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巴氐人辩(1/2)
之所以说五胡乱华时期过於黑暗,原因之一,就是看不到希望。
不同於前有羊祜张华祖逖,后有王猛谢艾双慕容。
西晋末的智谋之士,只能说极少极少,少到让人根本看不到拯救这个乱世的一点可能。
仅仅有的那几个,要么如郗鉴那般出身高门,要么如陶侃那般深陷內斗泥淖,要么如张宾、裴嶷那般早在胡族中身居高位。
之前刘麟就在头痛。
因为他发现,真正留名青史,印证过自己能力的,要么已经垂垂老矣,要么还尚未出生。
要想为自己挣得一二谋士名將,简直难如登天。
而游子远,就是刘麟早就盯上的谋士。
此人知名度极低,但他却是刘曜后期的谋主,也是十六国时期胡族政权中,少有的被正面记载汉臣典范。
可治国,可諫言,可定计,可带兵,可谋局。
而最重要的是,这人会治胡!
在原来的歷史线中。
因为久经战乱饥荒,关中之地的汉人几乎亡尽。
等刘曜占关中后,八百里秦川便彻底易手羌巴羯氐。
而羌巴羯氐內迁关中后,一直叛乱不断,之后刘曜怒杀叛酋,激起了关中三十万羌巴羯氐的彻底反叛。
而游子远,就是在这个时候登上青史。
他连靠著分而化之等手段,连杀带抚,竟然真的將如此浩荡规模的叛乱彻底镇压。
此事之后,游子远便在刘曜手下官至大司徒、录尚书事,总摄朝政。
总结来说的话,这游子远就属於有一项能力极为突出的小六边形人才。
只是,刘麟在狱中见到此人时,却是有些失望。
“你就是游子远?”
刘麟看著怯手怯脚,立在角落里不敢言语的男子:“为何如此紧张,过来答话。”
游子远抬眸。
怯懦地看了一眼跟在刘麟身后的北宫纯和陈安,冷汗瞬间涔满了他的后背。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这就是那天致师时的两个猛將!
“正...正是...你...你是何人。”
刘麟不答,直接问道:“你对氐人、蛮人、羌人是否熟悉?”
“嗯...”
“那我问你一个问题,想好了回答我。”
“巴氐人是何习性?”
刘麟问的这个问题,有很大的坑。
因为所谓的“巴氐人”,根本不是一个族群!
这一点,直到二十一世纪,都有一些不严谨的研究者弄错,甚至连某百科上都大面积標註错误!以为成汉是所谓的“巴氐人”李特李雄建立的割据势力。
但其实,李特李雄祖上乃是巴人酋豪,曹丞相取汉中时,將他们赶去了略阳和氐人混居,而那些汉末人杰们出於对这些蛮人的蔑视,便將他们统称为巴氐人。
就像鲜卑明明有数十个部落,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文化差距,甚至比和汉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都要大,但光武帝时期的那些人却是懒得管他们,全部统称为鲜卑。
这个所谓的“巴氐人”就是如此,它並不是一个族群,而是一个蔑称!
假使刘麟对此不慎,去了成汉后,为了和成汉诸人打好关係,来了一句巴氐人,那李雄不把刘麟拉去菜市口一游就对不起他祖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