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眠之夜(八)(1/2)
拿到新技能后,陈旺很兴奋。
然后,没来由地,想到了一件事情。
“林幽……到底知不知道,我手指甲里有残存的『邪神污染的深海螯足』粉末?”
“……”
“多想无益。”
陈旺对郑伯抱拳。
他从船上瞬移,消失在甲板上,只在风中留下一句话,“我还能去精神病院里,去问林幽那个疯女人想要干什么吗?”
“那个,疯婆子!”
“疯娘们儿!”
不止一句话。
郑伯看了看陈旺瞬移离去的地方,摇了摇头。
此刻正值乱世,华夏疲敝柔弱不堪,更有妖魔祸乱人间,郑伯真的不知该如何自处。
他看著月光下的海面,觉得自己……应该只是和这艘船扫入故纸堆的古人,没想到亲眼见到山河破碎,这是何等的淒凉之景。
江山辈有才人出,可国难当头,能够力挽狂澜的人,在哪儿呢?
……
这艘船刚刚从天津卫出海,此刻在风势之下,巨大的风帆已经前行了数十海里。
郑伯看著附近海面上,还有几盏渔火,似乎在趁著夜晚捕捞鲜鱼。
“到了直隶京师的……永平府附近。”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这里,我记得似乎是叫捞鱼尖。”
“昔日,陛下曾下令在此地屯田驻民,转眼数百年,早已物是人非。”
虽然改朝换代,老者似乎还是喜欢当年的叫法。
这些渔船上的渔夫好像都没看到这艘巨大、破旧的木帆船,就算看到了,恐怕也会认为是海市蜃楼,或者是鬼怪作祟。
“嗯?”
郑伯突然皱眉,抬头看向海面,似乎听到了什么……可怕的动静。
几海里之外,有清廷的炮舰声响起。
轰隆、
轰隆。
那订购自欧洲的铁甲舰,此刻正在疯狂喷吐著自己那速射炮的炮弹,不知是英国的阿姆斯特朗主炮,还是那德国的克虏伯炮。
郑伯似乎可以看到那不远处的战斗。
他內心焦虑不安。
这些清朝的舰船,不知道在攻击什么敌人,郑伯即便是站在船上,也能听到远方传来的巨大嘶吼声音。
那些大清的铁甲舰,打得东西,绝对不是列强的舰船。
或者说,绝对不是人。
附近的那些小渔船,似乎也听到了远方的炮声。
身在清朝,百姓小民必须要足够顽强,才能活下去。
他们在暗色的汪洋中,艰难调头。
何谓乱世浮萍人,这一艘艘笨拙掉头,努力逃亡的百姓渔火,就是了。
炮声消失。
郑伯感到了恐惧。
他似乎看到了什么。
“那是……什么东西?”
天穹下,海面上。
今夜如此的明亮的夜晚,在那云层间,刚才爆发战事的地方。
似乎有厉鬼袭来。
从远处看来,那像是一群飞鸟。
一群白色的飞鸟。
这群飞鸟,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
“てんのうばんざい!”
“天皇万歳!”
这群鸟,不是鸟。
而是某种特殊状態的、日本人。
他们披头散髮。
他们飘在空中。
他们在不断地、用各种恭维、狂热的语气说著“天皇万岁!”
这些人像是飘著的厉鬼一样,以超越飞鸟的速度,向著木船,以及那些渔民的小船,以及岸上唐山镇的县市飞来。
它们似乎大抵是真的死了。
皮肤上泛著青紫色的尸斑,虽然在天上发著怪异的嘶吼,但浑身僵硬无比,有些人的身上,甚至还带著泥土和棺木的碎屑。
郑伯感受到,这些人身上的可怕东瀛鬼术和阴阳术的力量。
不过,当郑伯看到他们这些诡异尸体的样子。
也忍不住骂了起来。
“以如此行径对待百姓,你们这蕞尔小国,连做人的道德都扔了吗!”
