嘴想骂人,看到锅头在一旁,於是浅浅地说:
“咱家平日买的猪肉,也没见你夸过一次。”
李二河呵呵笑著,大块大块吃著肉片。
“给。”
柳秋如满眼星光,递来一封信。
李二河眼中充满期待打开来自东北的信封。
两张带著公章的纸出现在眼前。
户口薄与农村介绍信。
“秋如,咱们可以领结婚证了。”
柳秋如含情脉脉盯著李二河。
一旁的锅头听到后,深埋在碗中,脸色阴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