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上史书了(周二周三求追读)(2/2)
杨慎和柳辅俱是一惊,那里可是靠近秦岭的驻军关隘所在,而且听说一直在有秦岭山贼在作乱。
“走!”
辛謐当机立断,侧身对著杜耽一礼:“烦劳杜兄速发庄园部曲,护我等前去。”
...
“阿麟,只需要站那一会就可以了吗?”
刘玄靠著轿厢,有些忐忑:“再者,用禽血续写血书....会否让上苍认为我等心有不诚...”
被晒得头晕脑胀的刘麟翻了个白眼,自家族叔也是拼了。
晋末这种医疗环境,还这么多字,真要全部用自己的血来写,那怕不是得把他叔侄俩榨乾了。
自己好歹让霍三出去弄了点飞禽的血来续写,没“滴血和墨”或者“硃砂代血”已经是心很诚了。
“族叔书此血书时,心可诚?”
“诚!”
“那便无妨!太祖高皇帝不会拘此小礼,自会宽宥我等。”
刘麟隨口把自家族叔打发了,继续闭目休息,同时心里盘算著,若是辛謐还无动於衷或者压根没看到那份血书又该怎么办。
等刘麟一行赶回蓝田关时,陈安也正好带著刘麟的亲卫乐呵呵地回到了营中。
刚开始给刘麟做亲卫的时候,陈安还有些不快。
因为南阳王再怎么凉薄待他,他好歹是长安城的都尉,是正儿八经有品级的武官。
可跟了刘麟后,便只是一个私人部曲的屯长。
但陈安自认自己是一个吐沫一个钉的汉子,输了就是输了,也没有耍赖想要再回长安或者去到北宫纯的营中。
不过后来陈安发现,给刘麟做亲卫也还挺好的。
別的不说,刘麟是真舍的放开了让他吃粮。
有人常有些误解,以为西晋末年还是和平时的大义行天下一样,必须是一定的爵位或者高官,才有自己的部曲。
但事实並非如此。
尤其是永嘉之乱这个中央暗弱的节骨眼上,更是没这么繁琐的要求。
祖逖回家守孝七年,等永嘉之乱后再次出山其实就是白身一人,司马越封给他的济阴太守早就封给了別人。
因此,祖逖才被眾人推为“行主”,而不是什么太守、参军。
贾疋逃难到卢水后,就是投靠结拜的卢水彭盪仲,要知道贾疋当时可是一郡太守,彭盪仲说破天就是个氐族豪酋,可贾疋依旧是毫无异常地听从彭盪仲军令。
关中这种四战之地,这样例子真是太多太多不胜枚举,什么坞主、堡主、流民帅还有部分的幢主,和名义、大义、官职没有任何关係。
真正看的,就是纯粹的谁调的动钱粮兵马和將领!
谁能调得动,手下自然会推立他,单纯的暴力权至上!
现在的情况同样如此。
虽然刘玄嗣位了安乐公,在那些士族寒门或者官员眼中,那就是保留汉室祭祀的汉皇后裔。
但在陈安这些人的脑子里,他效忠的就只是刘麟这个人,和什么安乐公的没关係。
至於刘玄?陈安只能说在营里见过,商议事务的时候也是会一起参加,听刘麟安排。
至於別的,真不熟。
顶多顶多就是知道了刘玄是汉皇后裔后,道一句失敬失敬。
这就是目前乱世的现状!
当然,也仅仅局限於乱世。
只是去了成汉这种还算安稳的地方后,也无所谓,刘麟早就规划好了该如何给自己爭得有兵权的武职(安乐公为恩爵,无兵权,也不可能有兵权!),这样,他才能顺利把陈安这种私人部曲转成光明正大的营兵。