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山火蔓延(1/2)
铜矿终於入手了!
刘麟將目光收回,放到这个弒父投诚的鄂莫身上。
这个人是斯叟头人之子,对部落內的冶铜有不少的了解!
如果他能带自己找到铜矿所在,並带著剩下的叟人给自己开矿,那刘麟不介意將他们的命暂时先留下来,再观察一段时间的。
不说他养在安乐公府上的大匠们,还都在赶来南中的路上。
单就採矿一事,便是极为费力,这些叟人都是不错的劳动力。
当然,就是得多费些心思,盯著这些残忍好斗的生夷。
被靡六郎拿刀架著,鄂莫也不敢有什么异动,只能带著刘麟等人向著部落后方的采铜场走去。
采铜场在是一片岩坡之下。
掩盖在矿体上部的表层土和岩盖已经被乱七八糟的挖开,露出了其中的矿体。
只不过最上方还是规整的阶梯状,下方则是被凿的东一块西一块的坑洞。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而矿体外面,正燃著一个个的造型怪异的土炉。
“这里是第一处。”
臂夷帅给鄂莫当起了翻译:“鄂莫说,还有七八个更大的在后面。”
拍了拍全神戒备的陈安,刘麟从人群中走出,环顾著夜色下依稀不清的矿山,刘麟的心跳声逐渐砰砰变重,忍不住咽了口吐沫。
这汤丹铜矿含铜量之高,哪怕是对矿业一窍不通的刘麟,都能从矿山的特殊光泽上看出来异常!
若是能將这些铜矿开採出来,並铸成铜钱,那南中刺史府的停摆危局,便可迅速解决。
甚至,连一些比较激进的政策,都可以尝试著推进一番!
“问问他们,炼铜法是从哪得来的,如今的铜產量如何。”
刘麟对炼铜一事不能说一窍不通,只能说是两眼一抹黑。
顶多顶多,就是在史册中知道,商朝时期就有了火法炼铜。
“稟上官,鄂莫说每旬可產铜五炉。”
“五炉?”
刘麟不解,这五炉是什么情况,怎么听怎么都不像是个正儿八经的计量值。
又和鄂莫反覆確认了数次,刘麟最后才得出结论,目前这个矿场,每天的產量不过十几斤劣铜。
“这够干什么的!”
刘麟有些无语,直接让靡六郎押著鄂莫退了下去。
须知,这汤丹矿场,明清时期的平均日產铜量,可是用吨来衡量的!
占著如此富饶的铜矿,却只有这么低的產量,实在是太暴殄天物了。
也难怪这个部落一点浪都没翻起来,就悄无声息地泯灭在了史书中。
“指望这些夷人是没有可能了,还是要等大匠赶过来了。”
刘麟供养著的诸多大匠之中,就有一人擅长冶炼之道。
此人名曰綦毋怀,曾经是晋武帝时期的铜官,和採矿冶铜打了半辈子的交道。
刘曜占据长安后,綦毋怀南逃入川蜀,借住於友人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