歷史课本上,都在说明治维新让日本迅速强大。
但郑伯看到的,全都是日本现在这个列强,在国家机器运转之下,產生的渣滓。
天空中这些狂热尸体厉鬼,此刻身上,还保留著大量生前的特徵。
其中,有很多孩子。
他们的身上,还穿著被钢厂火星烫坏的工装,上面写著“大日本官营七幡制铁所”,这是日本在20世纪盖的第一家大型钢厂。
这些孩子,生前很像是在那里做工的童工,他们因为安全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去世了,但不知为何,却变成了今日这副可怖的样子。
除了这些日本贫困阶层的童工尸身。
还有日本无法参加劳动,只是浪费粮食的残疾人、
无法生育的育龄妇女、
在他们国家处於少数民族“部落民”、
一些蟹工船上被欺辱致死的苦工、
被认为老而无用、失能的老人,以及和陈旺一样的精神病患,在强制收容带来的巨大成本下,他们尽数变成了今日怨气衝天的可怕魔鬼。
开始……为国所用。
这些飞来的鬼怪,很像是那个国家,无数人性和尊严被践踏扼杀后,被当成国家废物的那些人的剪影。
鬼怪,袭来。
郑伯率先保护了那几扁渔舟,以及更远一些的华夏国土。
他使用曾经在码头上用过的神奇法术。
那些会飞的可怕鬼怪,在郑伯的法术下,后退挪移了数里地。
但是,这只是延缓了一些对方到达的时间。
更有一些鬼物。
坠落在了甲板上。
噗通!
噗通!
砸在了甲板上,就像是几十年后,那些开著零式战斗机,做自杀式攻击的神风特攻队。
“天皇万歳!”
这些鬼物,就是被人用某种秘法,製作成了如此不堪可怕的样子。
它们一个个地从甲板上站起来。
很多人的脸上,都被人用烙铁或者刀子,刻上了“非国民”这三个文字,看起来极其可怖。
然后,用那可怕的眼神,盯著在船上甲板上的郑伯。
“小邦寡民,只会用这些鬼蜮小技。”
郑伯抽出了身上那把长剑。
剑柄上有云纹四爪金龙,剑身上满是绚丽的马齿纹路。
“我还挺喜欢,你们那副外示恭顺,內实矜傲的面孔。”
“到了如今,就连以礼饰暴,以文掩武也不愿意做了吗?”
“你们那明治天皇曾写过『开拓万里波涛,宣国威於四方』,这国威……现在看起来勇武有余,倒不像是文明礼仪之邦的做派。”
郑伯抬起长剑。
看著这些鬼物。
“你们那皇帝,远不如陛下。”
听到甲板上的可怕动静,那文彦犹如鬼魅一样,从船艉楼里冲了出来。
他张著满是獠牙的嘴巴,对著这些鬼物,就撕咬了下去。
不过它寡不敌眾,很快就被这些诡异爬行、行跡迅速的鬼物打得遍体鳞伤,它们没有强大的杀伤力,但就是凭藉著这难以杀死的身躯,以及蛮力撕碎任何想杀掉的一切生灵。
……
桅杆旁,角落中。
那隱匿起来的蛤蟆精和蜈蚣精,正在对话。
蛤蟆精看著船上出现的鬼物,说道:“我们,要不要帮他们?”
蜈蚣精:“不吃、吃、不吃、吃!看著不能吃!不吃!”
蛤蟆精从未见过东瀛的鬼物,今日一见,突然觉得,自己也算是有礼貌:“我们虽然跟著大王,也吃人,但哪有这么吃的……”
“蜈蚣!”蛤蟆精:“你想想,我们虽是妖怪……可也是华夏的妖怪,看著东瀛的鬼在吃人,我们……管不管?”
蜈蚣精:“不吃……不吃……吃!吃!吃!”
“吃!”
蛤蟆精,捏紧了自己手中的钢叉。
它们,在做任务之外的事情。
吃人的妖怪虽配不上有情有义,也没什么家国热血。
但妖怪吃人,是为了活著。
你们东瀛,把活人死人变得生不如死,变得狂热地像一群疯子,只为了杀人。
又为了什么?
虽都是妖魔鬼怪,但妖怪,也耻於与你们这些悲惨、骯脏的鬼物齐名。
妖怪,也是会噁心的。
……
正当文彦即將被撕碎的时候。
正当郑伯斩下无数鬼物头颅、但这些惊悚日式风格鬼物仍在流著血移动、即便是死了,也想要替他们那所谓的天照大神、皇帝陛下完成类似“八紘一宇”伟大宏愿的时候。
船上,出现了一名头顶上,有著红葫芦的男孩。
他看著面前的鬼物们。
伸出了手。
他的手很小。
但伸出去后,越来越大。
越来越大。
大的……像是巨人的手臂!
那雄浑地力量喷涌而出,这只巨人一般的手臂,猛地捏紧了船上这些作祟的、绝大多数的鬼物,然后,这只巨大的手,直接把这些玩意儿,向天上扬去。
正好撞到了,那些被郑伯术法延后降临的、飞在半空中的其余鬼物。
神力无双!
葫芦娃,大娃来了!
“てんのうばんざい!”
“天皇万歳!”
那些怪物在天上飞翔,想要把葫芦娃大娃这个强大无比的不速之客,消灭。
大船旁边,突然涌起了一股巨大的海流。
如果不是郑伯及时反应过来,这艘巨船差点就倾覆。
这不是海流。
这是刚刚跳入海中的葫芦娃。
他並不是想要寻死。
而是,接下来他要使用的能力,不能在船上用。
葫芦娃刚刚掉入了海中。
马上。
海面就拱起了万顷海水。
一个比木船都大,巨大的头颅出现在了船边。
就像是一头鯨鱼,浮上海面。
葫芦娃那巨大身躯,那青叶组成的裙裤,从海中涌现,此刻的葫芦娃,像一座山岳一样,出现在了海中。
他站在了海底,出现在了海面上!
这是在《葫芦兄弟》中曾经出现过的,专属於大娃的神奇能力,可以让身体巨大化的法天象地!
那些鬼物,对大娃的强健体魄,没造成任何伤害。
东方,飞来一个巨大如山的手掌。
西方,也飞来一个巨大如山的手掌。
在如雷霆一样的声响中,手掌併拢。
“啪!”
掌风呼啸。
让木船上的风帆都產生了巨大晃动,船体像是遭遇了颱风一样,摇摇晃晃。
葫芦娃拍了一个巴掌。
那些刚才还气势汹汹的鬼物们,
瞬间化为了齏粉。
死得不能再死。
就像是,拍死一群蚊子苍蝇一样。
……
……
船上。
甲板上。
同样是来自葫芦兄弟世界观里的,那蛤蟆精和蜈蚣精。
它们傻了。
它们,瞠目结舌地,看著这个突然出现的,葫芦娃巨人。
看著这个遮天蔽日,犹如巨灵神一样巨大、摄人心魄的山岳身体。
船上,蜈蚣精用自己那百足缠绕束缚了敌人,那巨大下顎,竟然硬生生吃了一个变成厉鬼的日本老太太。
“难吃!难吃!”
这名老太虽然贫穷,打扮地像个从未去过京都和东京的村妇,没准还是被自己的亲儿子,按照《楢山节考》里的故事,老妇觉得自己老而无用,儿子赡养不起母亲,只能把老娘扔在山里等死的悲剧人。
可是,她虽然死了,尸体都被东瀛的军国主义者,用某种秘法製作成了不得安寧的鬼物,被啃得只剩下一个头颅的时候……
她,那满是鲜血的脸庞,竟然还散发著狂热的眼光,下巴虽然都被蜈蚣精打烂了,但还是不断地重复著那句话——
“天皇万歳……”
蜈蚣精一口就咬了下去。
“难吃!”
蛤蟆精刚刚对一只留在船上的东瀛鬼物喷吐毒液,长舌头绞死了一只鬼物。
这会儿,它的长舌头还在伸著,还在流涎……
恰似它,震惊无比的目光。
“大王……派我们几个,来杀葫芦娃……”
“西游里,那些有名有姓的大妖,也没有派手下小妖怪,去杀孙悟空啊……”
这么强大的葫芦娃。
不像是你们说的,那么弱啊!
怎么杀?
怎么杀!
蛤蟆精,很忧鬱。
大王啊……
我在,距离你们很遥远的船上。
大王啊……
你俩在做什么呢?你们登的那艘船上,有足够的人吃吗?饱腹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